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菟丝子是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其纤细的茎蔓缠绕在植物的茎干上,借吸根从植物体内汲取营养物质,造成被害植物营养不良,生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菟丝子危害多种草本和木本花卉、绿篱、灌木及草坪植物,是园林生产的大敌.近年来在石家庄有蔓延趋势,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有效防止菟丝子的发生范围扩大,现对菟丝子的发生状况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对动物界的寄生现象比较熟悉,但在植物界,寄生也是普遍存在的。菟丝子就是人们比较熟知的一种寄生植物。在某些条件下,菟丝子能够帮助不同寄主之间建立起抗虫防御的"联盟"。菟丝子没有根也没有叶片,通过茎缠绕在寄主上并产生大量吸器而获取营养。菟丝子没有或者只有非常微弱的光合作用,从而被认为是一类全寄生植物。一株菟丝子常常能够同时寄生在多个邻近的寄主上,从而将不  相似文献   

3.
红豆树根瘤的形成时间和根瘤的数量与圃地土壤的质量有关,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环境中,1 a生苗木中的根瘤少见,且根瘤个体极小;在土壤较贫瘠的圃地中,红豆树根瘤十分发达,数量多且形成时间早。红豆树根瘤能够促进苗木生长,有根瘤生长比无根瘤生长的1年生红豆树植株中,根系的干物质增长率46%、根系鲜重的增长率41.9%、茎干物质增长率40.3%、植株总干物质的增长率35.0%、植株总鲜重增长率22.4%、植株叶的干物质增长率14.8%。截根处理有助于根瘤菌感染苗木植株,苗木生长更健壮:截根处理的苗木径高比为4.1%,未截根处理的为3.4%;截根处理促进根系的发育,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47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26cm/株、侧根增加率为80.8%,截根处理的须根总长度228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102cm/株、须根增加比率123.5%;截根处理促进苗木根幅的扩大,比未截根处理的根幅增大27.3%。  相似文献   

4.
美国红梣雄株和雌株茎导管分子的形态解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离析法和显微照相技术,比较美国红梣雄株和雌株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特征.结果表明:美国红梣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雄株茎导管分子具有长导管性、宽导管性、梯纹-网纹导管和单穿孔等特征,这些特征为雄株在生长季节旺盛的水分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结构保证.雌雄株导管分子差异的发现为该树种的性别鉴定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对喜树幼苗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昕  于涛  王洋  阎秀峰 《林业研究》2006,17(2):121-123
2005年2月精选喜树种子培养无菌根幼苗,生长90天以后分别接种3种丛枝菌根真菌,即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和弯丝硬囊霉(Sclerocystis sinuosa),探讨了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株高、生物量以及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显著促进了菌根幼苗的高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对喜树幼苗氮素营养的吸收影响不大,但却有利于喜树幼苗对磷素营养的吸收。从植株高度和生物量来看,菌根幼苗优于无菌根幼苗,蜜色无梗囊霉菌根幼苗尤为突出,分别达到无菌根幼苗(CK)的1.2和1.6倍,差异显著。丛枝菌根的形成对喜树幼苗氮素营养的吸收影响不大。从全株的氮含量来看,菌根幼苗与无菌根幼苗相近,只有在根、茎和叶片中Am菌根幼苗的氮含量才有明显变化,而透光球囊霉和弯丝硬囊霉菌根幼苗与无菌根幼苗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丛枝菌根的形成总体上促进了喜树幼苗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并且主要体现在根的磷含量上。与无菌根幼苗比,所有菌根幼苗根的氮、磷分配比例增加,而茎和叶片的氮、磷分配比例减少。图2表2参13。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氧化石墨烯(Grapherie oxide,以下简称GO)对植物组培苗根系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GO处理对美国红栌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态、分化以及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GO对美国红栌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电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当浓度的氧化石墨烯能够促进美国红栌组培苗不定根的伸长,但并不能促进其根系根数的增多;各浓度的氧化石墨烯能够促进植株芽的分化,但对植株茎段的伸长没有影响;较高浓度的GO能够使培养基电导率略微下降,GO对生根培养基中有机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具有缓释控释效果,能够在生长的中后期促进植株生长和生根。  相似文献   

7.
王剑 《河南林业科技》2006,26(2):54-54,56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又名灵芝牡丹、番薯花、碧冬茄等,属于茄科矮牵牛属,因其植株矮小和花朵似牵牛而得名。株高15~20cm,全株具软粘毛,花漏斗状。现有100多个品种,花型多,按花径大小分有大、中、小三型。矮牵牛原产南美,喜温暖、向阳及通风良好的生长条件;畏寒但可耐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流苏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流苏石斛试管苗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多效唑能缩短流苏石斛试管苗再生芽分化的时间,促进再生苗根的分化,提高生根的数量;同时,多效唑能使再生苗的叶片变短、变大,对再生植株有显著的矮化作用,使植株的茎段变短、变粗,抑制根的伸长生长。多效唑对流苏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低浓度时其效果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并在1~1.5 mg.L-1的范围内达到最佳效果,再提高浓度则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龙胆草种植密度及基肥的试验研究,分析二者对龙胆草地上部和地下部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龙胆草地上部性状株高、叶长和叶宽影响不大,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茎粗以20株/行处理最好,与15株/行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根部各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对根长、根重和小区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龙胆种植密度以25株/行和20株/行处理比较好,可促进植株生长,并能提高其产量;复合肥基肥试验中,除100g/m2处理外,各处理地上部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值均高于对照,对植株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地下部各性状,除100g/m2处理外,各处理根长、根粗、须根数、根重和小区产量值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龙胆植株各生长性状和产量性状以75g/m2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10.
作者调查研究了土壤温度对三种针叶树和两种阔叶树茎、根生长的影响.在恒温水浴法控制土壤温度的环境控制室内,受试验的所有树种用种子培育了两个8星期的阶段.土壤温度为15,19,23,27和31℃,土壤湿度在吸水量0.1和1.5巴之间.其它环境因素维持在与自然环境相似的水平之中.试验结果表明:白云杉和臭椿茎和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9℃.班克松生长最适温度高达27℃.花旗松在15℃和27℃之间生长均良好.纸皮桦茎的生长在19℃和31℃之间均良好,最佳为31℃;而根的生长最佳为23℃.  相似文献   

11.
矮牵牛茎段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茎段接种在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在MS BA1.0 mol.L-1 NAA1.0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愈伤组织,而且经过继代培养仍可形成愈伤组织;茎段或愈伤组织接种在MS BA1.0 mol.L-1 NAA0.1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不定芽,且诱导率达100%;健壮的高1.5~2.0 cm的不定芽接种在1/2MS IBA0.5 mol.L-1 AC1.0 g.L-1的培养基上,其生长根状况良好,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根癌病,又称根头癌肿病,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桃、李、杏、苹果、梨等果树。葡萄根癌病一般发生在根颈部和靠近地面的老蔓上,使地上部茎蔓生长衰弱,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13.
林木和果树由于多年固定生长在某一地块上,因而消耗养分过多。缺素症是林果生产中的一种常见重要生理性病害。一、外观诊断各种缺素症症状的主要表现为:1.缺氮症。氮素缺乏表现为植株矮小,分枝或分蘖少,花序小,果实小;叶小而窄,色淡绿至黄色,且先从老叶或下部叶片出现症状,然后向上部叶片或嫩叶发展。2.缺磷症。磷缺乏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叶色暗绿或灰绿色,无光泽;幼芽及根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根细弱而长,侧芽成休眠状态或死亡。3.缺钾症。钾缺乏时表现为叶尖和叶边缘枯焦,叶中还出现褐色的坏死组织斑点,且症状先从老叶或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若严重缺钾,嫩叶也会发生症状。同时,根系发育不良,根细弱常呈褐色。4.缺钙症。缺钙时,表现为植株矮小,未老先衰,幼叶卷曲而脆弱,叶中有坏死组织;根尖和生长点细胞逐渐死亡而导致组织腐烂,有的植物果实顶部腐烂。5.缺铁症。表现为幼嫩叶叶尖失绿,严重时完全失绿成白色,叶缘及叶尖干枯,甚至全株死亡。亦称“黄化病”。6.缺硼症。最明显的症状是生长点死亡,不能形成或形成不正常的生殖器官;其次是根系腐烂,形成心腐病和落花落果。7.缺锌症。表现为叶丛生成簇状或小叶病,有的果树则在嫩叶上出现叶脉间退绿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WUSCHEL-related homeobox(WOX)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干细胞维持、侧生器官发育和不定根再生等过程,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毛白杨Pto WOX4a基因表达模式的分析和过表达植株表型的观察,研究Pto WOX4a在杨树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为全面了解不同物种中WOX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qRT-PCR技术分析Pto WOX4a基因在茎顶端分生组织、幼叶、成熟叶、嫩茎、老茎、木质部、韧皮部和根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GUS染色技术对p Pto WOX4a∷GUS转基因植株进行染色,通过GUS信号观察,进一步分析Pto WOX4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对过表达Pto WOX4a植株和对照植株的不定根、茎和叶片进行形态观察和生长指标测定,并通过组织切片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过表达Pto WOX4a对杨树不定根、茎和叶片维管发育的影响。【结果】qRT-PCR结果显示,Pto WOX4a在茎中表达量最高,且主要集中在木质部和韧皮部,在根中表达水平次之,而在叶片等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p Pto WOX4a∷GUS转基因植株的GUS染色结果与qRT-PCR结果一致,并发现Pto WOX4a主要在根、叶及茎的维管组织中表达。对过表达Pto WOX4a转基因植株表型观察发现,过表达Pto WOX4a抑制了不定根的伸长,3周苗龄的转基因植株不定根长度约为3~4 cm,仅为对照植株的1/3~1/2,不定根直径变粗,根部木质部区域增加。3月苗龄的过表达Pto WOX4a植株变矮,与对照植株相比,株高减少了14%~20%,节间数减少了16%~22%;对第10节间茎段的解剖结构分析发现,过表达Pto WOX4a植株茎部髓心部分变窄,比对照植株减少了10%~20%,木质部区域变宽,比对照植株增加了24%~35%,而形成层区域宽度无明显变化。此外,过表达Pto WOX4a导致植株叶片生长异常,叶片两侧边缘向上卷曲。【结论】毛白杨Pto WOX4a基因主要在杨树的维管组织中表达,过表达Pto WOX4a可影响杨树不定根、茎和叶片维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模拟不同酸雨浓度(pH2.5、4.0、5.6)对杜英幼苗进行喷淋控制实验,研究不同酸梯度条件下杜英幼苗的生长及养分元素含量特征,结果表明:(1)对照组(pH7.0)全株干重约为酸处理组的2倍,酸雨处理对植株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中对茎部影响最为明显。(2)与pH2.5和pH5.6相比,pH4.0处理组全株干重最大,且根冠比最低,说明植株对pH4.0酸雨有较好的适应性。该处理下,植株体内氮、磷元素含量均较高,钾、镁元素含量在茎中较高,在根中较低。(3)随着酸处理组pH值的降低,植株叶片中钾、硫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铁含量呈明显增高趋势;茎中铁含量呈明显增高趋势;根中锌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4)酸雨对杜英幼苗体内硫元素含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pH 5.6处理组叶、根中的硫含量显著高于pH 2.5和pH 4.0,即酸雨带来的硫输入在植株体内非但没有出现硫富集现象,反而产生淋失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凤丹’牡丹不同发育阶段的化学计量特征和分配规律,探讨源-库关系,可为解析其产量构成机制奠定基础,也为油用牡丹的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采取破坏性取样策略,研究‘凤丹’牡丹年周期中,4、6、8龄(4年生、6年生、8年生)植株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中C、N、P元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1)各器官中C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相似,且C含量随株龄增大而增高;根和茎中N含量随季节变化的趋势相似,都随株龄增大而上升,不同株龄植株的叶片的N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在花期最高; P元素含量及其变化在各器官及不同株龄之间存在差异。2)年周期中各器官的C∶N均表现为先升后降,株龄效应明显; C∶P在各器官中变化趋势不一,根和茎的C∶P表现为6年生 8年生 4年生,不同株龄叶片的C∶P仅在花期不同(4年生6年生8年生),繁殖器官的C∶P表现为4年生6年生8年生;年周期中,‘凤丹’N∶P逐渐下降,各器官的N∶P均表现为6年生4年生8年生,N∶P变化范围为2. 71~7. 62。3)在休眠期和落叶期,各元素基本上都平均分配到根和茎中,在花期和果熟期,C元素均匀分配到各器官,而N、P元素则较多分配到叶和繁殖器官,株龄对各元素分配动态的影响不一致。4)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明显。以可溶性糖含量表征的源、库强度及源/库比的分析结果显示,初始(休眠期)源结构为根和茎,之后(花果期)的源结构是叶片,库结构则包括花或果实、以及根和茎; 6年生植株的源强度最大,8年生植株则库强度最大,花期源/库比最高的是6年生植株,果熟期则是4年生植株。【结论】‘凤丹’牡丹的化学计量特征和源-库结构关系随生长发育阶段而动态变化,且明显受株龄的影响; N元素是‘凤丹’牡丹生长的限制因子,适当增施N肥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非灭菌土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Glomus versiforme(GV)和Glomus mosseae.(GM)两种AM真菌对油茶幼苗生长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对油茶幼苗的生长以及氮磷的吸收均有影响。在接种后7个月时,GV和GM均可显著提高油茶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56.5%和72.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0.5%和131.3%;GV对植株苗高和地径的影响与对照株相比未见差异,但却极大地增加了根系的干物质量,接种GM显著增加了植株高度和茎粗,对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物质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两种真菌均降低了油茶幼苗全株的氮含量,对全株的磷含量有一定程度提高,GV显著提高了油茶幼苗根部的氮含量,而降低了幼苗茎、叶中的氮含量:接种GM和GV均增加了根、茎中的磷含量,而降低了叶片中的磷含量。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兰茎腐病病害症状观察表明,受害株基部病斑淡褐色,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2 mm,病斑绕茎一周,整个茎基部变褐色腐烂,并向上蔓延,该病在浙江丽水地区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发病严重,且易发生在植株茂盛、湿度大的地方;通过对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马兰茎腐病病原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  相似文献   

19.
喷施多效唑对普通狗牙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狗牙根拔节前后喷施多效唑,可明显抑制其主茎和分蘖茎的伸长,缩短节间长,延缓生长速度,增加主茎和分蘖茎粗,解除植株的顶端优势,显著地促进分蘖;但对植株重量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其地上部分物质积累的影响远大于地下部分。试验得出400 mg/kg是喷施多效唑的适宜浓度,在此浓度下可使普通狗牙根产生明显的矮化效应,且对植株的分蘖量和分蘖茎粗度的影响也大,其生物量稳定,可替代人工修剪。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以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为材料,通过研究增强紫外线辐射(UV-B)和干旱胁迫单独以及复合作用对滇杨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探讨了UV-B对植株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和干旱胁迫都影响了滇杨的形态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植株叶片数目,增大了根/冠比(Rs)、细根/总根比(Ft),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干旱与UV-B的复合作用加剧了任一单独胁迫对植株的抑制,表现为更小的株高、基茎、整株叶面积、平均叶面积和总生物量,而且UV-B辐射降低了干旱胁迫下生物量分配的可塑性,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比任一单独胁迫时都要低。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增强的UV-B并没有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作用,反而加剧了对植株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