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各种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根据老年人获得养老照顾的来源将养老模式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各有利弊,人们在选择时举棋不定。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三种养老模式进行分析排序,结果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是最佳选择,家庭养老次之。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老年人数量的庞大、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农村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排斥等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农村养老问题,为探讨解决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是一种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选择。基于文献查阅,对国内外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提出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讨影响老年人社区养老需求的因素。为支撑本研究目的,分别抽取青岛、济南、临沂三个市的605名老人为调查样本,依据所得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社区养老需求与身体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关联性;老年人文化程度的上升,使其对医疗服务和再学习再工作的需求产生了正向影响;收入水平的上升会促使老年人对集体活动的需求进一步上升;虽然老年人身体状况的改善会降低对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但是增加了对集体活动的需求。针对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丰富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政府适当下放权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北京市是我国社会老龄化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及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提升,加之失能、空巢等因素影响,专业的养老机构在社会养老体系中日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还有诸多床位的空置。本文通过多角度的原因分析,能够全方位思考养老床位供需结构失衡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与建议减少养老床位空置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养老压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舒适的养老环境有重要意义,此外还能为政府和社会分忧。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的局面使得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养老机构的探访,了解到雅安市也同样面临这一严峻的问题。实践表明,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老年人寿命的延长,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因而需要建立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目前,一种由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机构提供服务、社区给予支持、志愿者队伍作为后备力量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已初见成效。对雅安市来说,采取这种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此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深入探讨绍兴市内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其需求,为政府-企业-社区三方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31位社区内年龄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利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整理。结果:形成三大主题:居家养老的现状、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对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期望。结论:老年人对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需求度高,希望其能具备全面、实时、便捷的服务功能,真正实现政府、企业的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7.
家庭养老历来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及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的农村地区而言更是如此。但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空巢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老年人面临经济供养不足、生活缺乏照料、精神孤寂等问题,而这也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空间和平台。社会工作能够通过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进行个案辅导、开展小组工作等方式介入,从而缓解当前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仍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引进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及积极挖掘当地社区资源,如此才能保证这种社会工作介入的新模式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对于缓解我国日益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保定市为例,从社会大众认知度、政府管理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等角度分析了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其规范化发展,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9.
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社会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养老环境。本文探究如何积极应对人口的老龄化,开展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0.
<正>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部分,需要把握时代发展需求,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到精神内涵双层面的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空间改造设计,为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就创新居家养老模式、养老空间设计原则、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介绍和探究,旨在为新时代下对居家养老室内外空间的设计提供思路,为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PPP模式在云南省养老机构建设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云南省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云南省的养老机构建设却远远滞后于需求,仅靠政府的投入难以解决养老机构的供给问题,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就成为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PPP是一种很好的政府与私营机构的合作模式,本文在论证养老机构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剖析了云南省养老机构引入PPP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诞生是偶然也是必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家庭成员的不断繁衍,家族模式的不断扩大,养老观念和影响养老的诸多因素也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发生着变化,养老主体与养老客体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状态。然而,在养老观念、养老文化、养老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养老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异化现象,我们同样也应该用发展的视角去审视养老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又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养老应运而生,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文章对近5年国内智慧养老方面的文献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就智慧养老的内涵、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智慧养老产品以及开发现状,智慧养老遇到的问题与瓶颈,以及对策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关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以社会养老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目前社会养老建筑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在现状条件下的建筑设计的改善途径,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养老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快并且向深度发展,"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镇江地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但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组织和提供水平与目标要求相比相去较远。如何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积极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有效推动全市农村养老事业全面快速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养老服务的差距,解决好设施建设、服务组织、政府购买服务的问题,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时期,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当前中国农村养老带来了较大冲击。在中国社会转型步伐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提在到来的影响下,广大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在全面考察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分析社会转型对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支持力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对现阶段农村养老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今天,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主要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为主。随着社会的变迁,以代继为主的家庭养老,以及以政府支持为主的机构养老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老龄人口的需要,当前的养老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局限性亦日益凸显。因此探索一种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中不足的新型养老方式已成为我们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北京养老功能输出的必要性和河北省承接银色产业的可行性,在总结养老基地建筑构造设计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和安全要求,提出建筑出入口、走廊、垂直交通、卫生间等是重点构造,并对这些构造进行了适老化设计研究,在通用设计基础上增加适用于不同情况老年人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开始慢慢的进入老年时代,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得到应有的照顾,时代也更需要一些日新月异的设计来满足时代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老年人最多的国家,随之而来的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艰巨,根据现在的趋势很多老年人不想要去养老院集体养老,又或者老年人多了,养老院也变得一床难求,居家养老占了大多数人的需要。与亲朋友街里街坊的互动中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与存在感,还在社会里面不被脱节,更能与自己的孙子孙女一起,才能让老人觉得自己没有被忽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06年的时候,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相关资料表明,希望在家里养老的老人数量达到了85.05%(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的资料所述)。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在家养老,其中是有一些必要因数导致的。老人在家可以利用熟悉的生活环境,可以与家人以及朋友沟通,可以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研究表明.居家和社区养老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及身心健康,可给予老人长期的精神支持,可以提高养给老年人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的质量。比较而言,居家养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需要,其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住宅的居住功能,依附于家庭、邻里以及社区管理组织的服务功能,不仅解决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尽可能满足绝大部分老人的居住要求。既符合发达国家的经验,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将有助于缓解我国养老保障.这时是一个需要家庭、社区、社会、政府以及个人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综合性问题。而且老年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身体的各个项机能都在下降。老年人生活中有太多的不便,需要的辅助设计也比平常人需要得更多,因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开始逐渐的退化,一些日常的产品已经很难达到老年人的需要。因为他们自身退化的原因有很多产品需要设计师改良或者重新设计。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据了解,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49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1.3%,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人,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而中国老龄化人口也会的也达到一个巅峰。  相似文献   

20.
李乾 《山东饲料》2013,(8):36+40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的程度逐年加快,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使得在近年来经济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农村养老社会化问题日渐凸出。本文从农村社会养老的涵义剖析制约辽宁农村社会养老的因素,并提出发展建议。希借此改变当前的农村养老现状,让辽宁省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促进辽宁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