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沟域经济"以农业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为基础,结合山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沟域经济是破解丘陵山区发展难题,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深度变革的一种经济新模式。豫西地区以丘陵山区为主要地貌特色。以洛阳市为例,素有"五山四岭一分川"的地形地貌,沟域面积达到市域总面积的21.1%。洛阳市在2017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山区特色产业,建设豫西沟域经济示范区"的重大专项工程。通过近几年积极探索,集中培育了53个绿色生态、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正>平山县是全国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是冀西部山区农业大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 648 km2,其中,山场288万亩,耕地46万亩,水域46万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近年来,平山县立足县域经济实际,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在农业沟域经济建设上下功夫,按照提质量、增效益、促对接、占高端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185-187
针对山区农村资源和沟域经济发展特点,以"抚顺苏子生态谷"生态休闲农业园区为例,分析了沟域生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思路和重点功能区规划。阐明了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对构建沟域经济高效发展模式,促进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我国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169-170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特点提出的新概念。洛阳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重点发展沟域经济,逐步将其开发理念从以往的靠山吃山向靠山爱山、养山护山转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目前,洛阳市共有三十三个沟域经济示范区。本文简要分析了洛阳沟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洛阳市沟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乡村旅游与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特点提出的崭新概念,是一种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沟域经济内涵与关键要素的探讨,分析了乡村旅游在沟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开发乡村旅游促进沟域经济发展中应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和当前及今后的工作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沟域经济是一种新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总结出北京市发展沟域经济的生态建设驱动、特色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业带动、水域建设启动、创意产业、多产业综合发展的6种发展模式。"沟域经济"的核心就是以山区沟域为载体,以其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为基础,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各异、产业高度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以点带面、多点成线、产业互动,最终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快速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7.
沟域经济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视角,是在调整山区功能定位、推进山区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探索提出的,以沟域为基本单元,将生态、农业种养、民俗、旅游发展为一体的区域经济创新。沟域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城市郊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梳理目前已有的沟域经济相关研究成果,从沟域经济相关概念、发展评价、发展模式等方面,对相关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述评,总结了目前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的部分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加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21-8323
沟域经济是新型山区农业发展模式,北京市昌平区具备发展沟域经济的良好优势。该研究介绍了昌平区发展沟域经济的主要做法,从发展意识、管理机制、产业链条等方面分析了昌平区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部门联动综合谋划、集合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产业融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园区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平山县是冀西部山区典型的农业大县,通过对该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园区类型、发展瓶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探索出一条冀西部山区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之路,促进农业园区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通过分析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探讨沟域经济的定义和特征,总结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最后针对北京山区沟域经济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北京沟域经济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169-173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新视角,是在实现山区功能定位、推进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探索提出的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目前已有的沟域经济相关研究成果,从沟域经济概念与内涵、发展理论、发展模式、具体问题、空间结构、产业发展、技术手段等方面,对其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相关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了目前研究的相对薄弱环节;从沟域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研究分析其发展周期;生态文明沟域、沟域经济空间格局和沟域经济协同发展应是沟域经济转型时期亟须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平山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药材产业是我国独具知识产权的朝阳产业。冀西部山区平山县是中药材种植大县,本文分析了平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瓶颈,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探索出一条冀西部山区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壮大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3.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沟域经济是一种新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总结出北京发展沟域经济的生态建设驱动、特色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业带动、水域建设启动、创意产业、多产业综合发展的6种发展模式.并针对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抵御、规模经济、经营理念、环境保护问题,从规划、区位特色、企业参入、农民合作组织、人才建设、设施和农业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山区发展现状与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北京山区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沟域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成效与特征,并从创新沟域经济发展机制、推行沟域经济新型发展模式、加大对沟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等方面开展了促进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考,认为沟域经济是一种新型山区发展模式,它开辟了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宫谦 《北京农业》2012,(33):3-4
"沟域经济"是从北京市门头沟区提出的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对解决北京市的山区农村建设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其中的"数字沟域"建设在中有重大作用。从"数字沟域"的提出、数字沟域建设的几个方面等做出了对"数字沟域"建设的一些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2006年以来,北京市创造出一种新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即沟域经济。其主要内容是特色农业、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等。目前,北京市的沟域经济以特色农业、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最为成功,例如“汤泉香谷”“栗花沟”等知名度较高的沟域,都是以其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址和产业资源为基础形成的农业、民俗观光产业带,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沟域经济”就是要在山区县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生态沟或生态谷,加快升级乡村旅游,细分旅游市场,差异化发展民俗、休闲、科普等乡村旅游业。  相似文献   

17.
沟域经济作为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在生态优先理念下,统筹生态保护与山区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践行了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北京市山区是沟域经济原产地,有必要对典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梳理。选取三条典型沟域,分别从起步期、发展期和集聚机理进行分析,为其他区域沟域经济经济发展提供研究案例与实证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孟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三个定位、六大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把发展沟域经济作为"222"产业体系的重大专项之一,重点规划了4条沟域,即黄鹿山-小浪底休闲度假区沟域、瀍河休闲农业观光区沟域、凤凰山森林公园沟域、同盟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沟域,其中,同盟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沟域是2020年重点培育的沟域。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在怀柔区渤海镇召开沟域水体养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现场会,对冷水养殖对沟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沟域经济是京郊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其核心就是要发展与山区资源相关的生态产业。在北京沟域经济中,山区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有大、中、小型水库83座,面积  相似文献   

20.
北京沟域经济是一种将沟域内的旅游景点、文化村庄、观光园区、特色产品等经济元素组合在一起多产业融合的产业带。随着沟域经济的发展,北京通过加快农地流转,提升了山区农业生产规模集约化经营。本文在总结北京郊区农业用地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