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云南森林旅游业之管见云南省森林旅游总公司筹备组组长张立昌“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到森林中旅游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境内峰峦叠嶂,江河纵横,森林类型和生物物种多种多样,早就以“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天然花园”等美...  相似文献   

2.
江西森林旅游前景看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光、度假的空间,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宣传林业的“大课堂”,森林中的每棵树、每只动物、每条小溪,都是宣传森林生态的“活”教材。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多次预测,全球国际旅游人数2010年将增长到11.4亿人次,旅游创汇1万亿美元;2020年将增长到16亿人次,旅游创汇2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将分别以4.035%和6.7%的年平均速度增长。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1年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2%;2002年,国际国内旅游…  相似文献   

3.
1997年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中国旅游年。旅游业素有“朝阳工业’之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多。创汇多的优势,据统计,1995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达4638.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87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6.29亿人次,创收1375.7亿元人民币。1996年比1995年又有大幅度增长。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但是,存在的问题也颇令人担忧。交通难到何时行路难,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拥有“野人之谜”的神农架自然风景区、“伟人故乡”的屈原家乡林归县、“美人故里”兴山县昭君村、“智人出山”襄阳古隆中诸葛亮隐居地,还有大、小三…  相似文献   

4.
当今,现代经济发展迅速,最具活力的产业奠过于旅游业,然而,旅游业的发展,给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旅游概念,本质的分析,阐述发展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的五大资源优势,树立五人观念,提出在发展的宏观抉择上,实现八个转变的积极效应,从而加深对云南森林生态旅游的认识,坚定建设支柱产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旅游资源富集,文化资源厚重,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生态良好,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8年,怀来县全县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近22.5亿元,同比增长11%。怀来旅游正在以井喷式的速度迅猛发展,将逐步成长为怀来经济的支柱产业、魅力产业。这是和怀来县委、县政府加快实施"旅游强县"战略,走"生态第一、创新引领、跨越赶超"  相似文献   

6.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南木是山花的世界,森林的海洋,民俗的圣地,鹿的故乡。大自然赋予了她丽质和灵性,这里是天然的生态宝库,人文风情的故里,同时也是森林旅游的绝好胜境。正是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资源,南木林业局以旅游业为先导,提出了以“生态建设立局,两大工程活局,四大产业富局,人才科技兴局”的产业发展战略。为建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几年来,林业局本着“合作利用、共同开发”的原则,以建设家庭生态林场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具有林区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使南木林业局的旅游业迎来了一个收获的金秋。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安吉县竹子生态旅游发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安吉县是著名的“中国竹乡”,拥有竹林面积6.7万hm^2,乡土竹种7属40余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安吉县以“竹”为特色,大力发展生态游,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设施,使竹子生态旅游业成为安吉县的经济新亮点之一,该文从竹子的旅游观赏和审美价值,竹文化、竹子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发展建设等方面对安吉的竹子生态旅游业进行初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森林旅游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发展迅猛,到2000年底,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1078处,经营面积983万公顷,其中国家森林公园344处,面积656万公顷。“九五”期间,森林旅游接待总人数2.86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44.9亿元。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经济的同向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并成为我国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森林旅游发展面临的形势从国际环境看: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旅游…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和推动力。选取2010~2018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及消费需求、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等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旅游业与各外部环境因子的关联性强弱。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水平、政策支持、信息资源和消费需求因子与旅游总收入的关联度较高,较好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但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因子与旅游总收入的关联度较低,未能发挥好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藏东南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有:①地处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核心地带;②藏传佛教文化丰富;③旅游资源丰富;④相关配套产业长足发展;⑤气候宜人.劣势有:①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②对外开放程度低;③专业人才匮乏.机遇有:①实施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通车;②旅游业快速发展;③交通条件改善.挑战有:①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②周边地区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引起的客源分流.论述了藏东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战略: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提倡政府主导型旅游,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等.  相似文献   

11.
巴彦淖尔市地处草原至荒漠的过渡带,景观类型丰富,河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总收入53.1亿元,接待游客516.09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5年的2.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73亿元,实现了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截至"十  相似文献   

12.
当今,现代经济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产业莫过于旅游业。然而,旅游业的发展,给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旅游概念、本质的分析,阐述发展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的五大资源优势,树立五个观念;提出在发展的宏观抉择上,实现八个转变的积极效应;从而加深对云南森林生态旅游的认识,坚定建设支柱产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建设国家旅游示范区、锻造三大旅游板块,以临汾市和运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两市2002~2018年旅游收入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两市旅游总收入的11个因素进行了探究,定量对比了两市的旅游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在2002~2018年间临汾市和运城市的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旅游业整体发展良好,但两市的入境旅游发展较为薄弱;接待国内旅游人次、A级景区数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旅客客运量是对两市旅游总收入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据此,从增加旅游人次数、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快和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及加快入境旅游发展5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两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资源县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逐步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遍山披绿,碧水长流,青山秀水的人间仙境,给该县旅游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强。据初步统计,“九五”期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切实做好保护事  据不完全统计,资源县每年林业的总收入达1.4亿元,县财政的1/3来自林业,森林是该县人民的“绿色银行”。但是,旅游业全面开发和中央禁伐“三林”以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抓住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的有利契机,把旅游业确定为八大重点替代产业之一,大力推进旅游精品建设,不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宣传促销,使旅游业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指标起伏攀升,春季损失夏季补。由于受“非典”的影响,2003年全区各项旅游经济指标跌荡起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9300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216万元,同比增长14%和24%。旅游收入的上涨归结于大兴安岭人的敏锐眼光和进取精神。“非典”过后,他们敏锐地看到绿色生态、休闲健身正在成为时尚,率先启…  相似文献   

16.
广西森林旅游开发的问题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的现状50年代起,世界旅游业经过起步、增长、腾飞、成熟四个阶段,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到1994年,世界旅游业收入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l%,超过了汽车和石油工业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近年来,“回归自然,返噗归真”正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旅游热点,是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而森林旅游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发展起来的。我国的旅游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了较大的发展,lop年入境旅游者达5750多万人,年创外汇120亿美元。近年来森林旅游异军突起,1998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4200多个国有林场和15万个集体林场中…  相似文献   

17.
森林旅游是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2012年4月,自治区林业厅、旅游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广西森林旅游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区森林旅游收入达250亿元,将广西森林旅游业培育成为林业支柱产业。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邓建华。  相似文献   

18.
“低碳旅游与生态保护”、“绿色生活低碳发展”、“智慧黄山·精品旅游”……安徽黄山以各种形式推进生态旅游,保障民生安全。如今,黄山可谓林因民而兴,民因林致富。仅从201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区森林旅游业共接待游客33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41%,占全区GDP的12.6%。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灵寿县结合本县特有资源、区位优势,以“打造山水生态灵寿,建设省会城郊强县”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突出发展生态森林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水泉溪、秋山、横山湖、滹沱河湿地为代表的“一线多点”山水生态森林旅游格局。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的旅游总收入达到8935亿元,相当于GDP的4.27%,居民国内旅游近14亿人次,入境人数也有1.25亿人次。旅游的业态由传统的游览扩展到参观、考察、度假、休闲、疗养等活动,涵盖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更大的范畴。从经济角度看:旅游业的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密切相关的有交通、住宿、餐饮等8个产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