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为筛选并鉴定水稻稻瘟病拮抗细菌,采用平板测定法筛选拮抗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结果表明:从水稻叶片、稻田土壤中共分离得到168株细菌,其中26株对稻瘟病菌有拮抗作用,8株具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有,8个代表性的菌株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均表现了强的拮抗作用.选择拮抗性能最强的一个菌株T61,鉴定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本试验所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对3种主要的水稻真菌病害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菌的拮抗细菌筛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稻叶及其它木本科杂草叶片表面分离纯化985株细菌分离,分别培养在NB液体培养基中,经8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加入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液中,测定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发芽,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从而筛选出13株对稻瘟病菌孢子芽管生长或附着胞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采用离体稻叶接种测定,进一步筛选得到3株拮抗细菌,初步鉴定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Xh21  相似文献   

3.
自稻叶及其它禾本科杂草叶片表面分离纯化985株细菌分离物,分别培养在NB液体培养基中,经8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加入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液中,测定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发芽,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从而筛选出13株对稻瘟病菌孢子芽管生长或附着胞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采用离体稻叶接种测定,进一步筛选得到3株拮抗细菌,初步鉴定为:Pseudomonasfluorescens(Xh216),Bacilussp.(Xh222)及Pseudomonassp.(Xh240).在离体条件下,Xh216,Xh222和Xh240对叶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70.5%和67.4%.  相似文献   

4.
筛选和应用拮抗细菌防治稻瘟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水稻叶片、稻田土壤、菜地土壤和田间菌核中共分离细菌菌株1228株,经平板测定,对稻瘟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有246株,其中具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有29株。8个代表性的菌株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均表现了强的拮抗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菌株V-297在吉安市吉州区和修水县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5.09%和57.20%;菌株R-122分别为55.61%和54.15%。经初步鉴定,菌株V-297和R-122均为Bacillusspp.;菌株S-96为Pseudomonassp.。  相似文献   

5.
从采自全国各地的48份土样中分离得到放线菌403株。以水稻稻瘟病菌为指示菌,利用平皿对峙法筛选到30株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WM2-4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带宽度为22.2mm。结合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复筛,结果表明菌株WM2-4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89.35%。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菌株WM2-4为鲜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bus)。  相似文献   

6.
为宁夏水稻稻瘟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生防种质资源,开展了稻瘟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结果表明:从宁夏稻田土壤300株细菌中筛选出48株拮抗微生物,其中2株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6株菌为皱缩假单胞菌(P.corrugate);从宁夏水稻叶片213内生菌中筛选出13株拮抗微生物,其中...  相似文献   

7.
水稻主要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稻种、稻叶、稻田土壤、稻田菌核和菜地土壤共 1 0 5份样品中共分离细菌菌株 2 6 72株 ,经拮抗性能测定 ,对水稻纹枯病菌 (Rhizoctoniasolani)、水稻恶苗病菌 (Fusari ummoniliforme)、水稻稻瘟病菌 (Maganporthegrisea)、水稻白叶枯病菌 (Xanthomonasoryzaepv .oryzae)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Xanthomonasoryzaepv .oryzicola)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分别有 5 0 0、6 7、45、1 1和 9个。根据NA平板上菌落的形态特征 ,将 6 7株稻恶苗病拮抗细菌初步分为 7个类群 ,每一类群中选拮抗性能最强的一个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有 4支菌株为Bacillussubtilis,另 3支菌株分别为B .pumillus、B .polymyxa和Pseudomonassp  相似文献   

8.
为从海洋中分离并鉴定水稻稻瘟病菌拮抗菌,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对峙法筛选对稻瘟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拮抗菌,根据其形态、生理特性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拮抗菌分类地位.结果:从辽宁省大连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77株菌,以稻瘟病菌为指示菌,共筛选到9株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再通过发酵复筛,结果表明LM-003菌株的拮抗作用最好,且初步鉴定菌株LM-003为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试验表明,假交替单胞菌LM-003是1株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9.
水稻纹枯病的拮抗细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稻田土、田水、稻株和菌核上分离的2489株细菌中156株对稻纹枯病具有拮抗性,其中90-731-1、90-918-15、90-1030-6、90-1210-74个菌株能较强地抑制稻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在NA平板上抑菌带分别为10mm,12mm,11mm和12mm,用稀释50倍的细菌培养液喷雾已接稻纹枯菌菌块的稻苗,病斑长度分别比对照减少28.8mm,25.4mm,25.2mm,25.6mm。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将稻叶和种子浸在NB培养液中,并研碎成浆浆液,用接种环挑少量匀浆液在NB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获得356个菌株,分别将它们接种于NB培养液中,振荡培养3d,并利用它们的培养液对稻瘟菌分布孢子进行萌发抑制试验,最终获得具显抑制作用(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2.5%和100%)的2个拮抗菌株,按照伯杰手册进行严格的鉴定,初步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lus)。  相似文献   

11.
从不同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了486株细菌。采用平板测定法和微培养离体测定试验获得12株对稻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结果表明:B4,B8,B18,B31,B34,B73和B74等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培养液100%抑制稻瘟菌孢子萌发;同时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经鉴定该组拮抗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1,B43和B44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48和B59为链霉菌,对稻瘟菌的抑菌带明显,但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和鉴定草莓根际土壤中对草莓根腐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草莓种植基地土样中分离到的306株菌株进行初筛,复筛后获得了1株拮抗效果好且具有较好稳定性的菌株GF-98,其抑菌带宽度为9.3 mm。此外,菌株GF-98的抑菌谱较广,对草莓根腐尖孢镰刀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草莓根腐石楠拟盘多毛孢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菌株GF-98的代谢产物对草莓根腐病菌有致畸作用,包括菌丝缩短、粗细不均、分枝增多扭曲、细胞原生质浓缩等现象。16S rDNA基因分析以及生理生化鉴定等方法表明,菌株GF-98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eanibacillus ploymyxa)。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水稻根、叶、穗部分离到大量微生物,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其中601个菌株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活性,其中196个菌株具有拮抗活性,占测定总菌株数的32.6%,获得2个生长快且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菌株B38和B4.进一步的生物测定表明:这2株菌株对作物病原菌有较广的抗菌谱;转管繁殖10代后抑菌作用未退化;发酵液在100 ℃,30 min条件下处理,抑菌作用未丧失;在室温(25 ℃)下浸种24 h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无不良影响.菌株B38和B4显示出很好的生防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从丹尼斯凤梨根际土壤中筛选到687株菌株,其中菌株A2对丹尼斯凤梨细菌性软腐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A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菌株A2的抑菌作用与几种杀菌剂的抑菌作用相对比,发现A2的抑菌作用仅次于农用链霉素.  相似文献   

15.
从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和海南省儋州植物园共采集6种植物的不同组织,通过五步法表面消毒和选择性分离培养方法共分离得到183株植物内生菌,平板拮抗试验显示,32株内生菌对大豆菌核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占分离菌株的17.49%;结合抗菌活性、形态特征和宿主来源,选择10株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分别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棒状杆菌属(Microbacterium)、根瘤菌属(Rhizobium)、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因此,本研究筛选的大豆菌核病病原菌拮抗菌株为开发生物防治混合菌剂提供了菌种资源,为生物防治菌核病、减少农业经济损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操作方法简便、产孢效果好、适宜于大多数灰梨孢菌的产孢培养基,为灰梨孢菌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方法]从水稻、香蕉和杂草马唐上分离获得6个灰梨孢菌菌株,接种于紫花鸭趾草、高粱粒和大麦粒等9种培养基上,测定不同培养基对灰梨孢菌产孢量的影响,并比较分析紫花鸭趾草培养基对病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高粱粒、大麦粒和紫花鸭趾草培养基对6个菌株孢子形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紫花鸭趾草培养基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与常用的高粱粒培养基相比,6个菌株在紫花鸭趾草培养基上形成的病菌分生孢子对香蕉和水稻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差异.在4℃冰箱中,用紫花鸭趾草培养基保存蕉瘟病和稻瘟病菌菌种,两年后病菌仍具有生活力.[结论]紫花鸭趾草培养基是适宜于灰梨孢菌分生孢子形成的理想培养基,紫花鸭趾草培养基也适合于保存灰梨孢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对峙-胚根试验-盆栽试验系统筛选方法,以Fusarium solani为指示菌,从黑龙江省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4株拮抗细菌,分别命名为菌株 D221、II621、15-1-1、19-2-3.菌株 D221对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大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norum)、黄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黄瓜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水稻恶苗病菌(F. moniliforme)具有明显拮抗作用,对辣椒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析,将菌株D221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并在GenBank中注册,序列号为JF495161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西境内常见多发的12种植物真菌病害,对柑橘、香蕉、甘蔗、辣椒、药用植物等作物根际土壤进行拮抗菌筛选试验。结果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86株菌株,其中有拮抗作用的34株,平皿拮抗效果较好的16株;再经复筛,得到一株对柑橘炭疽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拮抗菌Bs55;对峙培养试验表明,Bs55菌株对12种常见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抑菌率最高达87.7%。拮抗菌Bs55具有拮抗作用强、能大量繁殖、抑菌谱广等特点,是具有较好利用前景的生物防治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