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解说词(十六)──动物之雄(上)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解说词(十六)动物之雄(上)世界上什么鸟飞得最快?哪种动物跳得最高?野生动物的技能可以和奥运会运动员的表演相媲美吗?不同动物的身体构造是不一样的。千足虫有400条腿。蜈蚣有4...  相似文献   

2.
烂眼桐     
父亲弄来棵树,种在地坪里。那树长得好快,没经意便碗日粗了。那树长得好五,树皮粗糙,裂痕错布,像一条生满脓疮的腿,叶子大若梧桐,边缘有齿显得笨拙丑陋。我问父亲:这是什么树?“烂眼桐!”噢!为什么要有这么个难听的名字呢?,是因为它长得丑吗?是因为它没有光滑的树皮?还是因为它没有美丽图案的叶子?父亲告诉我,这种树木质好、生长快,只几年就可以成材。但由于长得丑陋,且还有一个难听的名字,所以很少有人栽种。我心里怅然。那原来是十分挺拔英俊的树啊!躯干比一般的要高大和正直,枝叶比一般的要茂密繁盛,正因为它出类…  相似文献   

3.
动物撷趣     
动物撷趣什么动物堪称威胁人类生命之最?蚊子传染疟疾,单在非洲一年就使100万儿童丧命。有史以来蚊子所杀害的人数之巨令战争也望尘莫及。蚊子还传染黄热病和至少100种其他病毒。每年患蚊子传染的疾病人数至少有3亿。什么动物嗅觉最灵敏?嗅觉最灵敏的动物要算是...  相似文献   

4.
憨态可掬,人见人爱的大熊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在动物世界里,它的知名度高居榜首。然而,大熊猫又是最“神秘”的动物之一。为什么大熊猫以竹为食,却与虎豹豺狼同归食肉目?大熊猫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否因其自身繁殖力的衰退?箭竹开花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大熊猫的生存?克隆技术有望拯救大熊猫这个物种吗?什么是拯救这一物种的根本性办法?……如此等等。带着许多疑问,我探访了神奇的大熊猫王国——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初识“食竹专家”今日的卧龙就像是成都市的远郊区,两地相距仅2个半小时的汽车路程,有平坦的柏油马路相…  相似文献   

5.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无论是一种我们曾经熟悉的动物渐行渐远,还是一种我们未曾见过的植物销声匿迹,对于生物链都是一场灾难,对于人类都是一次打击。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已无需一问再问。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中国梦!中国发出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6.
谁在模仿?     
<正>仔细看看本页这两张图片,能看出这两个小动物有什么不同吗?这两只小动物是今年6月2日在北京昌平温榆河附近拍摄到的。拍摄时它们在同一株小杨树上。不过,从动物分类学上来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不是一般的远——因为它们中的一个是昆虫,另一个则是蜘蛛。昆虫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有6条腿。第二,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第三,生长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第四,常常有两对翅膀。看看本页的两个小家伙。上图中的  相似文献   

7.
动物界护身的“再生术”何和明在人们眼里,一旦人失去胳膊或腿,毫无疑问是极为不幸和痛苦的事。可是在形形色色的动物界中,却有一些动物具有一套巧妙的护身法宝—“再生术”。当一条晰蜴遇上强敌,被追得无处躲藏,眼看就要落入强敌血口之际,它就往往使出“断尾”绝招...  相似文献   

8.
中国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公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公园起源于美国,是国际社会广泛采用的一种保护区类型。"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在中国一经提出,就引发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大讨论,产生了不同解读。针对一些认为建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大众旅游等脱离了国家公园本质属性的观点,本文对国家公园是什么?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目的是什么?国家公园属于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范畴,还是属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畴?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和大众观光旅游有什么区别?有了自然保护区就不再需要国家公园吗?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就是在原有的保护区上挂上国家公园的牌子吗?国家公园究竟应该是谁来主管?我们想象中的国家公园应该是什么样子?等8个问题进行了深度辨析,阐述了国家公园作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域的核心价值,以期为正确理解国家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林业局的贮木场、制材厂的板院,存放的木材,基本都是原木垛用原木做楞腿,成材垛用成材做楞腿。一个林业局做楞腿一茬约计需要用0.2万—0.3万m~3原木。黑龙江省有四十个林业局,做楞腿用原木8万—12万m~3。不论用什么材种,都是比较好的木材。每立米按平均120元计算,折合人民币960万—1200万  相似文献   

10.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这简直是天经地义、妇孺皆知的事实。那么你是否知道还有一些植物以动物为食呢?生命过程发展至今日,植物进化到利用动物获取营养,这是何等的奇妙啊!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部地区的一片沼泽地上,有一只蓝绿色的小家蝇在无聊地徘徊着,也许它会找到什么可口的食物。它见到了一个大“平台”,以为是一处很好的歇脚之地,但当它落在了上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平台”像是一部自动化机器,一触即发,立即闭合。小家蝇越是挣扎,“平台”关闭得越是迅速、牢固,如一只大笼子,并且有粘液出现,将其牢牢粘住,小家…  相似文献   

11.
蜿蜒于京城西北的永定河是北京最大的河流。然而北京人对她了解多少?她从起点奔流而来的一路上都遇见了些什么?为什么称她为北京的母亲河?带着这一连串问题,“十 一”长假期间,我们骑着自行车,伴随永定河穿越上百公里的官厅山大峡谷,从起点一直走到北京小平原,领略了这条母亲河及沿途景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去年岁末,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在北大有讲座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不同的是今天的主办单位,主题和主讲的教授都很特别。主办单位是两年前成立的北大素食文化研究会,这是大陆高校成立的第一个素食团体,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今素食文化研究会又在做些什么呢?这晚的讲座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自然”,主讲人是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特别邀请来的国际动物保护专家,一位是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东亚地区主管李博先生,另一位是动物法律援助基金会反对虐待动物部门主管帕米拉女士。两位专家进行了动物保护方面的基本介绍,从西方动物…  相似文献   

13.
过一日无一日,度一年少一年,又何必苦熬煎?论什么贫和贵,管什么愚共贤?头直上有青天,不觉的夕阳又转。  相似文献   

14.
植物和环境     
动物和植物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动物绝大多数能行动,兽类有四条腿可走路,鸟儿有一双翅膀好飞翔,鱼儿有鳍和尾能游泳。它们遇到困难时,可以一走了之。可是植物大多不会动,只得留在原处。它们要经受住各种不同的严酷环境:高山冰川、多水沼泽、湿热气候、干旱沙漠、寒冷荒漠  相似文献   

15.
植物和环境     
古崇 《湖南林业》2011,(8):32-32
动物和植物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动物绝大多数能行动,兽类有四条腿可走路,鸟儿有一双翅膀好飞翔,鱼儿有鳍和尾能游泳。它们遇到困难时,可以一走了之。可是植物大多不会动,只得留在原处。它们要经受住各种不同的严酷环境:高山冰川、多水沼泽、湿热气候、干旱沙漠、寒冷荒漠,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并不是谁都能看得出它的全部,或者叫美丽。就像人们都知道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但又有几个人知道万米深的海底是个什么样子?那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生活的生物又是怎样?在陆地上也一样,因为人们的眼睛和心相连,看到的并不一定会进入人的大脑思维,即使进入了大脑也不一定就有知识储备能准确地认知。  相似文献   

17.
解救娃娃鱼     
2007年9月11日清晨,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之地的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公安局森林分局码市执勤室电话声骤然响起,有群众向副所长吴唐定报称:“昨天大龙山林区有人抓了一条好大的娃娃鱼,今天准备拿到地方集市上出卖,这个事不知属不属于你们管?”吴所长顿时想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何况听说还有十来斤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许多动物也像人一样,具有自我治疗的本领。比如:一条蝮蛇的头部被另一条蛇咬伤了,开始出血,一会儿头部就全肿了起来。这时,它就大量地喝水,过了两个钟头,头部的肿就消了。山鸡的一只腿骨不幸被折断时,它就用另一只腿一蹦一跳来到河边,寻找细草根和湿泥混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古时候有两个著名的美人,有倾国倾城之貌,但是她们去溪边洗手时,溪里的鱼儿却全吓跑了,去树林散步,林里的梅花鹿也惊散了。这让人不由得问,动物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狗眼未必看人低俗话说“狗眼看人低”,狗被无端扣上一顶不光彩的帽子。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谈到狗,不能不先说一说狼,因为狼是狗的祖先,狗继承了狼身上的许多特点。狼是一种食肉类动物,主要以捕食动物为生,因此它非常注意观察其周围的环境,以便寻找它的猎物。犬齿类的动物都天生具有捕捉的本能,猎物任何微小的动静都会立刻引起它们的注意。狼则是犬齿类动物…  相似文献   

20.
腾月 《森林与人类》2002,22(11):40-41
物种灭绝在劫难逃吗?人工饲养能够拯救野生动物逃脱灭绝的命运吗?人们呼吁将利用动物园作为解决物种灭绝的方案,引进捕获并饲养野生动物的项目来拯救全世界的濒危物种。人们真能力挽狂澜吗?让我们听听专家们的高见吧。生物学家尼格尔·希克斯:人工饲养能为面临灭绝的物种提供一条救生索当今有11%的鸟类、18%的哺乳动物、5%的鱼类和8%的陆生植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中有世界上大部分的灵长目动物、几乎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大象和犀牛等等。总的说来,这是一个地球上物种大难临头的可怕故事。首先我们要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