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蔬菜种植的面积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给当地的农民增产增收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大棚蔬菜的种植,既提升了蔬菜的种植质量,又提升了蔬菜的种植产量。但由于棚内环境常年高温、高湿,加之大棚蔬菜高施肥、高产出的培育形式,使得土壤的理化性质出现巨大变化,呈酸化趋势发展。为保障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有效保护土壤资源,文章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总科村蔬菜大棚种植为例,探讨蔬菜大棚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土壤酸化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此保障土地资源得以健康、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反季节栽培,近年来北票市蔬菜大棚面积大量增加,对本市的蔬菜供应及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头久的温室大棚土壤出现了盐渍化和酸化,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蔬菜大棚由于经营效益好,收入水平高,受到了农民广泛欢迎,但是在蔬菜大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土壤出现酸化现象,本文主要阐述了蔬菜大棚出现土壤酸化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蔬菜大棚由于经营效益好,收入水平高,受到了农民广泛欢迎,但是在蔬菜大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土壤出现酸化现象,本文主要阐述了蔬菜大棚出现土壤酸化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温室大棚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绿色蔬菜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绿色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契机。温室大棚蔬菜逐渐成为大众的首选,其中黄瓜深受大家喜爱。在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的方式为连年重茬,导致土壤中逐渐累积病菌,直接影响温室大棚黄瓜的实际产量。基于此,分析温室大棚黄瓜病虫的综合性防治技术,为后期温室蔬菜种植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温室、大棚经过1年的种植,有的可能重茬种植同一种蔬菜作物,在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菌、病毒、虫源及杂草,对下茬蔬菜必然造成不良影响。夏秋季节是温室、大棚的休棚期,因此,建议农民朋友在  相似文献   

7.
张阳 《新农业》2024,(2):69-70
<正>温室大棚可以改变传统蔬菜种植的季节局限性,物联网技术逐渐应用于温室大棚,智慧大棚是一种新兴的蔬菜种植方式,较塑料大棚的蔬菜种植效率高,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控蔬菜种植的环境和生长情况,还可根据蔬菜生长需求自动浇水、施肥、喷施农药等,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不仅提升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还大幅度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量,提升农业种植效率。  相似文献   

8.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人类的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化大大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也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传统的蔬菜种植方式,效率低下,而温室蔬菜种植确实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是这些年来在种植中出现不合理的施肥,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肥料,而是对蔬菜的成长没有好处,超标的肥料还影响自然环境,甚至污染到当地的地下水的质量。本文从现在蔬菜温室如让环境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施肥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温室蔬菜种植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蔬菜温室大棚土壤盐渍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栽培蔬菜温室大棚的施肥状况、土壤养分含量、pH值和土壤含盐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蔬菜温室大棚施肥过量,养分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造成土壤pH值降低,土壤电导率、含盐量增高,已影响到蔬菜的正常生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乡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发展冬季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乡温室大棚已发展到1600多个,平均每个温室大棚年纯收入2万多元。图为2009年11月20日,西王庄乡宋楼村农民在冬季温室大棚内管理蔬菜。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温室大棚技术成为蔬菜反季种植的必要手段。农民通过反季种植蔬菜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年收入,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温室大棚中的蔬菜较普通蔬菜种植更容易受病虫害影响,温度控制不当会影响蔬菜的生长质量,造成温室大棚种植的收入下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技术进行研究和优化,降低病虫害对大棚种植的影响,优化种植技术和手段,实现大棚蔬菜丰产。  相似文献   

12.
<正>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改变农民种植观念,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生态种植,实现农民群众增产增收,4月11日,临江市农广校通过"冬春科技大培训"活动,在大湖街道葫芦套村开展了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来自大湖街道50多位种植温室大棚的农户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与以往课堂集中培训形式有所不同,农广校聘请市农技专家把教室搬进温室大棚,向农民群众讲解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及病虫害预防、诊断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山东寿光日光温室土壤有效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寿光市日光温室(冬暖大棚)蔬菜施肥调查表明:温室蔬菜施肥量高,土壤钾有盈余,盈余量为453.0 kg/hm2。对寿光不同类型日光温室蔬菜土壤分析表明,土壤有效钾平均含量为391.0 mg/kg(61个土样)。温室土壤是露地土壤有效钾含量的2.92倍。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温室年限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746,随日光温室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效钾有一定的累积。在寿光采集了8个8 m深的土壤剖面,研究土壤有效钾在剖面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层土壤有效钾含量与土壤质地有密切关系,北部4个剖面上层土壤有效钾含量明显高于下层土壤,东南部4个剖面下层都出现了比表层有效钾含量高的现象;土壤有效钾有淋洗现象。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棚温室蔬菜的种植已被广泛应用到各地,实现了蔬菜的四季种植,有助于促进蔬菜质量及产量的提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大棚温室黄瓜种植已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菜农应注意大棚温室种植黄瓜的相关技术。基于此,就大棚温室内黄瓜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反季节栽培,近年来在蔬菜种植区面积大量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总会出现僵苗、死苗、叶片焦枯、落花落果、果实畸形及土面则表现泛白拟似盐霜,土面泛红、土壤板结坚硬,通透性差等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土壤酸化和盐渍化,使棚室作物的出苗不齐,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1大棚内土壤盐渍化的原因1.1棚室的环境相对封闭,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省大棚蔬菜发展迅速,因农民施用肥料不当而造成的危害时有发生,主要问题一是肥料施用量太大,二是施肥不科学。一些种植多年的大棚甚至到了无法耕种的地步,棚室内土壤板结,次生盐渍化严重,导致蔬菜生长不良,品质下降,病害严重,植保投入连年提高。不仅种植效益下滑,而且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大棚蔬菜生产上,科学合理施肥问题十分重要,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下乡指导大棚蔬菜生产时,发现不少农民冲施肥料过勤,量大,造成土壤板结,瓜菜烂根、沤根,植株萎蔫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此建议大蔬棚菜施肥应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蔬菜产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温室大棚生产出来的。在北方的蔬菜种植中,由于地区气候寒冷,温室大棚的运用极为普遍,特别是冬春季节的蔬菜种植,基本依赖于大棚设施。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我们应加强设施内部的环境调控,通过合理地选择温室大棚;强化冬春季节的棚内气候管理;运用先进的温棚栽培技术,不断地提高种植水平,促进我国蔬菜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智能温室大棚是新兴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可实现对蔬菜种植环境进行控制,降低工作强度,提升蔬菜质量产量。将物联网引入到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并构建物联网技术智慧温室大棚管理系统,分析该技术在蔬菜种植中的功能及在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应用,为提升蔬菜种植水平和实现高产高量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藏东南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pH及养分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pH值、电导率及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藏林芝地区不同种植年限(2,7和15年)蔬菜大棚及相邻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0~70 cm土层(每10 cm为一个土层)土壤pH值、电导率值及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及农田土壤pH值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农田土壤相比,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程度更严重;随着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呈"V"型变化,在种植7年时,土壤pH值最小,为5.08±0.22。土壤电导率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且表聚现象十分明显,蔬菜大棚土壤电导率值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垂直空间变异性较农田明显;随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电导率值呈增加的趋势,在蔬菜大棚使用初期土壤电导率值增加幅度较小,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电导率增加幅度加大。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降低的趋势,与农田相比,蔬菜大棚土壤上述养分含量的"表聚"现象明显;随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说明蔬菜大棚土壤养分累积现象十分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各理化指标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在藏东南八一镇大棚生产过程中,土壤酸化现象严重,表层养分累积明显,存在环境风险,故在生产管理中宜适当控制化肥的施用量,提倡科学施肥,以保证设施大棚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