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左孝涛 《现代农业》2012,(10):90-92
农村社会的变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都是围绕土地来进行的,当前各地正在进行的以土地流转作为媒介的资本下乡运动,是对农业、农村变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养老保障有何困境?资本下乡后对农村养老保障产生的变化折射出今后农村社会与养老保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99-4701
在分析我国农村老龄化成因与农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创造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农村拥有更大比例的老年人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剧,传统的土地保障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土地流转后农民依托于土地的长久稳定收入模式被打破,老人的养老问题在土地流转的情况下面临了新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为切入点,运用实地调研的方式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农民养老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加积极的农村养老政策,以保障农民养老。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却存在诸多问题,应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换保障;确保土地流转资金保值增值,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家庭赡养协议书》,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设立农村养老金政府托底标准,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养老保障建设比较滞后,存在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社会养老保险率低的问题,且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从社会现实来看,依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从国内外养老保障发展的历程来看,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将会发挥比以往更重要的作用.完善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对策是:倡导新型孝德;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农民在失去土地后面临着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养老保障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但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质,聚焦经济保障,忽视服务和精神保障。在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需进一步完善经济性保障制度、促进养老服务供给、营造养老文化氛围、满足失地农民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7.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该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协调,立法完善等特点。德国农村养老保障的探索历程与丰富实践,为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自助餐式养老保障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该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协调、立法完善等特点。德国农村养老保障的探索历程与丰富实践,可为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卫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48-20349,20353
贵州地处西部较为落后的山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严重缺位。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剖析了贵州省农村养老保障保障水平现状,指出现阶段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窄、水平低,需要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入手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但农民享有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权利的制度框架下,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能够合理提高农民个人收益。以此为契机,政府可以整合土地保障和新农保的相关功能,引入市场化投资、管理、运营机制,建构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文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制度精算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在此基础上对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缴费档次、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民养老金替代率的有效提升。当缴费年龄从16岁时开始,按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和最高收益率计算,选择性缴费金额模式和选择性缴费比例模式下农民养老金替代率将分别达到64.10%和75.33%,完全有能力满足农民养老保障的基本需求。为此,政府应加强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宣传和补贴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和积极性;促进土地信托流转,提升农民土地收益,增强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建立养老基金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投资收益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本文结合中国现有农村的实际情况,从计划生育和人口老龄化入手,对我国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政府投入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其生产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农村土地也长时期扮演着保障角色,为农民提供相关生活与养老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农村土地承担的养老保障功能日益受到冲击。该文通过对土地流转行为较为普遍的江苏省句容市进行实地调研,揭示了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困境的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率高的地区,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行为的影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结合调查研究,提出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保障农民权益、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扩大农民就业市场等4种途径来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姜伟  张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21-18223
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土地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形式。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养老的功能正在逐步弱化,究其原因在于农业收入降低和养老费用增加两方面。尽管土地养老功能在弱化,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等措施提高土地养老的支持力度,同时也应注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农民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农村养老保障所承担的艰巨任务和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养老方式多样化、服务体系多层次、给付标准有差别,政府、社会、农村社区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濛  谢敬  贾启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68-6769
从河北省土地流转制度下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障碍因素入手,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河北省耕地转出农户参与社会保险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优化和完善河北省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农村拥有更大比例的老年人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现象越来越普遍,土地流转后农民依托于土地的长久稳定收入模式被打破,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探索更加积极的农村养老政策,并提出农村股份制机制的构想,以保障农民养老。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197-199
城乡老年人在经济保障来源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土地保障功能上。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土地传统的经济保障功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选取土地流转刚刚起步的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为调查地,以其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个体特征、家庭状况、经济来源、土地流转情况等因素对老年人经济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来源状况等因素对老年人经济保障满意度影响显著,身体健康、经济来源渠道多的老年人对自己经济保障程度较为满意,但土地流转并未对老年人经济保障满意度形成显著影响,尚未成为老年人经济保障的重要来源。基于此,从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增强土地养老保险功能等方面提出完善农村老年人经济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粗糙养老保障制度所致。粗放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精细化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新角度。提出了建立精细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即精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内容上体现为全面和细化,在运行上体现为操作化和规范化,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为人性化和理性化。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后的“三农”问题探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甘肃省河西地区9个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流转进行调研,试图发现河西地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府部门要制定一套确保农民生存生活的制度;建立专门的有偿帮扶组织;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娱乐设施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机制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河西地区的土地流转,最大效率地实现土地流转的惠农目标,推进河西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甘肃省河西地区9个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流转进行调研,试图发现河西地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府部门要制定一套确保农民生存生活的制度;建立专门的有偿帮扶组织;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娱乐设施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机制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河西地区的土地流转,最大效率地实现土地流转的惠农目标,推进河西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