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质燃烧和采暖燃煤对太原市大气PM_(2.5)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山西省太原市秋冬季生物质燃烧和采暖燃煤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及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使用武汉天虹公司TH-150C中流量大气PM_(2.5)采样器于2014年10月4日至11月23日在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楼顶采集大气PM_(2.5)样品,测定其重金属、水溶性无机离子和有机碳(OC)、元素碳(EC)含量,记录采样期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大气PM_(2.5)日均浓度值,并查阅同期太原市周围卫星火点图。[结果]卫星火点图显示,2014年10月下旬太原市周边火点明显多于11月,与之相联系,采样点大气PM_(2.5)质量浓度呈现10月高、11月前2周低、之后快速上升的趋势,与该趋势变化相一致的是PM_(2.5)中的无机水溶离子SO_4~(2-)、NO_3~-、NH_4~+、K~+、重金属元素Zn、Pb、As以及含碳颗粒OC、EC,而F~-、Cl~-和重金属Cd、Ni却呈现缓慢累积的变化规律,Na~+、Mg~(2+)、Ca~(2+)浓度变化幅度较小,说明PM_(2.5)的来源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与采暖前相比,采暖后NO_3~-和SO_4~(2-)质量浓度比以及OC/EC均下降,表明采暖燃煤可使大气中SO_2和EC的排放迅速增加。[结论]太原市大气PM_(2.5)质量浓度及化学成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气象因素和燃煤外,生物质燃烧是重要的贡献源,城市周边生物质大量燃烧甚至可以超过采暖燃煤对大气PM_(2.5)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美国沙漠所研制的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徐州市区2016年冬季重污染时期PM2.5中的碳质组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以及水溶性离子(NO_3~-、SO_4~(2-)、F~-、Cl~-、NO_2~-、NH_4~+、K~+、Ca~(2+)、Mg~(2+)、Na~+)进行昼夜采样监测,并采用优化的MRS算法对二次有机碳(SOC)含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采样期间徐州市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达到了(129.7±37.0)μg/m~3。通过OC/EC比值分析,采样期间徐州市区碳质气溶胶主要受到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排放影响。SOC平均质量浓度为3.4μg/m~3,对OC的贡献达了44.3%,且夜晚二次污染程度要大于白天。重污染时期水溶性离子平均质量浓度达到了(126.0±24.0)μg/m~3,3种主要水溶性离子(NO_3~-、SO_4~(2-)、NH_4~+)以NH_4NO_3、(NH_4)_2SO_4的形式存在。通过对NO_3~-、SO_4~(2-)质量浓度比值的分析,表明以燃煤为主的固定源对水溶性离子贡献较大。利用PMF模型分析重污染期间大气PM2.5的质量浓度来源主要有6个,分别为交通源(48.7%)、二次无机气溶胶污染源(24.3%)、海盐及燃煤燃烧源(14.9%)、二次化工污染源(12.1%)、生物质燃烧源(0.9%)、道路扬尘源(0.1%)。总体来说,大气中PM2.5的来源较为多源化,其中交通源以及二次无机气溶胶污染源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提出离子选择电极直接连续测定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 的新方法。研究了此法的检测下限、线性范围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方法;并成功地用一种提取液同时定量地提取了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分析测定了8种蔬菜和8种树叶中的含量。本法检测下限:NO_3~-:1.26×10~(-6)mol·L~(-1),NH_4~+:4.47×10~(-7)mol·L~(-1)。线性范围:NO_3~-:10~(-1)—10~(-6)mol·L~(-1),NH_4~+:10~(-1)—10~(-7)mol·L~(-1)。干扰离子主要有(?),Br,Cl~-,HCO_3~-,NO_2~-:和 Hg~(2+),Mg~(2+),引起干扰的最低浓度依次为:10~(-7),10~(-6),10~(-4),10~(-3),和10~(-5)mol·L~(-1)。当 Cl~-,NO_2~-,HCO_3~-,浓度等于10~(-3)mol·L~(-1)时,干扰顺序为:(?)>Br~->NO_2~->Cl~->HClO_3~-,而当 Cl~-,NO_2~-,HCO_3~-小于10~(-3)mol·L~(-1)时,则干扰顺序为:I~->Br~->Cl~->HCO_3~(-1)>NO_2~-。在本实验条件下,加入 Ag_2SO_4(1.0×10~(-3)mol·L~(-1)),可消除1000倍的 Cl~-,HCO_3~-,100倍的 NO_2~-,0.1倍 I~-,Br~-,对 NO_3~-的干扰,加入 EDTA(2.0×10~(-2)mol·L~(-1)),可消除10倍的 Mg~(2+),Hg~(2+)对 NH_4~+的干扰,并使阴离子干扰减弱。本法标准样分析结果相对误差 NO_3~-<2.2%,NH_4~+,-2.0%~2.2%;变动系数(n=4)NO_3~-:<1.7%NH_4~+:<1.7%;16种植物样分析结果平均回收率(n=2)NO_3~- 96.5%~103.5%,NH_4~+:96.0%~103.2%。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碱性大棚土壤剖面上pH值与盐分的相关性,对定点试验基地的54个剖面样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电导率(EC值)、全盐量以及K~+、Na~+、Ca~(2+)、Mg~(2+)、Cl~-、SO_4~(2-)、NO_3~-含量均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pH值、HCO_3~-含量则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耕层(0~20 cm)的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NO_3~-、SO_4~(2-)、Ca~(2+)、Na~+,而下层土壤(20~80 cm)的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HCO_3~-、NO_3~-、SO_4~(2-)、Ca~(2+)、Na~+。pHw值(去CO_2去离子水浸提测定的pH值)与EC值、全盐量、离子含量总和以及K~+、Na~+、Ca~(2+)、Mg~(2+)、Cl-、SO_4~(2-)、NO_3~-离子的含量均具有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而pHCa值(0.01 mol/L Ca Cl2浸提测定的pH值)与各盐分指标的相关性总体弱于pHw值;在整个剖面上,HCO_3~-含量与EC值呈显著负相关,与pHw值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pH值与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且HCO_3~-含量与pHCa值可综合反映碱性大棚土壤剖面的酸化与次生盐渍化状况;尽管大棚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现象明显,但目前更应关注次生盐渍化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沋河城区段水质指标空间变化,对渭南市沋河水库至沋河公园河段进行采样,测定样品的离子指标和总可溶解固体(TDS)、pH值、溶解氧、电导率,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离子空间差异度较大,其中K~+、NH_4~+、Na~+、Cl~-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在沋河各段中,由河流上游至下游,NH_4、Cl~-呈先增后降的趋势,SO_4~(2-)呈增加趋势,NO_3~-呈下降趋势。沋河城区段主要受K~+、NH_4~+、Na~+、Cl~-、SO_4~(2-)的影响,其中K~+、NH_4~+、Na~+、Cl~-均可被水体净化;SO_4~(2-)含量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是该离子在研究河段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对SO_4~(2-)人为来源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渭南地区大气降水量的分布特征,设立渭南市大气降水监测站和临渭区南焦村大气降水监测站。利用长达一年的时间监测和分析了渭南市的大气降水状况,具体得出渭南市大气降水的降水量,p H值,以及电导率的变化特征。同时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渭南市与临渭区南焦村降水中5种阳离子(Ca~(2+),NH~(4+),Mg~(2+),Na~+,K~+)和4种阴离子(F~-,Cl~-,SO_4~(2-),NO_3~-)的离子浓度。由此得出渭南市大气降水种SO_4~(2-)、NO_3~-离子浓度的变化幅度较大,而F~-、C~l-、Mg~(2+)、K~+和Na~+的离子浓度在监测的一年中变化幅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利用离子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地表水中4种无机阴离子F~-、Cl~-、NO_3~-和SO_4~(2-),其测定曲线的浓度范围:F~-和NO_3~-为0.05~2.00mg/L,Cl~-为0.50~10.00mg/L、SO_4~(2-)为1.00~20.00mg/L;相关系数:0.9997~0.9999;加标回收率:92.0%~108.0%;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0.94%~1.81%。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离效果良好、分析时间较短、灵敏度较高、检出限较低、操作较简便等特点,可用于快速测定环境地表水中F~-、Cl~-、NO_3~-、SO_4~(2-)这4种常见无机阴离子。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我国梨产区灌溉水矿质元素含量,以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14个试验站78个灌溉水样品为试材,测定了pH、NH_4~+、NO_2~-、NO_3~-、PO_4~(3-)、K~+、Ca~(2+)、Mg~(2+)、SO_4~(2-)、Fe、Mn、Cu、Zn和B的含量,并对其分布规律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水pH平均值为7.74,pH大于7.5以上碱性水占供试样品的75.64%。参照GB5084-2005对农田灌溉水质的规定,灌溉水pH有4个样品不符合要求;在选择性控制项目中,灌溉水B含量有5个样品不符合要求。灌溉水中pH值与Cu呈极显著负相关。NO_3~-与Ca~(2+);K~+与Ca~(2+)、Mg~(2+)、SO_4~(2-);Ca~(2+)与Mg~(2+)、SO_4~(2-);Mg~(2+)与SO_4~(2-)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家庭饮用水中常规阴阳离子的方法,为居民饮用水安全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采用ICS-900型离子色谱仪测试水样中F~-、Cl~-、NO_3~-、SO_4~(2-)、PO_4~(3-)、Li~+、Na~+、NH_4~+、K~+、Mg~(2+) 和 Ca~(2+)共11种常规阴阳离子含量,测试时选择合适的仪器条件,对11份水样进行测定,阴离子分析条件为KOH淋洗液浓度10~40mmol·L~(-1)、抑制器电流99mA,阳离子仪器条件为甲烷磺酸淋洗液20mmol·L~(-1)、抑制器电流75mA,淋洗液流速均为1.0mL·min~(-1),进样量均为10μL。结果 3次测量取平均值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溶液中各阴阳离子准确、高效、误差小、重复性好。阴阳离子色谱柱在该试验条件下对各离子的分离效果较好,标准曲线相关性均在0.999以上。结论家庭生活中自来水水样中Mg~(2+)和Ca~(2+)含量较高,水体硬度较大,但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日光温室土壤盐分积累及离子组成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兰州市日光温室土壤盐分积累和离子组成变化特点,通过对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年限条件下土壤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盐分积累特征及耕层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耕地利用方式、种植年限、土壤通透性、农户经营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日光温室土壤盐分积累和离子组成变化,普通粮田改为日光温室种植后,0~100 cm土层含盐量普遍增加,增幅达到了17.56%~29.77%,盐分表聚现象明显,耕层(0~20 cm)土壤含盐量平均增加了40%以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日光温室耕层土壤盐分含量持续增加,累积量最大的离子是NO_3~-、SO_4~(2-)、Ca~(2+)和Na~+,阴离子的积累量显著高于阳离子,阴离子的组成从以HCO_3~-为主变为以NO_3~-和SO_4~(2-)为主,阳离子的组成始终以Ca~(2+)为主,同时K~+和Na~+的含量大幅度增加。盐分的大量累积,以及NO_3~-、SO_4~(2-)、Na~+等离子的相对富集,不仅会对蔬菜生长造成生理毒害、养分供需失衡、品质下降,还会引起土壤酸化、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毛细柱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F~-、Cl~-、NO_3~-、SO_4~(2-)4种阴离子的分析方法,该法使用AS19型毛细柱,ACES型抑制器电流为7 mA,20.0 mmol/L KOH淋洗液流速为0.01 mL/min,洗脱时间18 min。结果表明,检出限F-为0.009 mg/L、Cl~-为0.002 mg/L、NO3-为0.007 mg/L、SO42-为0.003 mg/L。相对标准偏差F~-为2.53%、Cl~-为1.99%、NO_3~-为1.73%、SO_4~(2-)为2.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塔里木盆地盐渍土成分信息。[方法]跨塔里木盆地选取11处土壤盐碱化极度严重的区域,每个区域重复采集5份土样,共计采集55份土壤,测量土壤中的K~+、Na~+、Ca~(2+)、Mg~(2+)、HCO_3~-、CO_3~(2-)、Cl~-和SO_4~(2-)这8种离子的含量。[结果]每个区域内的5份土壤的盐成分信息一致,11个区域的土壤阴离子以Cl~-居多,占85.70%~97.90%,SO_4~(2-)在9个区域占比在5.00%以下,只有6个区域检出HCO_3~-,但占比少(0.49%~4.85%),CO_3~(2-)仅在一个区域检测到,且含量占比极低(0.19%);阳离子以Na~+为主,占比47.13%~95.50%,K~+次之,占比1.92%~42.13%,这2种离子占阳离子总数的90%以上,Ca~(2+)和Mg~(2+)占比很少。[结论]塔里木盆地的盐渍土组分在数百公里间隔的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阴离子以Cl~-为主,阳离子以Na~+和K~+为主,与北疆及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渍土成分信息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法,建立不同厂家阿胶及动物皮胶中Cl~-、SO_4~(2-)、NO_3~-、PO_4~(3-)4种阴离子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4种阴离子分离效果良好,Cl~-、SO_4~(2-)、NO_3~-、PO_4~(3-)分别在0.000 922~0.023 1、0.001 09~0.027 3、0.000 167~0.004 18、0.000 314~0.007 86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7%~101.0%。该测定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较好,可用于阿胶及动物皮胶中4种阴离子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沪郊设施菜地连作土壤盐分积累及离子组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沪郊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含量、离子组成和土壤pH,同时分析了土壤NO_3~-含量、总盐量与各类盐分离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设施2年及以上大棚土壤的盐分含量、电导率均显著高于1年大棚,除HCO_3~-离子外,其他7种离子含量均显著提高;(2)设施菜地有酸化趋势,建成保护地蔬菜6年及以上,土壤pH降至6.38,达到弱酸水平;(3)随设施年限的增加,设施菜地NO_3~-、Cl~-、K~+、Mg~(2+)等离子在全盐中的相对比例上升,SO_4~(2-)、HCO_3~-则相对下降,Ca~(2+)、Na~+变化不明显;(4)相关性分析表明,除HCO_3~-外,硝态氮含量、全盐量、电导率与各离子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药用植物对盐渍土中离子的影响,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土壤中种植薏米(Semen coici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菊苣(Cichorium intybus)和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通过测定土壤中阴阳离子含量的变化,筛选出适合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种植的药用植物。结果表明:药用植物能降低盐土中水溶性Na~+含量,5种药用植物降低土壤水溶性Na~+效果相当;除了薏米外,其他药用植物均能降低土壤水溶性K+含量,以草红花和菊苣降低最多;5种药用植物也可降低土壤水溶性Ca~(2+)和Mg~(2+)含量;土壤中加入NaCl不但增加了Cl~-含量,也增加HCO_3~-和SO_4~(2-)含量,3种水溶性阴离子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5种药用植物都降低了NaCl处理土壤中水溶性Cl~-、SO_4~(2-)含量,菊苣降低水溶性Cl~-效果最佳,甘草降低水溶性SO_4~(2-)效果较好,5种药用植物也降低了高浓度NaCl处理土壤中水溶性HCO_3~-含量。  相似文献   

16.
姜涵  周姣姣  潘健  吴泉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99-101,106
以潍坊北部海水入侵区域为研究区,通过实地采样获得研究区表层土壤盐分数据,利用统计分析与空间插值的方法对潍坊北部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盐分主要离子为Na~+、Cl~-等,土壤全盐量、K~+、Na~+、Mg~(2+)、Cl~-、SO_4~(2-)呈强变异强度,Ca~(2+)和HCO_3~-属于中等变异强度。潍坊北部地区表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为土壤全盐量、Na~+、K~+、Mg~(2+)、Cl~-以及SO_4~(2-)都是东北部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从东北向西南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集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的103个植烟土壤样品,测定了0~20 cm土壤的盐分离子质量浓度,系统分析了不同海拔及茬口对植烟土壤盐分离子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区植烟土壤均为非盐渍化土,含盐量为0.12~0.70 g·kg~(-1),平均含盐量为0.26 g·kg~(-1),为中等强度变异。土壤中各盐分离子与总含盐量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HCO_3~-和K~+达显著性正相关(P0.05),SO_4~(2-)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不同海拔植烟土壤中阴离子主要以HCO_3~-和SO_4~(2-)为主,其中SO_4~(2-)占比较大;阳离子则主要以K~+和Ca~(2+)为主。不同茬口种植方式下植烟土壤盐分离子的结果表明,通过前茬作物种植能有效降低植烟土壤中Cl~-的质量分数,增加HCO_3~-的占比频率,同时提升土壤中K~+,Na~+和Ca~(2+)的质量分数。综合来看,本研究区域中植烟土壤未达盐渍化水平,但土壤中的SO_4~(2-)和HCO_3~-质量分数过高,可能会破坏植烟土壤中阴阳离子平衡,从而抑制烤烟生长,降低烟叶品质。因此,该地区在植烟土壤改良时应关注SO_4~(2-)和HCO_3~-质量分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N示踪物——(~(15)NH_4)_2SO_4,Ca(~(15)NO_3)_2及~(15)NH_4NO_3与NH_4~(15)NO_3研究苹果植株对不同形态氮肥的吸收、运转特性及不同季节的吸~(15)N特性。结果表明在分别施用Ca(~(15)NO_3)_2、(~(15)NH_4)_2SO_4及~(15)NH_4NO_3时,植株的吸~(15)N量除根系外,以(~(15)NH_4)_2SO_4最多。但是采用同一形态~(15)N肥标记不同离子(~(15)NH_4NO_3与NH_4~(15)NO_3)的示踪物作试验时,植株吸收的~(15)N量,不论是春季还是夏季均是~(15)NO_3—N高于~(15)NH_4—N。~(15)NH_4—N分配到枝、干与根系中的量比~(15)NO_3—N少30~40%新梢与叶片中的~(15)N量随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春季二者差异小,约少10~20%,夏季差异增大,分别少70%与40%。不同季节~(15)N的运转方向不同,但不同形态~(15)N的运转规律是一致的。春季主要运向叶片,新梢、细根等新生器官,枝、干中的~(15)N量仅占叶片的5%,夏季根系与枝、干的~(15)N量显著上升,约比春季增加100~150%,而叶片中~(15)N量显著下降,尤为中、短梢上的叶与春季相比下降85%左右。说明春追氮利于叶片、新梢等新生器官的建造,夏追氮则利于根系的第二次生长及枝、干的加粗生长与芽的分化。本文为进一步揭示NH_4—N与NO_3—N作氮源时,对苹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物质代谢与植株形态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公园内部环境中PM_(2.5)主要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针阔混交林带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园内林地内外PM_(2.5)浓度、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对比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带对PM_(2.5)化学成分有重要影响,有机质、SO■、NO~-_3、NH~+_4为林带内PM_(2.5)的主要组分。公园林带可使PM_(2.5)中有机碳(OC)、二次有机碳(SOC)、NO~-_3、SO■、NH~+_4和K~+的浓度显著升高。不同季节PM_(2.5)酸度不同,冬、夏季呈酸性,春、秋季呈碱性,林内PM_(2.5)较林外酸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用离子选择电极在同一份试液中连续测定NO_3~-—N和NH_4~+—N的新方法。并用该法分别测定人工合成样和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中NO_3~-—N、NH_4~+—N。分析结果相对误差NO_3~-—N7.0%、NH_4~+—N3.0%,变动系数(n=3)NO_3~-—N0.0%—18.0%、NH_4~+—N0.0%—6.0%,回收率NO_3~-—N102%—111%、NH_4~+—N97%—102%。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可靠,且具有土样处理简便,用样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