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仍面临着对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重视不够、防疫经费无法保障、民族群众对动物防疫的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致使畜禽群体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进度不一致、免疫效果参差不齐、群体免疫保护没有形成,尤其在边境地区,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更难以保证,有效防疫屏障不够牢固,防堵境外疫情压力巨大.针对存在的弊端、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转变现有的防疫工作方式,探索切实、高效、易实施、好推广的防疫模式已经成为云南省文山州动物防疫工作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以来,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对动物的强制免疫力度,规范了动物免疫标识及动物免疫户口、免疫档案的管理。然而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却停滞不前,且有倒退之势。本文就村级防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防疫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以期稳定防疫队伍,提高防疫质量,确保畜牧业经济稳步、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免疫是消灭和净化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免疫质量,达到免疫无疫的效果,文章对贵州省当前动物疫病的防疫模式进行总结和剖析,并对防疫合作社、防疫公司、兽医院企业化建设新型防疫模式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落实生猪免疫耳标解决防疫收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强县位于陕南山区,家畜防疫收费难是影响防疫的老问题。2002年9月全县实行家畜免疫耳标制。秋季防疫时存栏家畜22.31万头,防疫家畜20.69万头,佩带免疫耳标率92.7%。2003年市县联合检查中发现,该县生猪免疫、防疫收费带免疫耳标同时进行,全县生猪凭免疫耳标上市、交易、屠宰率  相似文献   

5.
1免疫工作 在防疫工作中,必须依照《动物防疫法》做好畜禽疫病免疫注射工作。疫苗注射是畜禽防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固定补免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防疫措施,保证防疫质量和防疫密度。  相似文献   

6.
实施动物免疫申报制度,可以减少动物免疫时间和工作量,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有利于动物防疫基础性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动物防疫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动物防疫监管的实施,是一种便捷、及时、免疫效果好的动物免疫制度。本文就动物免疫申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免疫是动物疫病防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免疫质量直接影响动物防疫效果。《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对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强制免疫制度,充分体现了免疫在动物防疫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免疫所使用的动物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菌苗)的生产、供应、运输、贮存、使用等各环...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各级政府、动物防疫业务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不断创新、探索工作方法,加快推进动物防疫方式转变,规范防疫行为,提高免疫密度,确保免疫质量,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全面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防疫模式和生猪"321"免疫新技术。笔者结合3年来的工作实践,对边远山区乡镇动物"集中  相似文献   

9.
强制免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计划免疫制度的核心内容,并在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以循化县历年来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动物饲养者拒绝、逃避免疫等行为给防疫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防疫部门实行“强制免疫”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严竣的动物疫病形势,使得动物防疫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良好的免疫效果。尼勒克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自行设计制作的固定防疫栏和活动组合式防疫栏应用于动物防疫工作,极大地方便了牛羊保定,提高了疫苗注射和血样采集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缩短了防疫时间,保证了免疫效果和免疫密度,为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日益严峻的疫病风险、畜产品安全迫切要求更加专业化、社会化的动物防疫体系。从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农村仍然存在着强制免疫死角,个别地方免疫效果较差,给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如何建立全面的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将基础免疫做牢做扎实,建立阻断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免疫保护屏障,已成为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弥阳镇不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改革的力度,防疫队伍不断壮大,基层防疫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免疫密度显著提高,防疫成效十分显著,有力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免疫副反应是免疫注射的主要障碍,免疫反应引起死亡是养殖户抵制免疫的最主要因素。免疫副反应,特别是免疫引起的死亡给防疫注射人员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产生畏惧心理,削弱防疫注射工作积极性。为此,笔者总结近几年基层动物防疫中出现的疫苗副反应实际情况及处理方法与动物防疫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基层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免疫疫苗包装大、免疫耳标不规格、免疫档案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动物防疫工作是关系养殖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免疫标识作为动物是否防疫的法定判定标准,对提高免疫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作为国内第一部较完善的防疫部门规章,为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自2002年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加大各项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中又遇到诸多的问题,执行起来有些地方还难以操作。1在实际防疫时,不能很好体现防疫内容1.1免疫耳标与免疫档案不能有效结合《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动物免疫标识包…  相似文献   

15.
一、改革农村防疫制度1984年我站与农牧渔业部畜牧局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国家农牧渔业技术开发重点项目《猪瘟免疫程序技术推广》课题合同,采取了相应的行政和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予以实施、理顺和健全了猪瘟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改革了过去农村实行的季节性、突击性的生猪防疫制度,系统推行以窝头仔猪防疫为主的免疫程序,坚持做好防疫工作的"三改二凭":一改按季防疫为常年防疫;二改每季存栏猪全面防疫为平时仔猪防疫为主,漏  相似文献   

16.
基层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志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为了将春秋集中免疫和月补针的动物防疫措施落实到位,防疫员年从事防疫工作的时间至少3个月。  相似文献   

17.
1当前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1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整个防疫队伍存在着政治思想不强,业务技术水平不高,防疫的意识不够等诸多的问题,如疫苗不按规定保存、发放、使用,养殖场区户不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强制免疫的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18.
1影响《动物免疫标识制度》落实的主要原因1.1饲养场(户),甚至部分基层防疫人员对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个别防疫人员文化素质及业务技术水平偏低,建立“免疫档案”、签发“免疫证”有困难。1.2农村动物多数散养,防疫人员劳动条件差、防疫费收  相似文献   

19.
<正>动物防疫是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关键性措施,农村动物防疫核心工作就是春、秋季动物免疫接种,但是,农村动物防疫实践中经常会碰到免疫失败的例子。现将农村防疫中免疫失败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对策性措施建议,供广大同仁参考。1免疫失败的原因1.1疫苗效价较低疫苗效价是影响动物防疫免疫效果的直接因素,造成疫苗效价降低的原因很多,在日常防疫工作中,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1.1疫苗保存不当  相似文献   

20.
动物防疫工作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动物基础免疫工作做牢做实,切实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免疫保护屏障,是当前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20多年基层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经验教训,现就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免疫质量作以探讨,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加以防范,提高动物免疫的质量。1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