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野生李用于巫山脆李砧木的适宜性,本研究对山樱桃、毛桃、野生李和山杏4种砧木嫁接巫山脆李后的成活率、酶活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桃和野生李砧木嫁接苗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嫁接口愈伤组织中SOD和POD酶活性、亲和性相关基因表达量方面显著高于山樱桃和山杏两种砧木嫁接苗.毛桃和野生李砧木嫁接苗的叶片比叶鲜质量、干质量和砧穗间愈伤组织中不亲和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山杏和山樱桃砧木;与山杏和山樱桃相比,毛桃和野生李嫁接口愈合状况良好,无明显不良生长现象.因此,巫山脆李与野生李和毛桃砧木亲和性较高,相对来说,野生李的嫁接亲和性更高,可用于巫山脆李的替代性砧木.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自然生长的野生山杏和人工栽培的山杏叶片水势、细胞膜透性、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持续的干旱使山杏的叶片水势、光合速率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加,且野生山杏降低幅度大于人工栽培的山杏。  相似文献   

3.
1 阜平县野生猕猴桃的现状 河北省阜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属深山区.由于政府采取"禁牧"措施,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区还有大片原始森林.其间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有山核桃、猕猴桃、山杏山桃等.其中野生猕猴桃是珍贵的野生果中之王,被誉为"世界之珍果".它属于猕猴桃科的多年生攀附类落叶藤本植物,在野生状态下生长于自然环境好的天然原始森林中,对生长环境十分苛刻,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它适合生长在海拔1 200~2 000m,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的中山区.阜平境内现保存较完好的成片野生猕猴桃有两处:一是龙泉关镇平石头五崖寨,面积80hm2;二是天生桥镇朱家营村天生桥风景区,面积66.7hm2.  相似文献   

4.
河北山杏生产现状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河北省北部山区山杏栽培现状以及山杏良种造林、密度调节、肥水管理、合理修剪、低劣园改造、综合病虫害防治与防止采青等多方面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河南太行山区部分野生花卉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太行山野生花卉特点及连香树、山白树、太行花、矮牡丹、连翘、山杏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习性,为加强该区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干旱少雨,山杏种植面积大,为充分利用宝贵的天然降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山杏的生产性能,通过采用促渗管微集水技术,埋设深度分别为30、45、60 cm的促渗管汇集降雨,获得不同规格促渗管对土壤水分影响的基础性数据。结果表明,30 cm深度的促渗管所形成的湿润土体位置比较适中,在0~40 cm土层形成了相对湿润区,土壤水分含量在0~20 cm、20~40 cm 2个土层的水分数据明显偏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山杏生长条件及生产性能与水分条件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山杏林从野生无管理状态向高效管理状态的转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平泉县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全县有林地面积16.6万hm2,其中山杏林3万hm2,山枣5 000多万株,为山杏改接大扁杏、山枣改接大枣提供了大量的砧木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平泉县把山杏改大扁、山枣改大枣即"两山改两大"作为山区致富的战略工程,每年以改接大扁杏500 hm2、大枣100万株的速度推进,"两大"生产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山杏生产现状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杏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功能,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2个方面论述了山杏的价值,并总结了辽宁省山杏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从生产方面提出了辽宁省山杏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山杏种植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华北、东北地区,特别是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山杏面积巨增。以张家口市为例,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山杏面积多达17.6万hm2,其中适宜改接换种的山杏面积为13.9万hm2。笔者经调查分析,山杏改接换种后充分发挥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而且见效快、效果好。现将改接换种技术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省野生蔬菜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与研究,重点论述该省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介绍野生蔬菜的利用价值,并阐述合理开发利用河北省野生蔬菜资源的有效途径,为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