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京郊玉米高产创建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产调研诊查京郊玉米高产创建限制因子,针对生产存在的技术“瓶颈”,研发和集成以增加密度为核心的耐密品种选配、单粒精准播种、高效配方施肥、土壤深松作业、节水栽培和科学减灾等高新增产配套技术,建立适宜京郊玉米生产的高产创建技术体系,以建设示范区方式引导高新增产技术精准应用。本项目创造京郊6 670 m2方春玉米产量1 117.3 kg/667 m2、66 700 m2夏玉米产量814.3 kg/667 m2的高产纪录。玉米高产创建工程带动京郊大田生产高新增产技术应用率达到85%。2008-2013年,累计建立玉米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8.00*108 m2,带动4.82*1010 m2玉米生产田连年增产,实现增产粮食4.7亿kg,增加收益9.25亿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黄737进行高产模式栽培,以期最大限度地挖掘杂交玉米的增长潜力,进一步加快台江县杂交玉米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应用,提高玉米高产技术的普及率,推动本地大面积玉米生产水平,从而使广大农民获得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2015年金乡县农业局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该项目通过新品种筛选试验及最佳种植密度试验,总结出适合金乡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及最佳种植密度,成功探索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在该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玉米生产节本增效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红河州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试验、示范活动。2017年落实玉米绿色高产创建地19.69851万亩,全州10个县市、22个乡镇、115个村、59921个农户及红河州农科所、红河州植保站参加了项目,示范区实收测产平均达626.783472公斤/亩,比非示范区增产81.503769公斤/亩,每亩节本63.72元,亩增效86.85元。文章通过对玉米节本增效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益进行调查,以期分析节本增效的潜力和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应用粮食节本增效技术攻关模式、推广模式,达到粮食生产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该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品质。本文介绍了玉米通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栽培模式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结近几年夏玉米高产创建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培肥地力、品种选择、播前准备、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夏玉米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合理密植创高产的栽培技术,从而建立了一套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模式,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创高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国也出现了许多玉米大面积高产和超高产。甚至达到了吨粮的典型。前人对高产栽培模式作了大量研究,但对其增产效益研究者不多。为验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及了解增收效益,特作本试验,以期为人们进行高产高效玉米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通过应用各项高产技术,可以提高玉米单产和复种指数,改善玉米品质,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文章阐述玉米生产的限制因素,总结现阶段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要点,为玉米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高产技术标准化推进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发展状况和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工作的分析,结合延安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的实际,研究了以“秸秆饲料化”为中心,政府推动、农企结合的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推进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推进了地膜玉米高产栽培的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农牧的紧密结合,增加了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山西省第一大农作物。以增密为核心的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创建和应用,有助于破解我省玉米单产低水平徘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设置了四个栽培模式,以农民传统栽培模式为对照。结果表明,农民传统栽培模式已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宽窄行播种依然是当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技术要领,在自然条件良好,栽培技术成熟的地区,以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较为稳妥。  相似文献   

12.
凉州区依托农业部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项目,发挥区域优势,在总结玉米高产创建连创全国纪录经验基础上,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集成组装成熟生产模式,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促进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笔者从凉州区情及玉米高产创建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高产创建的做法及成效,结合高产创建推广情况,对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作为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通过多年的发展,使我县成了以玉米生产为代表的全州旱粮生产基地。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品种混杂、栽培管理不当等问题,并制约着我县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抓好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才能使我县玉米生产稳步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  相似文献   

14.
旬邑县以玉米高产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广旱作高产配套技术,着力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探索形成了旱作春玉米高产栽培的“旬邑模式”,创造刷新了陕西渭北旱塬春玉米百亩、千亩、万亩高产纪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辽东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基于密植型玉米品种的示范推广和生产调查,明确了合理密植栽培是提高辽东地区玉米产量的关键技术。本文总结出以密植品种选择、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的玉米栽培技术模式,同时阐述了该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旨在为辽东地区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促进年,为了推进原平市玉米规模化生产再迈新台阶,原平市选择西镇乡7个村继续创建实施整乡推进高产创建示范田6.3万亩。通过示范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的集成组装推广应用,为全市玉米产业发展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农业部玉米生产"一增四改"技术方案和山西省春玉米亩产800千克高产创建技术规范,结合原平市实际情况,原平市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建设中实行技术集成组装,主要配套应用了以下八项实用技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中,密度是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合理密植是一条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挖掘农垦地区的粮食增产潜力,提高玉米单产,配合实现黑龙江农垦430亿斤目标。友谊农场积极改进栽培措施,制定玉米小垄密植科技高产攻关技术栽培模式,并取得了亩产705公斤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发展玉米生产,必须对玉米实施病虫害防治。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主要采取栽培措施来对化学药剂、生物制剂防病以及措施防病二者相结合的玉米防病措施,通过对玉米进行育苗壮苗、科学实施肥水调控、喷施叶面肥、适时晾田、空间管理标准化、氮磷钾配比合理分配等措施,增强我县玉米对自然灾害进行抵御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求玉米病虫害的控制措施结合化学药剂的防控措施,实施三遍防病,进而达到完全预防我县玉米大田管理瘟病等病害发生。下面,笔者就探讨玉米高产创建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西苇镇的主导粮食作物,也是优势产业,具有巨大的生产潜能和发展前景,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玉米的种植结构,主要以生育期125天左右的中熟品种为主,产量虽然稳定但偏低,而且种植方式落后,科学种田水平不高,高产栽培的一些配套技术得不到应用,同时一些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强也是导致全县玉米生产徘徊不前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着西苇镇玉米生产的发展思路和途径.本文针对西苇镇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西苇镇的玉米生产发展方向、技术要领、田间管理及防治病、虫、草害等栽培措施,实现该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为主要内容,强化组织,积极落实高产创建各项措施。通过建立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发挥高产示范田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借鉴好的经验方法,为全县玉米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