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速高达24%.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突破700万辆大关之后,2007年汽车产量达到888.24万辆,2008年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汽车产销有望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据公安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696万辆,占世界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6.7%,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40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速高达24%。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突破700万辆大关之后.2007年汽车产量达到888.24万辆.2008年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汽车产销有望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据公安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696万辆,占世界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6.7%,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40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汽车废气污染物的危害性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加入WTO后,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汽车产量年年创新:1999年为180·45万辆,列世界第8位;2002年为325万辆,居世界第5位;2003年又上一台阶,达到445万辆,居世界第4位;2004年再创新高,达500万辆。我国又是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自1997年以来,每年生产摩托车1000余万辆,2  相似文献   

4.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汽车市场销量在2015年达到2459.7万辆。汽车的销量大幅度增加,和汽车生产水平有着直接联系。汽车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汽车冲压模具产业发展。文章主要就汽车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然后就汽车冲压模具发展策略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5.
《山东农机》2010,(5):78-78
南骏汽车2010年4月28日在资阳市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隆重举行30万辆轻微型汽车项目开工典礼。据悉,作为四川汽车制造业龙头的南骏汽车已远销东南亚、中亚、非洲、南美洲13个国家。去年产销汽车达7.4万辆,跃居全国卡车行业第12位.稳居四川省汽车行业第1位。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机》2011,(4):60-61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由大至强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行业集中提高,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车企被列为“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在整个中国绸缪未来5年的大背景下,席卷整个汽车产业的颠覆性重组亦提上了日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4家汽车生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其中上汽集团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达到355.84万辆.东风、  相似文献   

7.
文龙 《农村机械化》2011,(3):188-188
就在2009年10月几代汽车人还在为当年汽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而欢喜,而2010年前7个月就已经超过了1000万辆。全年汽车产销超过1806万辆,同比增长32.4%,再创新高,继续蝉联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中国汽车站在了世界汽车消费的新高点上。  相似文献   

8.
<正>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09年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2.47万辆和  相似文献   

9.
农用运输车现象的思考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农用运输车保有量已达 1 5 0 0万辆 ,超过了汽车的保有量 ,农用运输车产量与人均产值高于汽车制造业 ,人均纳税额和资产利税率超过汽车制造业 ,1 997年农用运输车产量已达 2 6 2万辆 ,从 1 979年至今在不到 2 0年的时间内 ,农用运输车行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 ,其发展速度之快 ,让人不能不承认它有其独特的地方 ,值得我们去思考 ,去研究。1 为何能如此迅速发展  与汽车行业不同 ,国家对于农用运输车没有大的投入 ,这使得它从先天上与汽车有着本质的不同 ,迫使它走出了一条与汽车截然不同的路来。我国的汽车工业从解放初期的几近…  相似文献   

10.
<正> 当今社会,交通事故已经成为“社会第一公害”。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2001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6万多起,死亡10.6万多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用运输车已进入农村千家万户。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我国机动车达6 852万辆,其中汽车1 845万辆,约占机动车总数的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