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夙愿的现实需要。文中通过构建农户人居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测量维度,围绕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利用黔东南州533个农户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户人居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村生活时间对农户人居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学历越低、家庭年收入越少、需求程度越低和信息公开越少反而农户参与行为发生概率越高。3)农户身体越健康、家庭离村委会越近、家中耕地面积越多、对治理项目了解程度越高、越认可人居环境治理和社会关系网络越好,则农户参与行为发生概率越高。综合看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户人居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治理需同农村文化习俗、经济水平和地理条件相协调,同农户实际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户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而农户对土地的流转意愿直接影响流转行为。通过对新疆和田地区7县1市43个乡镇的实地调研和524份农户调查问卷,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传统绿洲农业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土地流转和土地政策的了解程度、家庭人口、户主汉语水平、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以及是否愿意在城里购房等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非常显著的因素;影响和田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地域差异。根据主要影响因素,从劳动力转移、土地政策实施力度、农民文化素质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河西绿洲灌区为例,从农户行为角度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和OLS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的行为响应机制.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样本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的响应较明显,农户间的响应程度差异较小.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兼业情况、劳动力数、耕地面积、地理区位、信息获取能力和周围人参与循环农业的比例对循环农业的行为响应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及其运销能力对循环农业的行为响应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发展循环农业不仅要关注农户层面,还应综合考虑其它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等软条件.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实现循环农业要求的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农户更加积极的采用环保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循环农业作出行为响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湖北省400户农户调查数据,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构建解释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决策框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意愿与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认知对二者都存在显著性影响;个人特征、外界推动力是影响农户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主要因素。以上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有效措施将农户废弃物循环利用意愿转化为行为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作为激活农村土地这一重要发展要素的基础性政策,近年来农村土地确权被寄予了最大关注和期望,甚至被称为"二次土改"。为从农户层面考察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效果,文中基于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农户生计多样化视角入手,采用Heckman-Probit两阶段模型,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关于农地确权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对农地确权政策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并不理想,影响评价结果的显著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土地经营规模、村庄类型、农地确权政策了解程度、土地产权处置能力认知、土地产权交易能力认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作用。同时,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对农地确权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和界定土地产权结构、培育和增强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大对农地确权政策的宣传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户生活垃圾已是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其能否实施有效环境治理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利用安徽和宁夏大样本农户调研数据,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发现:以前相似经验的习惯性启发和外部知觉行为控制的便利条件是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不仅通过意向间接影响生活垃圾处理行为,也对生活垃圾处理行为产生直接作用;而且,习惯性启发和便利条件均能比意向更显著地解释和预测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因此,应侧重从改变农户习惯性启发和健全便利条件层面完善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心理因素、农户特征和有机产品认证政策对农民施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部农户样本中,年龄、种植类型、政策约束对农户减量施肥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于位于有机认证示范区和非有机认证示范区的农户,其减量施肥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在有机认证示范区的农户样本中,随着变量年龄(35-44岁)、心理变量感知资源、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值增加一个单位,农户依据有机认证制度改变施肥行为的概率分别增加8.11%、1.35%、0.93%和0.81%。在非有机认证示范区的农户样本中,随着变量种植类型(园艺作物)、有机农业技术培训、年龄(35-44岁)、感知行为控制、态度和感知资源的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依据有机认证制度改变施肥行为的概率分别增加16.17%、12.31%、10.03%、7.04%、5.68%和5.54%。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实施有机认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推进闲置宅基地进一步腾退和盘活,是缓解当下中国农村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重要举措。基于山东省典型试点区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SEM模型实证分析兰陵县农户家庭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结果表明:1)资本禀赋对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政策资本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政策资本。2)功能认知在资本禀赋对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形成“资本禀赋-功能认知-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路径。据此,宅基地退出首先需要考虑农户家庭资本禀赋及其宅基地功能认知因素,结合农户家庭差异化的宅基地功能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做到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有序退出宅基地。  相似文献   

9.
农业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来源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在大国小农的背景下,提高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纳是减少农业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江汉平原104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文中运用熵值法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技术认知和推广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率达到77.9%,平均采纳程度为3.141/11,处于采纳率较高但采纳程度偏低的状态。2)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认知的平均程度为2.676/5,政府对低碳农业技术推广的平均程度为2.349/5,认知程度达到一般水平而推广程度相对较低。3)技术认知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技术推广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而对采纳程度具有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文中从拓宽低碳农业技术宣传渠道、加强低碳农业技术培训与技术示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安康市256个农户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有显著的正影响;农户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理性尚处在"生存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过渡阶段,经济理性是促使农户搬迁的主要动机;家人意见、已搬迁户意见、邻里和村干部意见对农户易地扶贫搬迁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