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00年 7月中旬,河南省叶县田庄乡玉米苗受到粟缘蝽 [Liorchyssus hyalinus(Fabricius)]的严重为害,死苗严重。发生面积达 33 hm2,玉米苗株受害率 10%~ 15%,严重的达 85%以上,个别地块已毁种。  粟缘蝽又名粟小缘蝽,俗称天狗蝇。据文献介绍,主要分布在谷子、高粱产区,为害谷子、高粱、烟草、向日葵等作物。未见为害玉米的报道。  据观察,粟缘蝽主要为害刚出土的玉米幼苗。喜群集于心叶和叶片上吸取汁液,并分泌大量褐色琥珀状粘液,使玉米叶片皱缩、扭曲、失水枯死。主要分布在铁茬直播、田内麦糠较多的地块。密度一般为 …  相似文献   

2.
麦根蝽(Stiharopus flav-idusSign)是地区性地下害虫,阳谷县是麦根蝽发生且对作物造成为害的县份之一。1982年以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由1982年的2万多亩发展到1988年的  相似文献   

3.
玉米蛀茎夜蛾发生特点及其防治金光龙,齐永志,王淑华(辽宁铁岭市植保站112000)(昌图县植保站)玉米蛀茎夜蛾又称枯心夜蛾、大菖蒲夜蛾,是突发性苗期害虫。在辽宁、内蒙、黑龙江等省(自治区)主要为害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铁岭市曾于1965...  相似文献   

4.
玉米蛀茎夜蛾的发生和防治姜德仁,李懋(辽宁昌图县平安乡农技站,112500)(昌图两家子农场)鲍海,杨碧野(昌图八面城农技站)(铁岭市植保站)玉米蛀茎夜蛾(Helotrophaleucostigmalawis)主要为害玉米和高粱、谷子等作物。前几年曾...  相似文献   

5.
黏虫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玉米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是一种迁飞的杂食性、暴食性害虫,可为害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大发生时也可为害豆类、蔬菜等。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植物茎叶组织.形成缺刻。为害严重时,玉米叶片全部吃光或仅剩叶脉.一般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研究其发生为害特点,对于保障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小长蝽的生物学及防治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长蝽(谷子小长蝽)Nysius ericae (Schilling)是我省长蝽科昆虫的常见种类,主要为害高粱、粟、芝麻等。为弄清其生物学特性,1978—1980年我们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一、为害情况成虫和若虫喜群集为害寄主植物的蕾、花和幼果(穗),亦可为害嫩头、嫩叶、花(穗)梗和嫩枝。花萼受害初期出现褐色小  相似文献   

7.
在春玉米3~5叶期施用不同用量烟嘧磺隆化学除草,第2年种植白菜、大豆、高粱、谷子、马铃薯5种作物,白菜、高粱、谷子、马铃薯均表现出明显的药害,在黑龙江省玉米田使用烟嘧磺隆化学除草,第2年不宜种植高粱等4种作物。  相似文献   

8.
冀北是玉米、高粱、谷子的主要产地,由于长期受玉米、高粱丝黑穗病及谷子白发病为害,严重影响增产。 河北省植保学会于1980、1981两年先后组织了国内植物病理工作者进行考察,一致认为:必须尽快研究解决,并提出了一些有效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的西部,属辽河冲积平原。以前,麦根蝽蟓(俗名地臭虫)仅零星发生,危害尚轻,未引起重视。1976年大榆树公社有8500亩严重发生,其中林场大队170亩高粱受害最重,虫口密度每平方米达到560—2266头、高粱大片变黄,甚至枯萎死亡,已达到毁种的程度。为了控制麦根蝽蟓的危害,我们做了以下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代廷奎 《植物医生》1996,9(4):20-20
棉花盲蝽象的防治不容忽视代廷奎(安徽省利辛县农技中心236701)棉花盲蝽象,土名“臭鳖子”、“小臭虫”。近几年盲蝽象的发生日趋严重,是仅次于棉铃虫为害的又一棉花重大害虫。由于它的为害症状不易观察,常被农民所忽视,给棉花生产等造成极大为害。棉盲蝽象,...  相似文献   

11.
凌海市地处辽西走廊咽喉地,是商品粮基地县 (市 )。 1962年洪水后沿大凌河畔的根土蝽 (Stibaropus formosanus Takado et Yanagihara)日趋严重, 1974年后面积扩大。 1984年全市普查,根土蝽为害面积 2 858.4 hm2,其中新庄子镇 470.8 hm2,减产 70%~ 80%,有的地块颗粒无收。在化学防治方面我们应用了 25%甲基异柳磷微胶囊悬浮剂 (下面称甲基异柳磷 )在新庄子镇和东花乡玉米、高粱田进行了防治根土蝽的试验,效果显著。 1玉米田根土蝽防治试验 1.1试验方法试验地属河沙土,前茬为高粱。 2000年 5月 5日播种铁单 10玉米。将甲基异柳…  相似文献   

12.
三代粘虫在诸城市主要为害玉米、谷子等作物。一旦发生,防治失误,就会将玉米、谷子的叶片吃光,啃食穗茎,对产量影响极大。1987年谷子平方米有虫有的高达240头,玉米百株有虫高达582头以上。三代粘虫的发生与否,与虫源、气候条件、作物长势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现就不同因素构成三代粘虫大发生作一分析。一、充足的虫源  相似文献   

13.
斑须蝽犤Dolycorisbaccarum(Linnaeus)犦又称细毛蝽。原为小麦、玉米、西瓜等作物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梨园面积扩大,斑须蝽逐渐转移为害梨树。由于该虫较其他椿象耐低温,世代多,目前已成为郓城县梨园椿象的优势种群。据1998年调查,何庄林场梨园被害果率10%~20%,极大地阻碍了梨业的发展。为此,我们从1998年起在何庄林场设点对该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1为害状斑须蝽在本县梨园均有分布,且为害均较重。若虫和成虫以刺吸式口器为害梨树的花序、幼叶、嫩梢及果实。造…  相似文献   

14.
轮种甜菜是防治根土蝽的好方法张德顺,李云(锦州市植保站,121000)(谢屯乡农技站)根土蝽(Stibaropusformosanus)俗名地臭虫。属地下害虫类,主要为害禾谷类作物和禾本科杂草,在耕层内刺吸作物根系,致使作物株弱、叶黄,滞长、籽粒瘪小...  相似文献   

15.
假高粱是禾本科高粱属的一种杂草,是我国对外检疫对象,为害谷类、棉花、玉米、大豆、甘蔗、苜蓿、牧草等30多种作物.其竞争性强,与农作物争肥、争地、争空间,同时根的分泌物能抑制周围其它作物  相似文献   

16.
胡晓鹏 《植物保护》1989,15(6):54-54
根土蝽又称麦根蝽象(Stibaropus fo-rmosanus Takado et yamag属局部发生型地下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危害小麦的根部,从而影响小麦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利用。同时排泄有毒物质,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根土蝽在我县的发生早在1953年即有记载,后经防治,面积大为减少。随着近几年耕作制度的改变,这种害虫又有回升趋势。但  相似文献   

17.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2,15(2):28-28
1分布与为害梨蝽象(UrochelaluteovariaDistant)半翅目 ,蝽科 ,俗名臭斑点、臭大姐等。主要有梨蝽象和黄斑蝽象。梨蝽象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杏、山楂、洋槐、桑、桐等林木树。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枝梢、叶片和果实的汁液。果实被害部木栓化 ,停止发育。为害严重时梨果形成硬疔(又叫“疙瘩梨”、“鬼头果”) ,成为畸形果 ,不能食用。新梢、枝条被害后发育不良 ,甚至枯死。华北、东北等地区普遍发生。北京地区主要为害梨、桃、碧桃等树木。2发生规律梨蝽象每年发生1代 ,以初龄、2龄若虫在树皮裂缝或树洞里越…  相似文献   

18.
凌海市地处辽西走廊咽喉地 ,土壤以碳酸盐草甸土和棕壤土为主 ,主栽高粱、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作物 ,是商品粮基地县 (市 )。 196 2年洪水后 ,沿大凌河畔的乡村根土蝽 (StibaropusformosanusTakadoetYamagihara)日趋严重。以新庄子镇为例 ,1980年受害面积 2 558 9hm2 ,小马村因根土蝽危害 134hm2 绝收 ,高粱根际周围有虫 10 0 0头 /株以上。 1984年全市 (县 )普查 ,凌海市根土蝽危害面积达 2 858 4hm2 。2 0多年来我们主要是采取以轮作倒茬为主的农业防治措施 ,采用非禾本科作物与高粱、…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分条件下作物蒸腾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三种土壤水分下(高水、中水、低水,分别占田间持水量的80%~85%、70%~75%、60%~65%)小麦、高粱、玉米、谷子的生物量、耗水量、蒸腾效率(TE)及干物质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作物的生物量、耗水量降低,单株蒸腾效率(TE单株)升高,其中高粱的TE单株升高幅度最大为53.6%。随土壤水分的降低,作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降低,作物通过大幅度降低蒸腾速率来维持较高的叶片蒸腾效率(TE叶片)。作物全生育期的TE叶片呈单峰趋势,小麦、玉米的TE叶片在开花期均达到最大值,谷子和高粱的分别在灌浆期和抽穗期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作物的TE产量与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小麦:R2=0.632,玉米:R2=0.994,高粱:R2=0.920,谷子:R2=0.949)。谷子在低水环境中具有更合理的干物质分配机制,小麦在中、低水环境中能够保持较高的收获指数和TE产量,它对水分的变动不敏感,适宜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广泛。  相似文献   

20.
自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以来,先后发现其为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2019年9月在福建诏安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甜椒。本文介绍了甜椒基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以及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的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