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过杂交育种试验,获得多个杂交组合种子,其中东宁1号×龙王帽的种子干重为2.46g,与其它组合相比较,明显大于其它组合;F1代种子经过培育,苗木长势良好,经测量,东宁1号×超仁组合苗高142.5cm、地径10.2mm、叶片数150.0个,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2.
引言杨树是我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它不仅具有速生、适应性强、用途广、工艺价值高等特点,而且通过杂交易于产生新品种和定向培育。为了培育适合我区生长的优良杨树杂种,我们进行了速生、抗旱、抗盐、耐寒杨树杂种的优良单株选育。从1973年以来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培育与选择以及区域试验,从我院杂交成功的238个杂交杨组合中,初步选出美×大青山青杨74—2。它的主要特征是,杂交优势显著、速生、容易繁殖、抗病虫力强、耐寒、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3.
欧李杂交F1代植株营养器官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欧李杂交后代植株的遗传多样性,为培育欧李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欧李‘农大4号’בDS-1’和‘农大7号’בDS-1’这2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植株为试材,对其株高、茎粗和叶片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农大4号’בDS-1’和‘农大7号’בDS-1’正、反交后代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在其F_1代中多呈连续变异的正态分布状,表明此2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可能均属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2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植株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面积都低于亲中值,各性状遗传传递力都高于70%,优势率均低于20%,且其茎粗和叶面积的变异系数都高于20%,表现出高度变异特性。‘DS-1’ב农大4号’和‘农大7号’בDS-1’这2个杂交组合后代植株茎粗的超高亲率分别为43.40%和33.33%,均高于另外两个杂交组合,表明在这2个杂交组合中选育茎粗较粗的植株的概率较大。‘农大4号’בDS-1’和‘DS-1’ב农大7号’杂交组合后代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叶长、叶宽、叶面积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DS-1’ב农大4号’和‘农大7号’בDS-1’杂交组合后代植株的茎粗和叶长、叶宽、叶面积间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当以‘农大4号’为母本、以‘DS-1’为父本时,选育出叶片长势较好的植株的可能性较大;当以‘农大7号’为母本、以‘DS-1’为父本时,从其F_1代植株中更容易选育出株高较高、长势较壮的植株。  相似文献   

4.
对参试的品种杨88个品种(系)苗期和幼龄期的抗虫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白杨透翅蛾的品种(系)为白城5号杨、白林3号杨、白林2号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白杨透翅蛾亲本;抗青杨天牛的品种(系)为白林2号杨、白城41号杨、迎春5号杨、格尔里杨、107号杨、中黑防2号杨、88-04杨、吉林加拿大杨、白城1号杨、晚花杨、加雌杨、健杨、白城2号杨、88-13杨、摩里柏林杨、81-10杨、白林3号杨、5号杨、小×钻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青杨天牛亲本。  相似文献   

5.
欧洲黑杨分别与川杨和滇杨杂交及其F1代苗期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法开展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人工杂交实验.结果表明: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授粉后第10天坐果率分别达92.88%和82.14%,种子发芽率达80%和50%,成苗率达72.5%和65.63%,杂交可配性强;这2个杂交组合当年生杂交苗平均苗高分别为44.3和42.2 cm,平均地径分别为5.50和5.37 mm,生长量非常接近,苗高变异系数分别为14.5%和19.01%,地径变异系数分别为10.7%和16.1%,变异幅度较大;F1代杂种实生苗在苗期主要性状特征表现为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寒地杨树新品种杂交选育及苗木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培养方式培育杂交苗木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缩短育种周期,且小黑杨×小叶杨、(大青杨×香杨)×甜杨、小叶杨×中绥12与(美黑×青)×1344组合的杂种苗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可望培育出优良无性系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根据一九七四年省阔叶树良种选育协作会议上提出的科研任务和要求,我圃在进行引种试验的同时,一九七五年又开展了杨树的有性杂交育种试验工作。在确定杂交组合和杂交亲本上,我们选择了抗风沙、耐干旱、寒、比较速生的杨树品种,先后从北京、东北、本地采回新疆杨、美杨、合作杨、白城杨、黑杨、毛白杨、二青杨、箭杆杨、大关杨、P15A、斯大林杨等十二个母本九个父本,并由北京采回二十三个父本花粉、进行了正反杂交,经过反复观察,初步杂交成功的有:银×新、毛×新、大关×美、银×毛新、二青×美小、群×毛新、I 214×欧黑、群×白城、I 214×俄、小黑×美川等十九  相似文献   

8.
临夏 8 5杨 (PopulusבLinxia85’)是甘肃省临夏州林科所选育出的新的杨树优良品种 ,2 0 0 3年“临夏 85杨研究”项目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临夏 85杨具有生长迅速、生长季长、主干通直、抗寒、抗病虫能力强之特点 ,特别是对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危害 ,能  相似文献   

9.
对包括‘95’杨、‘895’杨在内的32个杨树品种生长量和云斑天牛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2个杨树品种在材积和对云斑天牛抗性上都有显著差异。‘鲁山’杨、‘DD-86—3’具有速生特性同时对云斑天牛的抗性也比较强。而‘W46’、‘95’杨,特别是‘107’杨速生性很好,但是云斑天牛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在生产当中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0.
对包括‘95’杨、‘895’杨在内的32个杨树品种生长量和云斑天牛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2个杨树品种在材积和对云斑天牛抗性上都有显著差异。‘鲁山’杨、‘DD-86-3’具有速生特性同时对云斑天牛的抗性也比较强。而‘W 46’、‘95’杨,特别是‘107’杨速生性很好,但是云斑天牛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在生产当中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观测得知,以日本落叶松为亲本分别与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欧洲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杂交都有杂种生长优势,且苗期、早期(10年生幼树)优势表现明显;杂种生长优势是变动的,随着林龄增长杂种优势逐渐缓慢递减;部分杂种组合在16~21年生时,其生长低于母本日本落叶松,但仍然高于父本长白、兴安、欧洲、华北落叶松。杂种优势的高低、延续时间的长短与亲本选用、组合搭配、杂种生长节律及立地环境都有关系,且一般母本作用大;准确选用亲本,杂交效果会更好;利用杂种生长优势的最好形式是建立杂交种子园,杂交种子园杂种出现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亲本雌雄花期的同步程度;选择无亲缘关系的杂种第一代优树通过嫁接建立杂种落叶松种子园是生产大量优良杂种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杂种一代自由授粉的种子造林,所产生的杂种二代具有明显的增产能力。7年生的落叶松高生长比对照平均增加39.6%,其保存率也普遍高于对照。杂种二代与杂种一代一样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和适应性。充分利用杂种一代,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营林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胡立平  毛辉 《森林工程》2007,23(4):16-17,24
子代测定是种子园核心技术,以汪清林业局长白落叶松第二代种子园为试验基地,探索实践了子代测定技术.结果表明,子代测定可以为生产群体提供优良的、具有广泛变异、配合力高的材料,提高生产群体的遗传改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氏红山茶 Camellia changii 是新兴的山茶属珍稀种质资源,在茶花杂交育种方面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为建立鉴定张氏红山茶杂交后代的方法,本研究采用 SSR 标记技术,对以张氏红山茶为亲本的杂交后代以及所有杂交组合的亲本进行了分子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张氏红山茶和博白大果油茶杂交后代仅有母本特征带,推测其有可能是自交种;张氏红山茶和超级南天武士的杂交后代出现了父母本均没有的条带,显示可能有外来血缘;其余组合杂交 F1代均包含了父母本的特征带,从而表明杂交是成功的。从本研究结果看,应用 SSR 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方便地对杂交后代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5.
对所选择的12个红豆树优良单株进行苗期生长测定,结果表明:优良单株的子代生长效应能明显显示其母本的优良性状特征;其中,优良单株依次为优株4、优株3、优株6、优株8、优株12、优株10、优株2、优株7、优株5,增长率分别为62.1%、34.7%、30.7%、24.2%、20.7%、19.3%、16.9%、8.5%、7.0%.红豆树优良单株子代的地径、苗高、幅度宽度、枝角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9%、20.0%、34.9%、13.9%.  相似文献   

16.
小花忍冬是观赏性和抗逆性兼具的优良树种之一。为了解决其种子繁殖子代分化变异大的问题,结合小花忍冬特性,通过不同基质、激素及不同浓度的处理,对其进行了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基质种类、激素种类、激素浓度都直接影响其扦插成活率,激素种类直接影响地下根系的生长量。其中,使用珍珠岩︰沙子=1︰2、NAA、100 mg/L组合,...  相似文献   

17.
乌桕不同种源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桕27个种源85个单株子代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1年生苗高和地径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种源间平均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08%和25.21%;同一种源不同单株子代间乌桕的苗期生长变化明显。相关分析表明,乌桕1年生苗地径与苗高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度、无霜期、≥10℃年积温等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明显。抗寒性调查表明,广东阳春、福建建宁、四川广元和贵州榕江4种源冬季地上部分均遭受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18.
利用美洲黑杨50号为母本和青杨5个种源(各10个单株)为父本杂交,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美洲黑杨 5 0号为母本和青杨 5个种源 (各 10个单株 )为父本杂交 ,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 ,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 ,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夏蜡梅和美国蜡梅属间杂种的优势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重复授粉等杂交方法,获得了以夏蜡梅为母本、美国蜡梅为父本的属间杂种,该杂种结合了双亲的优点,花色紫红至粉红,表现为母本(白色)和父本(褐紫色)的中间性状,花形和花器结构与母本相似,大而娇艳;叶片形状和颜色与母本相似,而大小则偏向父本;杂种的适应性与父本相似,耐高温、强光照;植株生长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观赏、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