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声音     
《中国农资》2011,(4):11
<正>使用化肥是为了保障农业能够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大力推广有机肥料和农机肥料。但是,化肥是肥料的主体,这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因此,化肥产业今  相似文献   

2.
我国使用有机肥料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现今,提到有机肥料,很多人会很自然的跟"无公害"连接在一起。不错,有机肥料是天然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发酵得来的无公害肥料。有机肥料不仅具备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成本等优势,而且还符合大众对食物"无公害"、"绿色"、"有机"的要求。有机肥料凭借着自身的独特性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肥源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将介绍有机肥料,并且研究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广大农民忽视了对有机肥料的利用,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有机肥料具有无机化肥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农产品品质等。同时在施用不同的有机肥料时也要讲究科学的施用原则,切不可盲目施用。  相似文献   

4.
清洁型脲硫酸复肥——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保证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化肥对农业的增产起重要作用。在化肥领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与污染、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新型肥料开发的主流,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复混肥料含有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并含多种中、微量营养元素,促进平衡施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随着现代农业结构的调整,复混肥料特别是专用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是现代化肥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传统复混肥存在的问题:在利用尿素、过磷酸钙为原料的传统型尿基复混肥工艺中,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料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有机肥料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重庆市农作物在生育期内施用的各种肥料中,有机肥料提供的养分在总养分中的占比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比重逐年降低;结合当前有机肥料资源量数据,提出重庆市存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商品化程度低,畜禽粪污成为重要的面源污染源等问题,同时探讨了有机肥料商品化程度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有机肥料商品化率和使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测土配方施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整施肥比例、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机肥料,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投入,实现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7.
蔬菜种植中生物有机肥施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施化肥导致土壤板结、耕性不良、土壤有机质下降、农产品品质严重降低、污染环境、肥料利用率降低等问题己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矛盾。生物有机肥料的应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农业生产及可持续发展中,都将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笔者对蔬菜种植中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料是指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肥料,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肥料。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就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来培养地力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生物肥料是指将土壤中对作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有益菌分离出来,经过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很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提高产量,往往会使用一些有机、无机肥料,化肥施用技术也成为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基于此,对土壤肥料在云南省芒市农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发挥土壤肥料的相关作用,促进芒市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供给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生长因素,目前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料使用量偏少,过量使用化肥导致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严重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持续高产稳产,提升作物品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证有机类型肥料能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发挥良好作用,应认识到有机类型肥料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农业生产需要以及有机类型肥料的实际作用,制定科学的有机类型肥料的使用方案。本文就有机类型肥料在当前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传统农业发展进程中,有机肥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古至今,人们在耕种土地时首要选择的肥料都是有机肥。直到近代,我国化肥工业呈现高速发展,继而逐步出现有机肥使用量降低的问题。但是,在世界肥料大会召开之后,人们又重新重视起有机肥料的使用,作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环境保护的施肥方式,有机肥料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化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作物单产中化肥所起的作用占40%~60%,然而人量研究表明,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氮肥的利用率仪为40%~60%,磷肥仅为10%~20%,钾肥仅为40%~609b。我国的肥料利用率一般比上述水平还要低几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化肥损失相当严重。它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已经和继续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水质污染、农产品污染及温室效应等问题。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或免除肥料污染,促进农业生产持续、高效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过量,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及生态环境被污染,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而复合微生物肥料因其绿色高效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利用于农业领域。本文综述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生产发展表明,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肥料发展经历过几个机遇期。一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小化肥"建设,由于我国当时化肥供应严重不足,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为了满足我国化肥的需要、打破封锁,我国自力更生,建设了一批以生产碳酸铵为主的年产合成氨3000~5000吨的化肥厂;二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一方面开始大化肥的建设,另一方面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产复(混)合肥料,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型肥料的研究现状及在水稻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施用化肥以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化学肥料在保证粮食高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化肥的长期施用所导致的农产品品质下降、土壤性状恶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令人担忧,因此,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型肥料具有肥料利用率高、调节作物生长机制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特点,其在现实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前景巨大.主要从我国化肥利用现状和问题、新型肥料的种类和发展现状以及在水稻上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以期为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在水稻生产应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生产自古就有"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之说。目前我国肥料的投入占农民整个生产性投资的50%左右,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仅为40%左右。但在化肥促进粮食增产的同时,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关于"粮食增产完全依赖化肥"、"化肥过量施用污染环境"的话题也开始喧嚣尘上。尤为典型的是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提出要破解"化肥依赖症"、"减少化肥施用"。全国人大代表宋福如提出,由于"化肥是粮食的粮食"这一概念误导了农业的发展方向,以至于越来越加重农业的污染,建议减少化肥施用。全国政协委员、泉州市科协主席骆沙鸣也提出应该破解化肥依赖症问题,发展低碳环保农业。那么究竟我国的化肥用量如何?因为化肥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状况如何?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  相似文献   

18.
云南有机肥发展的机遇、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跨越式发展。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连年增产增收中,使用各类化学肥料发挥了积极作用,致使化肥占据了农业生产肥料的主导地位。但化肥的长期和过量使用,带来了土壤有机质大幅度下降和土壤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农  相似文献   

19.
刘建斌 《河南农业》2011,(16):58+60
本文分析了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与弊,重点阐述了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合理使用的问题,即避免盲目、过量、单用、连用化肥;因地制宜、合理平衡施肥。同时也简要介绍了生物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20.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农技推广》2015,(2):3-5,11
<正>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农业部制订《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1现状和形势1.1化肥施用现状。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