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11日~5月10日)、生长初期(5月11日~7月10日)、速生期(7月11日~9月10日)和苗木硬化期(9月11日~10月20日)。不同播种期的试验表明:冬播伞花木比春播伞花木提早21 d萌发,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比春播提高14.5%、25.5%和45.8%。采用混沙湿藏可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和提高场圃发芽率。不同密度试验表明,伞花木育苗采用60株.m-2的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鹅掌楸播种苗生长发育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鹅掌楸1年生播种苗苗高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8日~5月20日;生长初期5月21日~7月20日;速生期7月21日-9月30日;生长后期10月1日~10月31日。不同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鹅掌楸一年生播种苗适宜密度以80株/m^2效果最好。本文针对鹅掌楸苗木各生长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连木育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黄连木采用不同种子处理、贮藏方法、播种期、播后苗床覆盖、苗木遮荫、育苗密度、土壤追肥等措施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草木灰或碱水对种子脱蜡去脂并进行混沙或黄心土贮藏,播种后及时覆盖稻谷皮或地膜均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比春播更有利于种子萌发和提高苗木生长量;全光育苗、保持60株.m-2密度、土壤追施速效复合肥均是提高苗木生长量和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应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4日~4月10日)、生长初期(4月11日~6月30日)、速生期(7月1日~9月10日)、苗木硬化期(9月11日~10月10日)。  相似文献   

4.
黄连木不同育苗方式苗木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4日~4月10日)、生长初期(4月11日~6月30日)、速生期(7月1日~9月10日)、苗木硬化期(9月11日~10月10日)。进行种子处理和贮藏方法、播种期、播后苗床覆盖、苗木遮荫、合理密度、土壤追肥试验。结果表明:用草木灰或碱水对种子脱蜡去脂并进行混沙或黄心土贮藏,播种后及时覆盖稻谷皮或地膜均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比春播更有利于种子萌发和提高苗木生长量;全光育苗、保持60株/m2密度、土壤追施速效复合肥均是提高苗木生长量和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观光木一年生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对观光木一年生苗的生长规律及其不同播种期对观光木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是:观光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速生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均达到全年最大,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2.8%和45.3%。冬播与春播对观光木场圃发芽率差异不大,分别为56%和55%,但冬播能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6.
用对比分析法将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4日~4月10日)、生长初期(4月11日~6月30日)、速生期(7月1日~9月10日)、苗木硬化期(9月l1日~10月10日)。进行不同种子处理、播种期、播后苗床覆盖、苗木遮荫、合理密度、土壤追肥试验。结果表明:用碱水对种子脱蜡去脂并进行混沙贮藏,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均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比春播更有利于种子萌发和提高苗木生长量;全光育苗、保持60株/m^2密度、土壤追施速效复合肥均是提高苗木生长量和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鹅掌楸实生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琰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55-158
对河南大别山引种鹅掌楸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变化研究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划分苗木的生长时期,把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5月14日以前)、生长初期(5月15日~7月14日)、生长盛期(7月15日~9月12日)和生长后期(9月13日~11月11日);其中,生长盛期的生长量占年生长量的68.28%。并拟合了苗高、地径生长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福建林业科技》2022,(1):76-80
2016年11月,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间伐,设置2个保留密度(900、1200株·hm(-2)),并于2017年3月在杉木人工林林下混合套种闽楠、火力楠、木荷、观光木4种乡土阔叶树种,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下杉木和4种阔叶树树高、胸径、冠幅生长动态。经连续3 a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和观光木地径增长量、苗高增长量及冠幅增长量显著高于木荷和闽楠。杉木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并于2017年3月在杉木人工林林下混合套种闽楠、火力楠、木荷、观光木4种乡土阔叶树种,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下杉木和4种阔叶树树高、胸径、冠幅生长动态。经连续3 a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和观光木地径增长量、苗高增长量及冠幅增长量显著高于木荷和闽楠。杉木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处理下套种的4种阔叶树地径生长增量、苗高生长增量、冠幅生长增量明显大于间伐保留密度1200株·hm(-2)处理下套种的4种阔叶树地径生长增量、苗高生长增量、冠幅生长增量明显大于间伐保留密度1200株·hm(-2)处理,表明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处理,表明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对杉木中龄林林下阔叶树的生长更为有利。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对杉木中龄林林下阔叶树的生长更为有利。间伐保留密度900株·hm(-2)下杉木平均胸径和树高增量较大,但蓄积量增量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杉木中龄林近自然经营下的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秃杉苗高生长期划分的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秃杉苗高15d的净生长量为样本,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秃杉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1日~5月31日)、幼苗期(6月1日~7月31日)、苗高速生期(8月1日~10月31日)、苗木生长后期(11月1日~11月30日),其中苗高速生期的高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64%。根据各时期苗木生长的特点,提出了各时期的管理措施,为培育秃杉优质壮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圃地进行了杜香不同播种密度和苗期不同遮荫处理的对比试验,采用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统计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和苗期不同遮荫处理对杜香苗期的高生长量与地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以苗期密度10cm×10cm和25%遮荫处理为杜香播种育苗的最佳育苗方案。试验同时表明,杜香苗期属于中性植物。  相似文献   

11.
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在长序榆苗高生长期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序榆苗高净生长量为样本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长序榆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 4个时期 :出苗期为 4月 13日~ 5月 1日 ,生长初期为 5月 2日~ 8月 1日 ,生长盛期为 8月 2日~ 10月 2 1日 ,生长后期为 10月 2 2日~ 12月 1日。生长盛期时间较短 ,但生长量却占总生长量的 74 19% ,保证生长盛期有充足的水肥条件和延长生长盛期的时间是提高生长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柳杉苗期物候观测及苗木性状的逐步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83年在霞浦杨梅岭林场所育的柳杉 30个种源苗期物候观测数据分析表明 :柳杉种子膨胀期为 4月 3~ 9日 ,发芽期在 4月 10~ 12日 ,真叶出现期在 4月 10~ 18日 ,出苗始期在 4月 12~ 2 4日 ,出苗高峰期在 4月 30日~ 5月 6日 ,出苗末期在 5月 1~ 8日。平均场圃发芽率 2 9 4 % ,最高为 78% (浙江临海、上杭步云 ) ,最低为 4 % (宁德霍童 )。苗木高、径生长高峰期在 9~ 10月 ,分别占年生长量的 5 2 1%和 5 6 8% ,9~ 10月的苗木长势将对苗木品质的影响极大。对苗木性状的逐步聚类分析表明 ,苗木品质好的种源有湖南南岳等 5个种源 ,苗木品质差的种源有宁德霍童等 5个种源  相似文献   

13.
在孟加拉西部的Pundibari地区,研究在4个采集(豆荚)时间,3个采集豆荚长度(〈10cm,10-20cm和〉20cm),以及进行的13种预处理对大叶合欢种苗生长和萌发率的影响。豆荚采集时间为2月19日,且没有任何预处理,大叶合欢种子萌发率为92.5%。这明确表明,在2月19日采集的种子具有非休眠,有活力和生理成熟的特性。从长度为10-20 cm豆荚剥离出的种子,2月19日播种,种苗生长良好。利用硫脲预处理种子后,种子的萌发率并没有表现出明显提高,但是当利用低浓度硫脲(100 μL·L-1)预处理种子后,有利于种苗生长。  相似文献   

14.
竹柏不同播种育苗方式的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鹏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02-105,122
采用容器(10 cm×10 cm营养钵)和田间苗床2种播种育苗方式,进行了竹柏不同播种密度、不同遮荫处理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种育苗方式对竹柏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田间苗床播种苗的生长量大于容器苗;田间苗床的播种密度以株行距10 cm×20 cm最为适宜,生长量最大;生长期遮荫对竹柏播种苗有极显著影响,遮荫处理的苗木保存率达92.3%,未遮荫的苗木保存率只有37.5%。  相似文献   

15.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eed origin and sowing time on height development and timing of height growth cessation of first-year silver birch (Betula pendula Roth) seedlings in a greenhouse experiment. Seeds of seven origins ranging in latitudes from 58 degrees to 67 degrees N were sown at 1-2-week intervals eight times from May 21 to July 30, 2001. The day/night temperature in the greenhouse was set at 20/10 degrees C, but lighting was natural and day length varied accordingly. Seedling height was measured twice a week. The interaction term between seed origin and sowing date was significant, but the pattern of height development and timing of growth cessation depended systematically on latitude of seed origin and sowing date. As seed origin became increasingly northern, growth cessation began earlier and resulted in shorter growth periods. Later sowing dates delayed growth cessation but also shortened the growth period. Final seedling height systematical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ly northern origins and with later sowings.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predicted timing of growth cessation, night length at growth cessation, length of growth period and final seedling height with high precision when the latitude of seed origin and sowing time were predictor variables. The timing of height growth cessat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seed origin, night length and developmental stage of the seedlings.  相似文献   

16.
毛冬青(Ilex pubescens) 是我国南方常用中药,药材来源主要为野生资源。文章通过引种野生 毛冬青,开展繁育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冬青种子具休眠性,导致出苗不齐;采种时间为 10— 12 月,可用随采随播方式播种,播种后约 67 d 开始出土,春季发芽率约 20%,采用低温沙藏略可提高种 子发芽率。毛冬青当年苗平均苗高 33.24 cm,平均地径 4.08 mm,速生期为 5—10 月,苗高 Logistic 拟合 曲线为 y=34.710/(1+66.416exp-0.638× 月份)。毛冬青苗期采用搭棚遮荫(50% 光照)对苗木的生长有利,平均 苗高、地径、苗木存活率、合格苗率比全光照增加 5.81 cm、0.7 mm、16 及 26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Rubiaceae) is an endangered tree species that is native to China.The wild populations of E.henryi have declined rapidly because of its poor natural regeneration,but the actual regeneration processes are not yet understood.In field tracking surveys and experiments in the Wuyishan Nature Reserve in Southeast China to determine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that affects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seed bank characteristics,seed germination,and seedling growth dynamics were studied in the typical habitats of E.henryi,Phyllostachys pubescens and broad-leaved forests.Results showed that in both P.pubescens and broad-leaved forests,more than 70% of the E.henryi seeds were distributed in moss and litter layers,and few were found in the soil beneath them.However,seed germination in the soil lay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moss and litter layers.Seed density,overall seed quality,and germination rate in the broad-leaved fore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P.pubescens forest.Seed germination was highest in the microsites around the edge of the crown projection area of E.henryi mother trees.The order of survival rate of the seedlings on different ground surfaces was soil mosslitter.In both habitats,the average seed density was 24.9 seeds m~(-2),and the total germination rate was less than 3.5%.However,seedlings developed from only 1% of the germinated seeds,indicating that the seed germin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in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E.henryi.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浸提液对美丽胡枝子等3种灌木的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5%,10%,15%,20%不同浓度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检测其对美丽胡枝子、马棘、紫穗槐3种灌木种子的发芽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了紫花苜蓿对3种受体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15%、20%紫花苜蓿浸提液对美丽胡枝子种子发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马棘和紫穗槐的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紫花苜蓿浸提液对美丽胡枝子幼苗苗长和鲜重影响不大,对马棘幼苗苗长作用不明显,但使马棘幼苗鲜重降低,对紫穗槐的幼苗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使苗长和苗鲜重均降低;紫花苜蓿浸提液对3种灌木幼苗根生长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并且马棘和紫穗槐的敏感性强于美丽胡枝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