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发展木材防腐,节约木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我国木材防腐的现状,并着重从建筑木材防腐,人工林木腐,木材,竹材的蓝变菌和霉菌防治,以及新型防腐剂的研究与发展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新世纪初我国木材防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任豪 《绿色科技》2021,(7):138-139
指出了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为豆科紫檀属树种,香脂木豆(Myroxylon spp.),蝶形花科香脂木豆属的木材。从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两方面对大果紫檀与香脂木豆这两种木材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总结了导管孔、薄壁组织、射线、水浸液、香味5种构造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成为当前追逐的热点,并广泛应用在木材科学领域中。数字图像技术所具备的现性好、精度高、灵活性强等优势,为木材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手段。文中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木材宏观与微观方面对木材缺陷、木材纹理、细胞特征等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木材科学研究中主要用到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CT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方法已在木材构造检测和物理性能评价领域得到广泛利用, 逐渐成为木材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文中介绍了CT技术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普通医学CT和工业CT检测木材宏观构造、密度, 以及利用高分辨率CT研究木材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CT技术在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第25届世界大会于2019年在巴西召开。文中从木材生长、木材性质与质量、木材识别、木材加工利用和木文化5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这次大会在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国际最新研究热点与进展,以反映全球木材科学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学科发展方向。木材形成、木材质量、木材高附加值利用、木材识别新技术等议题依然是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林木采伐及木材精深加工与木材生产的效益息息相关,机器人在木材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木材生产质量和效率,为木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针对机器人在林木采伐及木材精深加工领域的应用,文中从林木采伐、人造板生产、家具制造3方面详细论述了采伐机器人、旋切定心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弯曲木机器人、雕刻机器人等机器人研究现状,提出未来林木采伐及木材精深加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应集中于仿生移动机构、多功能集成机器人、智能算法及柔性制造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木材作为艺术品加工的重要原材料,其美学价值不能仅以金钱或者物质来衡量,需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去解读。概述了木材的物质和非物质属性,从感性审美和理性审美两个方面分析了木材美学,探讨了木材美学图案的组织形式,据此提出采用木材美学理论指导家具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所有的硬木中黑樱桃木材属上乘优质木材 ,我国从 1997年开始立项引进。本文着重对黑樱桃木材的宏观构造、微观构造、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黑樱桃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属于中上等 ,加工利用性能良好 ,是做胶合板、高级家具以及室内高档装饰板的优质用材。  相似文献   

9.
分形理论在木材科学与工艺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费本华 《木材工业》1999,13(4):27-28
分莆是一种新兴的基础理论,将在成为木材科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阐述了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着重介绍分形在木材解剖学、木材物理力学和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全球林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第一大国,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木材和木制品贸易流通环节经常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为国际履约执法和林产品产业监管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木材解剖的传统木材树种识别方法,一般只能识别木材到"属"或"类"。近年来发展的DNA条形码、近红外光谱等木材树种识别新技术虽然可以实现木材"种"的识别,但难以在口岸、现场等多场景下对大批量样本进行自动精准识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可以从不同类别图像中提取关键特征,从而对图像进行分类,为木材树种分类带来新的途径。笔者首先介绍了基于图像采集、特征提取和树种分类的传统木材树种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研究概况,然后从图像数据集构建、模型构建训练与测试以及系统开发等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木材树种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在木材树种识别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和提出建议,以期为木材树种自动精准识别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木材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易受真菌侵害导致木材性能劣化,极大地限制了木制品在户外推广应用。近年来,为了增强木材防腐技术开发的理论基础,木材腐朽机理得到普遍关注与研究。文中从以下3个方面梳理、归纳、总结木材腐朽机理研究现状:1)木材腐朽过程中结构成分与性能的变化规律;2)木材酶降解理论;3)木材非酶降解理论。在此基础上,阐明现有木材腐朽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绿色环保型木材防腐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为2030年我国实现“碳达峰”提供战略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木材定量解剖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根据国外文献,介绍了木材定量解剖学的产生和应用方法。证明用这种方法进行木材定量品质的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木材横纹压缩过程构造学计算机视觉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木材横纹压缩大变形领域中,连续跟踪木材横纹压缩过程,研究其构造学微观形态的变形规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为木材科学在木材横纹压缩大变形的定性分析方面步入定量描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木材流体渗透理论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木材流体渗透理论研究现状,从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主要类型与流动理论、流体在木材内的主要流通通道及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的主要理论与试验方法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概述,提出木材流体渗透性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试验观察应采取更先进的手段,动态观察流体尤其是液体渗透木材的整个连续过程,并构筑更合理的木材流体简化结构渗透模型,以较少的参数反映更完整的流体渗透途径;理论研究应借鉴木材干燥过程中应用较成熟的传质传热模型,建筑多孔材料如水泥、石、砖等的渗透性研究,土壤流体渗透性及地下石油流体渗透性研究方面应用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并拓宽木材渗透性的研究对象,建立符合木材非稳态渗透实际过程的二维或三维理论模型,以更逼真地模拟木材流体渗透过程;2种方法结合起来,定性和定量完整描述木材流体渗透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木材渗透性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木材渗透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和常用的木材结构模型,简述了我国学者在木材渗透性应用上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一些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日本皂英的木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木材特征为环孔材,单管孔或复管孔,在晚材中可见管孔链和管孔团,导管分子为单穿孔,轴向薄壁组织为环管状或翼状环管状,同型射线,常为多列射线2-5个细胞宽。  相似文献   

17.
国外木材防腐技术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曹金珍 《林业科学》2006,42(7):120-126
从木材防腐剂、防腐处理工艺、改性处理及环境特性等几个方面对国外的木材防腐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木材防腐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木材防腐剂的发展趋势是近期以水载防腐剂为主导,以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不含金属的有机防腐剂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木材防腐处理工艺的重点在于增强防腐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加速防腐剂与木材之间的固着反应以及开发新型的防腐处理工艺以适应新的防腐剂的需要.改性处理方面主要介绍木材的热处理和化学改性处理在防腐方面的应用现状.木材防腐处理的环境特性则着重介绍LCA技术(生命循环分析技术)以及防腐处理材的废弃处理问题.另外,还简要介绍木材防腐研究机构和协会、木材防腐标准等方面的情况.本文旨在使国内的木材研究者对当前木材防腐技术和研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发展适于处理中国国内树种及适合市场需求的木材防腐技术,为更科学、更高效地利用国内木材资源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交趾黄檀属于红木树种,木材材质优异,市场价值高,在市场上常有其他木材冒充交趾黄檀,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为了识别交趾黄檀及其相似树种,通过木材解剖和显微摄影技术,对交趾黄檀及其相似树种木材宏观构造和木材显微构造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交趾黄檀的木材底色比其他相似树种深,木材新切面呈紫红色或暗红褐,久置后为深红色或暗红色;交趾黄檀木材常具黑色条纹,且黑色条纹比其他树种粗;交趾黄檀木材具有酸辛味,而其他树种木材气味微弱或无。交趾黄檀轴向薄壁组织为带状和翼状,与射线局部交叉为网格状;交趾黄檀单列木射线较多,多列木射线宽2~3个细胞,高6~14个细胞,与其他树种有明显差异。交趾黄檀及其相似树种木材可通过木材颜色、纹理、气味等宏观特征以及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等显微构造特征来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9.
透明木材是一种新型工程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根据所填充聚合物类型的不同,可将透明木材应用于透明建筑节能材料、电子器件、阻燃、光学等领域。本文从机理、制备工艺、透明木材改性与应用等方面归纳分析了近年来透明木材的相关研究成果,着重分析并总结了透明木材的光学合成机理,及其功能化改良,论述了透明木材在功能化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透明木材现存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对透明木材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木材功能性改良技术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 2 1世纪中国木材功能性改良技术的发展方向 ,认为木材功能性改良技术应向一剂多功效、环保、高效与长效型、节约木材、扩大应用领域等五个方面发展。要注重研究与应用的结合 ,提高和完善技术 ,以推动木材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