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杜仲优良无性系剥皮再生能力及剥皮综合技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剥面愈合生长能力都很强,其中华仲1~5号表现最好;主干多次剥皮剥面仍能很好愈合,杜仲适宜的剥皮周期是2~3年主干全剥一次;杜仲适宜的剥皮时间为5~6月份;剥皮后喷施高效树木增皮灵,能显著提高再生皮生长速度,剥面愈合率达100%,再生皮厚增加76.7%,胸径生长量提高41.6%  相似文献   

2.
杜皮厚的研制成功,促进了杜仲早期丰产和永续利用,杜仲主干树皮可以全部剥光,剥皮时不用小心谨慎,不必担心手及刀片碰伤剥面,剥皮后5天即形成新皮,成活率和剥面愈合率均达到100%,还可有效防止新生皮腐烂病的发生。剥皮时间从每年4月中旬—9月上旬均可进行,并且每年可全部剥皮  相似文献   

3.
根据杜仲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气候特征,对气象因子影响杜仲剥皮再生进行5年多的研究和探索,得出杜仲环剥与生态气候因子关系密切,尤以降雨量、日照等因子为主导因子,具备适宜的主导气象因子的最佳时期,为5月上、中旬前后。这段时期环剥树剥面愈合率高,达85%以上;植株成活率可达100%;再生新皮年生长厚度可达1.5mm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在杜仲嫩枝扦插育苗中,伐树残留根萌苗太嫩,扦插难以成活。而具有一定木质化的苗梢生根特别快,但在返青期嫩梢极易腐烂。因此对上年嫩枝扦插移栽平茬苗和当年实生苗进行了苗木摘心促壮,然后再采梢扦插育苗试验。上年平茬苗摘心试验,分别在5月16日和7月30日,当年实生苗于7月15日摘心。上年平茬苗在摘心后3~4d进行采捎扦插,每隔3d插一批,实生苗15d后剪上下两段扦插。经检查成苗情况,平茬苗5月份摘心促壮后成活率高,在50%~86%之间(对照为44%);7月底由于气温高,杜仲生长缓慢,成活率也较低(24%~60%),对照也只有1%,9月20日实生苗保存情况(插穗基部产生庞大愈伤组织)上端为23%,下端为52%,对照为8%。结果说明:杜仲苗嫩梢经过摘心促壮后扦插,其成活率都高于未摘心促壮的。杜仲苗经过摘心,梢端叶片转绿,上部叶片面积达到下部的叶面积,腋芽开始膨大,但未萌发之际,剪梢扦插,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连续4年在苹果、梨和葡萄果树萌芽速长后的5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绿枝高接换种试验,共高接8700个绿枝,嫁接成活率75% ̄97%,试验认为绿枝高接是一项快速高效的嫁接方法,与其它嫁接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嫁接时间长,成活率高,接口当年愈合,取材容易且接穗萌发生长迅速,结果早,见效快之优点。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i)在黑龙江省鸡西地区1年1代。8月中旬以茧内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吉层3-5cm表土层下越冬。翌年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上旬结束。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成虫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卵期平均6d。卵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幼虫其5龄,雌雄比20:1,该虫6%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采收杜仲方法,是将生长10年以上的大树伐倒取皮。这种方法对于充分、有效地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药生产以及维护生态平衡都不利。环剥再生技术.打破了伐树取皮的旧框框,为提高杜仲产量开辟了新路子。实践证明,环剥再生技术可使一树多收,成倍提高单株产量,并且能够使商品木材增值.经济效益十分可观。1、环剥时间 最好是在4月中旬、下旬至6月下旬间进行。因为这段时间雨水比较多,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气温一般比较稳定,是剥皮的最佳季节。同时.要根据树木的萌芽  相似文献   

8.
黑脉厚须螟是樟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1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到5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出,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出,8月中旬开始入土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9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出,10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在幼虫盛发期,喷洒20%溴氰菊酯3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甲胺磷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杜皮厚对促进杜仲剥面愈合、再生皮生长以及杜仲伤后促进主干生长的效果,以解决杜仲剥皮后再生皮生长速度慢、幼树皮薄、产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板栗嫁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春秋季节用4种嫁接方法进行板栗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贴枝接适期从9月中旬到10月下旬,长达40d以上。春季以挖骨皮接较好。这两种方法平均嫁接成活率远达905以上。夏季采用截顶留叶切枝接,嫁接成活率均达90%以上。嫁接适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1.
杉木种子园叶枯病(Lophodermium uncinatum)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种子园的杉叶枯病(落针病)为杉叶散斑壳(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引起,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分别出现发病高峰。病菌子囊盘内3-10月陆续形成子囊孢子,子囊盘破裂及其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绿色针叶及其带茎皮的叶柄和绿色球果鳞片都能分离到病原菌。由松土、施肥、壅堆、修剪和甲基托布津喷雾等组成的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达88.8%。  相似文献   

12.
通过5年多的系统测报,基本摸清了稻纵卷叶螟在黔西南1年发生4-5代,主要为害代三、四代。幼虫为害时期,二代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三代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四代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红富士幼树春季刻芽以4月下旬知事枝率最高,达86.4%;夏季促花刻芽枝条的环剥以5月20日、6月20日2次环剥形成短枝率最高,达93.4%,成花率高达43.6%;刻芽环剥枝的拉枝在秋季效果好,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杜仲剥皮的传统方法,一是砍树全剥,二是每年剥三分之一.这样的生产方法既费工费力,大大降低杜仲的商品价值,又破坏了生态,造成树干干枯老化、生长慢,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进行了多年摸索和多次试验,现在终于通过全剥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生产难题.杜仲皮的商品价值是厚度和宽度,既宽又厚的皮,收购价格就高,经济效益就大.全剥皮技术是剥去树干基部的皮,其皮层既厚又宽,会给林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此技术操作简单,剥皮后的树成活率达90%以上,3年后又可二次剥皮.如要树皮的厚度增加,可于每年的春季用大木棒均匀敲打树干1~2次.此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杜仲树长到18~20厘米粗时即可剥皮,4月~9月都可剥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杜仲植株得到永续利用,避免破坏性采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本文从对杜仲剥皮植株的选择、剥皮周期、剥皮时间、剥皮前准备、剥皮方法、剥皮后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杜仲剥皮再生技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豆褐纹病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于6月中旬始见病斑,始发病期与当时气象因素有关。病情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增长较快,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增长较慢,8月中旬至9月初迅速增长,9月中旬以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耕作栽培措施对病害流行有一定影响。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6月20日至8月31日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7.
强宏 《现代种业》2006,(5):53-53
杜仲是工业、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珍贵资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历来常用的杜仲剥皮技术,是将杜仲树皮按需要全部剥下,杜仲林木随后死去;另一种方法是应用“环剥法”剥取杜仲2/3的树皮,但增产效果不明显,人们很少应用。究其主要原因,是“环剥法”在理论与实践管理中还不完善。人们在剥皮保树再生操作过程中,不知道要保护好剥皮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因而破坏了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所致。传统的杜仲皮剥方法严重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杜仲全剥皮再生方法”是一项真正保护性开采林木、促进生物资源开发增值的科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眼斑钩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眼斑钩蛾是严重危害山核桃的一种新害虫,在浙江临安1a发生4代,9月下旬以蛹在地表杂草下越冬。第1-3代成虫分别于当年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翌年5月下旬出现。该虫以幼虫食叶危害。用20%速灭杀丁或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树冠喷雾除治,效果在95%以上。大发生年第3代后天敌能起到控制作用,不必用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9.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我国特产的著名药材。杜仲全身是宝,杜仲树皮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其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乘材料,杜仲叶又是很好的动物饲料添加剂,经济价值很高。杜仲一般栽培后6~10年才可剥皮。我们采取环剥再生,不砍伐杜仲树剥皮的方法,可以提高杜仲皮的产量。现将这项技术介绍如下。1.环剥技术当杜仲树胸径达5厘米以上时即可剥皮。剥皮最佳时间,长江以南为5~6月,长江以北为6~7月。为减少损伤,宜在杜仲树根部灌水后或阴天或下雨后进行剥皮,剥皮时先在主干分枝以  相似文献   

20.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以暗黑齿爪鳃金龟为优势种群,占蛴螬总虫量的84.4%,平均果荚被害率20%以上。蛴螬在花生地呈聚集分布型。越冬蛴螬化蛹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田间卵盛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末,低龄蛴螬发生在7月份。发生轻重与土壤质地,花生播期和7月上中旬降雨量,连续降雨日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