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9,(2):10-10
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安溪县将在虎邱镇建设近46.7hm^2安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将对安溪县良种场现有的1.3hm^2生产茶园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名优品种园,按要求种植名优品种20个。对虎邱镇双格茶场现有的茶园进行综合改造,建设采穗母本园16.7hm^2。建设标准化茶树苗木繁育示范基地26.7hm^2,  相似文献   

2.
<正>品种混杂退化、病虫害严重、标准化集成技术不到位,花生生产目前面临着一个提升品质的问题,日前山东省即墨市已启动建设花生良种繁育基地,推行高产优质花生品种种植和高新技术应用,为花生丰产、农民丰收戴上了"高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永昌县啤酒大麦优势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良种繁育和示范基地;建立优质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啤酒大麦质量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青海省湟中县2003—2006年良种燕麦繁育基地建设程序,提出了以“原种繁殖基地-大田良种繁殖-生产推广用种”三级繁育推广体系及其相关规程的制定、种植区域化布局、种子清选加工机械化和“科研单位+基地(农户)+企业”的良种生产经营模式为主的技术体系,以便指导良种燕麦基地建设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2005,(11):48-48
山东花生良种示范繁育基地,地处青岛腹地的即墨、平度、胶州交界的大沽河故道,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裕,交通发达,是山东省高效农业的最发达地区之一,该区常年种植花生数百万亩,是山东省花生良种示范繁育的最大基地,本基地向全国年均供国标花生良种数百万公斤,已成为山东省花生原种、良种示范、繁育推广的主要源地。  相似文献   

6.
近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西藏草业中心承担的西藏饲草产业专项(2011年度任务)进行了验收。项目主持人就承担的"优良牧草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牧草种植时空拓展技术研究与示范"、"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和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农区草业发展的模式及政策建议"4个课题开展情况做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对饲草产业专项2011年度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会上,自治区科技厅陈新强副厅长对西藏草业中心承担的"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重大科技专项——饲草产业"专项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在工作过程中要进一步加深认识。饲草产业专项是"十二五"时期重大  相似文献   

7.
滑县种子公司作为河南省农科院优质蛋白大豆豫豆25号的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两年来,通过对该品种按照生产技术要求,采用组装配套技术,集中安排良种生产和多点示范,充分表现了该品种优良的综合性状和较高的增产潜力,并使之迅速成为深受我县群众欢迎的优质大豆新品种,面积迅速增加,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广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黔草1号高羊茅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适于云贵高原、长江中上游及类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为保持本品种的优良种性,并为贵州省牧草种子标准化繁育和种子产业化示范储备技术,对黔草1号高羊茅良种繁育的技术来源和依托,繁育基地的选择、组织形式及管理措施,繁育的方法及栽培技术规程,种子的精选加工、储藏和种子质量检验作了详细论述,以构建本品种种子标准化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原良种繁育为基础,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为支撑,示范基地为样板,大面积推广种植为目标,农户增产增收为目的,采取原良种"三圃田"建设、种子繁育、开展新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建立示范样板和大面积推广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鹰嘴豆属抗旱耐瘠薄作物,是我国西部省区极具潜力的冷季豆类作物.2010年尼勒克县种子管理站引进特色作物鹰嘴豆进行试验、示范与繁种,在加哈乌拉斯台乡等沿北山坡乡镇建立优质品种繁育基地200(666.7m2),生产适宜本地种植的鹰嘴豆优质种子,示范带动当地特色作物生产,提高农业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代更新种繁育,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科学防治等技术,研究了不同技术对山药产量、生长发育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崇明六柱头和江苏双胞短蔓这两个山药品种最适宜成为崇明主推品种;采用绿色综合防治技术使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85.4%,产品的为害率从95.6%T降至1.6%;应用山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经在135.3hm2山药大田示范,平均产量从38475kg/hm2提高到46305kg/hm2,经济效益比对照区增加15870元/hm2,示范区总计新增经济效益214.7万元.  相似文献   

12.
对宾县当地大豆生产使用的常规品种和一些新品种进行大区展示,以黑农37产量最高;高油大豆以黑农44表现最好;高蛋白大豆品种以黑农48表现最好.在宾县建立40 hm2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加速宾县大豆良种化基地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贵州草业问题与牧草种子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贵州草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贵州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加快贵州草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加快地方优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加强牧草新品种选育力度对贵州草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贵州草业发展必须构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种子生产-生产示范推广”的技术服务体系,走地方优良草种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的途径、技术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6):3229-3238
草原是中国第一大陆地生态系统,面积近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7%,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重要资源,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带。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中国草原面临严峻的生态退化、植被生产力衰减、草畜矛盾突出、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生态和生产功能均严重下降,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性区域之一。系统地、可持续地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有效提升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是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挖掘草原生产潜力主要有三方面途径,一是进行退化草原恢复,提高草原生产力;二是进行旱作栽培草地建设;三是发展高效草业。针对不同类型退化草原,采取自然恢复、优化利用、人为改良等改良与恢复措施,可加速退化草原恢复进程,并提高退化草原生产力20%—30%甚至40%—50%。在半干旱区由于水土资源的限制,应重点发展以粮改饲为主的旱作栽培草地,以挖掘本土牧草优异资源为主,选育和扩繁抗旱、抗寒、耐牧型牧草品种,研发和应用旱作草地栽培技术、收获加工技术、土壤保育及耐旱材料等,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旱作栽培生产效率,可提高生产力2—3倍。在区域水资源条件较好且综合平衡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如按提高生产力10—20倍计,每年可增加饲草1.5×10~7—3×10~7 t,可解决2×10~6—4×10~6 hm~2草地的优质饲草的生产问题。为保障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发挥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长效驱动作用,紧紧把握推进方式转变,在草畜平衡的范畴中鼓励草地优化利用,以不断挖掘政策效益和可持续挖掘草地的第一性生产潜力和第二性生产力;二是建议和实施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研发计划行动。重点开展天然草原饲草生产力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半农半牧区高效草牧业技术模式和示范,突破生产饲草生产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水土生物等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约草畜结合的饲草质量差、调制利用差、转化效率差的技术难题,综合提高饲草转化利用效率。三是建立不同类型区现代草业大示范区。针对不同草地类型的特点和面积进行战略布局,建立区域性的大示范区,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四是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市场体系,鼓励建立多元主体综合体形式运作市场,助推草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万载县龙牙百合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龙牙百合产业发展的对策:一是依靠科技,建立优质种球繁育基地,解决品质退化问题;二是抓好基地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培育知名品牌,做大做强百合食品。  相似文献   

16.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高产潜力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茹振钢  冯素伟  李淦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388-3393
黄淮麦区是中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对中国小麦生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耕地资源非农化、耕地利用非粮化的发展现状,指出未来提高小麦总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要充分挖掘小麦高产潜力,培育高产品种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黄淮麦区的生产条件及生态特点,分析不同时期高产品种产量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在大田条件下实现小麦高产潜力,千粒重与穗粒数并重是小麦新品种的发展方向。并从机械化生产对品种的要求出发,探讨了黄淮麦区小麦高产品种的高产空间与创育思路,提出进一步挖掘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产潜力的有效途径:(1)小麦高产潜力的实现,应重新认识和定位穗光合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穗器官的光合优势,培育穗叶高光效品种。小麦穗器官除具有空间优势外,其光合特点类似于C4途径或介于C3—C4中间型,籽粒呼吸释放的CO2能被穗光合再次固定。鉴于穗光合对籽粒产量形成的较大贡献,应强化绿穗灌浆特性,发挥穗器官的光合优势,提升穗粒重。(2)提高单产水平,必须注重群体生物产量的提高。在保持现有收获指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茎秆强度,实现植株高大化、密植化,能有效改善群体穗叶空间结构。通过调节生长发育节律,培育小叶、壮秆、大穗型新品种,实现小麦高生物产量。高生物产量品种还应拉开穗层,使穗层由一层增至三层,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容穗数。(3)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已日趋成熟,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是今后挖掘高产潜力的重要途径。利用杂种优势挖掘高产潜力需同时兼顾品质性状的优化,充分考虑多个品质性状间的协调稳定。可通过多穗大穗实现高产,通过提高强势小花结实比例稳定品质,从而实现高产与优质并重发展。挖掘小麦产量潜力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文章旨在通过协调各种产量形成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黄淮麦区小麦的高产潜力,为中国黄淮麦区的小麦高产育种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小麦生产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我国小麦的供需矛盾,从产量、品质、生产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根据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两方面对小麦的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筛选推广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和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的技术对策,分析提出了我国小麦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发展目标,对发展我国小麦生产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临草(麦)一号是一种新型的饲草小黑麦作物。在山西选育与发展临草(麦)一号,不仅能充分利用山西省大面积的冬闲地和收获后的林果园地,而且在冬春枯草季节生产优质饲草,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并能减少水土流失,阻止沙尘暴的形成和危害,生态效益明显。但由于饲草产品和栽培技术研究的起步较晚,研发不足,严重影响其了推广和发展。鉴此,介绍临草(麦)一号的选育、用途和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饲草产品的迅速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of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forage sorghum varieties in test-crosses with CMS-lines of grain sorghum A2 O-1237, A2 AGS, and A2 KVV114.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orage sorghum varieties (11), CMS-lines (3), and tester hybrids (33) of F1 generati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varieties and hybrids based on sugar content in the stem juice and protein, fat, fiber, ash and NFE in biomass and grain was performed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GCA and SCA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The use of forage sorghum varieties in breeding program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rain and biomass hybrids of the F1-generation and synthetic varieties-populations was considered. GCA and SCA variability of the content of sugars in juice of the stem detected in genotypes allows using them in breeding programs. Chayka, k-592, and k-2963 varieties are effective in breeding for the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varieties and un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brids with high-sugar content, since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GCA but relatively low variance of SCA. In breeding for heterosis by sugar content in the stem juice, most promising were L-2, L-10, and L-69 lines. Varieties k-6 and L-7 with high values of GCA effect and variances of SCA were suitable for the use in breeding of synthetics varieties and F1 hybrid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in breeding of sorghum varieties, the test cross method allows identifying GCA and SCA indexes of the best lines and providing a more rigorous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20.
贵州喀斯特地区优良牧草引种及其生产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8~2001年对引自国外和国内部分省(区)的4科29种96个牧草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及生产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草种其生长发育差异较大。14个杂交高粱品种和2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独山种植基本不结实。青草年产量>4 000 kg/667m2、种子产量>25 kg/667m2的品种有13个。采用不同繁殖方式在省内外示范推广高产优质牧草5.33万hm2,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引种优质牧草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