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叶红 《北京农业》2012,(21):249-250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环境,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发展方向和农业“三废”资源综合利用3个方面探析当前农村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就如何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宽裕、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进行探讨,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环境问题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为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依靠公众参与的原则;协调合作、资讯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4.
试论农村建设中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就亟需开发农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应用,构建农村环境保护体系,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的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就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和调整优化农村布局,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市场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市场化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握好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工作重点,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切实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7.
目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方向。新农村建设面临众多课题,发展现代化农业、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等各项任务都刻不容缓。其中,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综合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环境发展等众多课题的全新理念,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就亟需开发农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应用,构建农村环境保护体系,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的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现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我国农村诸多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则文  张成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02-17703
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衣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保证。提出新时期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劳动力转移、新农民的培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菁 《河南农业》2008,(19):32-3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必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通过探索新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工农联盟。  相似文献   

1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面临的困难障碍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家园。本文通过分析秀山农村环境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切实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实现武陵之心、边城示范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农村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农村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呼唤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呼唤着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图书馆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习总书记曾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浙江省临安市白沙村生态经济化向经济生态化的转变,诠释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为新农村建设新思路提出我们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生态环境研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咸宁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各行各业的发展也都有显而易见的进步,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带动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然而相比于城市经济发展进程,农村的经济建设还差之甚远。本文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阻碍农村经济建设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和探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对策,旨在加快农村经济建设进程、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