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次氯酸钠消毒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微粒子病在我国广东、四川等省蚕区流行,蚕种深受其害。据我省肇庆市三个蚕种场的累计,1984~1988年五年期间,蚕种微粒子病淘汰率达9.54%,种茧淘汰率达6.21%,已成为威胁蚕种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消毒防病是防止家蚕食下传染微粒子病的根本措施。我省蚕区传统使用的漂白粉消毒剂,因有效氯容易散失和渗透性差等缺点,消毒效果难以保证。作者采用渗透性比漂白粉好的次氯酸钠液消毒家蚕微粒子孢子,经实验室研究和三年农村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控制蚕儿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液有效氯对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全程消毒。试验表明:有效氯0.3%以上对家蚕微孢子有抑制作用;有效氯0.3%~0.5%对家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茧层量、产卵等均无影响;漂白粉液对桑叶消毒,浓度在0.4%,最高不超过0.5%,否则对桑叶叶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漂白粉消毒桑叶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永德  王宏 《蚕业科学》1996,22(1):55-56
漂白粉消毒桑叶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冯永德,王宏,章孟夫,周莉,何力(四川省蚕种公司)(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作者在前报[1~3]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漂白粉溶液消毒桑叶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漂白粉有效氯的测定采...  相似文献   

4.
桑叶全程消毒是蚕种繁育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在原种繁育中比较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与桑叶不消毒的微粒子病"毒率"发生情况,调查桑叶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桑蚕原种繁育生产中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能很好的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毒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漂白粉作为一种消毒剂,由于它的广谱性和速效性,在蚕桑生产上广泛应用。它对于几乎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消毒效果,所以在养蚕生产中无论蚕室。蚕具、蚕体、蚕阳都要使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各地蔓延,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的顺利进,为了防治此病,生产上也加大了使用漂白粉的比例.实验证明,漂白粉液能够吏微粒子孢子失活致死,有的种场采用含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液进行桑叶消毒饲蚕,防病效果良好.那么,原蚕食下经漂白粉液消毒后的桑叶对蚕体生长发育有否影响?是否会给饲养制种成绩带来不良的效果?本试验的目的旨在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灭蚕病是四川省南充市蚕药厂生产的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的蚕室、蚕具消毒剂,该药剂对家蚕核型多角体、家蚕质型多角体、家蚕微粒子孢子、黄僵菌及曲霉菌分生孢子、细菌芽孢等的杀灭效果和解除细菌毒素的效果与1%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效果无差异,同时它具有药效稳定、腐蚀性小、使用方便等特点,是蚕业生产中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药剂.  相似文献   

7.
防消灵对家蚕微粒子孢子(N·b),家蚕中肠型脓病多角体(CPB)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此蚕药可用于蚕室、蚕县、蚕体、蚕座消毒、桑树树体消毒、桑叶叶片浸泡消毒,对蚕体和制种无不良影响,通过我场1993年春季攻毒试验,蚕、蛹、蛾未镜检出微粒子孢子,无毒蚕种100%,防消灵用于蚕桑生产,特别是蚕种生产的消毒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疫病,桑叶浸渍消毒是切断食下传播途径的重要技术措施。前几年,海宁市采取桑叶全龄用0.3%漂白粉精液浸渍消毒法,使用效果良好。但该方法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原蚕区大蚕期措施落实难度大、对人体皮肤有损伤、浸洗过程容易造成桑叶养份损失、蚕常吃湿叶易发病等缺点,也是导致原蚕户饲养原蚕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责任有限公司在了解省内兄弟蚕种生产企业微防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春蚕五龄期推广使用多菌灵粉250倍液在桑树上喷施代替桑叶浸消,以期达到在控制微粒子病的基础上,提高蚕农饲养原蚕积极性的目的。但多菌灵粉使用后,蚕种孵化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灭蚕病”对家蚕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微粒子孢子、黄僵菌及曲霉菌分生孢子、细菌芽孢等的杀灭效果和解除细菌毒素,效果与1%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效果无差异,该药有效成分稳定,腐蚀性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现在各蚕种场为了提高蚕种质量 ,生产无毒蚕种 ,都采用全龄桑叶叶面消毒的方法 ,消除微粒子病源的感染。叶面消毒要采用消毒效果好、对叶质的损坏小、可操作性强的方法。现就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供大家商讨。1 叶面消毒用药都采用氯制剂。包括以“消特灵”和“消毒净”等为代表的有机氯制剂和传统的漂白粉无机氯消毒两种。有机氯制剂一般使用加强助剂进行消毒。在桑叶叶面消毒中的有效氯浓度较低 ,比漂白粉配制方便 ,对叶质的损害较少 ,新鲜桑叶消毒后贮存 8小时与未消毒桑叶比无明显差异 ,达到消毒效果。用漂白粉桑叶叶面消毒 ,一般使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多菌灵及漂白粉液消毒过的桑叶饲养育原蚕对其产卵及后代杂种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有效防止家蚕微粒子的食下传染,对原蚕的生长发育、健康性、产卵等均无不良影响;对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茧丝质也不无不良影响。多菌灵的控微效果与桑叶全程浸消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其操作比桑叶全程浸消简单、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2.
自九十年代中期 ,我省主蚕区相继爆发家蚕微粒子病 ,蚕桑生产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也给桑蚕种制种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多年来 ,通过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桑叶蚕期全龄叶面消毒新技术 ,不仅使家蚕微粒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而且大大减少了其他蚕病的发生 ,蚕种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根据我们的实践和体会 ,要正确运用桑叶叶面消毒技术 ,保证桑叶消毒效果 ,应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1 严格掌握药液浓度小蚕期浸叶 ,漂白粉药液有效氯含量以 0 .2 8%为中心 ,有效氯含量最高不超过 0 .3% ,消毒净药液有效氯含量…  相似文献   

13.
“熏毒威”叶面烟熏消毒,可以较好地杀灭叶面微粒子孢子。试验表明:2g/m~3烟熏桑叶1小时,对家蚕微粒子孢子及其它病原体有较强的灭活作用,对叶质蚕体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对桑叶叶面消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裕兴 《江苏蚕业》2000,22(2):52-55
从家蚕微粒子病的经口感染规律、蚕体对微孢子的发育抗性以及漂白粉消毒液对桑叶的叶质影响几个方面研究了叶面消毒的科学使用方法,认为消毒次数并非越多越好,养蚕目的不同(丝茧育还是种茧育),主要需防范的病原菌的感染规律不同,以及蚕体本身的感染抵抗性在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变化都会对叶面消毒的时期和次数带来影响;本文还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专用叶面消毒剂,暂定名为“八二八”消毒剂,该消毒剂的最大优点在于:不仅对家蚕的几种传染病病原菌有很好的消毒功能,而且对桑叶还具有保鲜功能,因而尤其适用于对桑叶叶面的消毒。  相似文献   

15.
我场年制种量4—5万张,供种范围包括德庆、广宁、怀集、封开等县,年发种量4万多张。1986年秋繁前一直采用漂白粉作原蚕消毒药物,在1982年至1986年春繁,不同程度地受微粒子病危害,尤以1986年春繁较为严重,平均病毒率为0.47%。为了防治微粒子病,经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推荐,从1986年秋繁开始,使用次氯酸钠作原蚕消毒药物,经三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对防治微粒子病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基本情况小结于下: 一、使用次氯酸钠消毒以前本场微粒子病情况 1986年秋繁以前,我场基本上是用漂白粉作原蚕消毒药物的,从1982年秋繁开始发现有微粒子病发生,以后每年不断,其病毒情况如表一所示: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四川省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率,检验防微灵在四川省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效果,2015年春蚕期和秋蚕期分别在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嘉陵区吉安镇原蚕区(以下简称原蚕区)、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家蚕抗病性能检测功能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进行了防微灵溶液喷消桑叶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以常规全程漂白粉液消毒桑叶作为对照,春蚕期和秋蚕期分别以川山、蜀水和蜀绣、渝春的原种为供试蚕品种。试验结果显示,用防微灵处理桑叶饲喂的原蚕繁育的一代杂交种川山×蜀水和蜀绣×渝春共计398盒全部为无毒种,而用漂白粉液对桑叶全程消毒的桑叶饲喂的原蚕繁育的一代杂交种共计1 094盒,其中420盒为无毒种,674盒为带毒合格种;2015年秋蚕期实验室用防微灵处理桑叶饲喂的原蚕,蜀绣的健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对照区高0.16个百分点、1.77%、3.85%、0.44个百分点,渝春除健蛹率、全茧量略低于对照区外,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对照区高3.03%、1.04个百分点;用防微灵处理桑叶饲喂的原蚕,繁育系数比漂白粉液处理区略有提高,且防微灵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7.
防微灵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及防微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越  薛坤荣 《中国蚕业》2008,29(2):53-55
结合蚕种生产实际,初步分析了桑叶喷施以多菌灵为主剂的防微灵对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效果,结果显示: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与桑叶全程清洗消毒方法相比,使用防微灵技术要求低、操作简便,并有效地克服了桑园全程清洗消毒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每盒合格蚕种成本降低了1.83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桑树叶面消毒的操作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荣 《中国蚕业》2006,27(4):43-44
为了有效地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目前大多数蚕种生产单位在蚕种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对桑叶叶面消毒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桑叶浸渍消毒、桑叶采摘后室内喷消、桑树叶面消毒等。这些方法对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有效性已被越来越多的蚕种生产单位认同,且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3种方法在操作上、原蚕区饲养户的接受程度上及对蚕生理的影响等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桑叶浸渍消毒被普遍认为是防微效果最好的方法,但该方法操作过于复杂,桑叶需作脱水干燥处理,生产投入大,耗时费工,副作用明显,在实际生产中执行难度大,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采取漂白粉消毒浸渍并冷藏保鲜桑叶是蚕种繁育中常用的一种桑叶处理方式。为了了解饲喂经消毒浸渍后冷藏保鲜的桑叶对家蚕良卵率的影响,试验使用漂白粉消毒液浸渍消毒后并放置在12~15℃冷库中进行冷藏保鲜的桑叶,饲喂两广二号4个原种亲本芙蓉、932、湘晖、7532,分别调查4个原种母蛾的良卵率。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原种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母蛾良卵率总体均值并无显著差异,蚕种繁育中使用消毒并冷藏处理的桑叶饲喂家蚕对制种成绩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搞好桑叶消毒 提高蚕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杰宏 《四川蚕业》2009,37(3):17-21
防控微粒子病是蚕种场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环节,桑叶全程消毒是综合防控微粒子病的关键措施。搞好桑叶全程消毒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漂白粉液的检测配制方法,做到目的液有效氯含量准、浸泡桑叶的时间科学合理、全面彻底,做好脱水、保叶质、防止再被污染等工作。在原蚕区全面推行桑叶全程消毒的重点:一是在保证搞好桑叶全程消毒的前提下,减少蚕农桑叶消毒开支,根据种质、茧质情况给予蚕农奖励,增加蚕农收入,调动蚕农搞好全程桑叶消毒的积极性;二是解决全程桑叶消毒配药、脱水、消毒彻底等问题。实践证明,桑叶全程消毒是一项防控微粒子病效果好、投资成本合算的适用技术,应当继续抓好以桑叶全程消毒为核心的综合防微工作,提高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