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狼的诠释     
狼的诠释对于狼,人们均认为它凶狠、狡诈,有谁不知道“披着羊皮的狼”以及“狼狈为奸”的成语呢?但生物学家对狼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狼是极害羞的动物,并且是尽可能远离人的。GEO杂志说,其实狼很怕人,尽管它的外表很凶狠,用“外强中干”来解释一点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2.
古时候有两个著名的美人,有倾国倾城之貌,但是她们去溪边洗手时,溪里的鱼儿却全吓跑了,去树林散步,林里的梅花鹿也惊散了。这让人不由得问,动物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狗眼未必看人低俗话说“狗眼看人低”,狗被无端扣上一顶不光彩的帽子。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谈到狗,不能不先说一说狼,因为狼是狗的祖先,狗继承了狼身上的许多特点。狼是一种食肉类动物,主要以捕食动物为生,因此它非常注意观察其周围的环境,以便寻找它的猎物。犬齿类的动物都天生具有捕捉的本能,猎物任何微小的动静都会立刻引起它们的注意。狼则是犬齿类动物…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前不久,著名作家贾平凹发表了长篇小说《怀念狼》,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评论不一。本刊就此作出专题策划,在对小说进行研讨的同时,探讨狼的生态状况。   过去,在我们的小学教科书中曾有过有关狼的寓言故事。故事的立意是教育孩子不要撒谎,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免得狼真的来了,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如今,在我们的现实生存环境中,狼每遇到人时,害怕的不再是人,而是狼,狼每每都在呼唤救命:人来了,人来了,赶快逃命……  在狼和人类长期共存的历史时期,狼始终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所以人们一提起狼都能…  相似文献   

4.
曾峥 《森林与人类》2002,22(9):36-37
一谈到狼这种动物,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灰溜溜的身体、眼中散发着贪婪可怕的绿色凶光,一个残忍凶狠的坏家伙形象,充满了对它的鄙夷厌恶。古往今来,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以及许多带“狼”字的成语诸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等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情感。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狼这种凶残的野兽,几乎对任何动物都构成威胁。野狼捕食狼赶驴,也许你不信,在山区却真有其事。由于山区交通闭塞,几乎家家户户养驴役使,这些驴也就这样被狼盯上了。夜深人静,狼选准目标后便悄悄接近。驴见了狼,除极少数尚能惊叫几声外…  相似文献   

5.
西伯利亚是恶狼猖獗的高寒地区,那里异常艰苦,且与世隔绝,是流放犯人的“理想”之地。很久以前,就有1名叫伊凡·米哈伊尔的青年遭此厄运。伊凡是个有文化的体格健壮的青年,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在那里自己盖了过冬的木屋,开始适应环境。冬天来了,犯人们被零下四五十度的严寒逼在各自的窝棚里。伊凡年轻不怕冷,竟到高高的松果岭上的森林里闲逛,还拾到两只冻得铁硬的雪雉。但是他遇到了两匹健壮的西伯利亚狼,眼里闪出饥饿的绿光。当两狼扑过来时,伊凡飞起几脚,狼应声倒地,这是因为伊凡的力气太大了,狼也太饿了。伊凡把两只雪雉…  相似文献   

6.
高原 《中国林业》2014,(12):54-55
狼是凶恶的、残暴的、冷酷的,比如人们熟知的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狼和鹤》,比如我们常用到的成语“豺狼虎豹”、“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不过,大多数人对狼的认识并不清晰,基本停留在祖先对狼的描述或思维定势上。其实,狼被人们误解了,这是我看过《狼的生活艺术》的第一感受。  相似文献   

7.
马卫 《中国林业》2014,(13):54-55
狼是凶恶的、残暴的、冷酷的,比如人们熟知的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狼和鹤》,比如我们常用到的成语“豺狼虎豹”、“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不过,大多数人对狼的认识并不清晰,基本停留在祖先对狼的描述或思维定势上。其实,狼被人们误解了,这是我看过《狼的生活艺术》的第一感受。  相似文献   

8.
几乎每个孩子小时候都听过大灰狼的故事,而狼在这些故事中总是扮演坏蛋的角色,即使现下流行的“喜羊攀捌良功洳此,虽没有在其他故事中那么凶残了。人们对于狼的这种错愕的态度,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不得而知。大概是早期人狼之间发生过领地、食物方面的争执罢。  相似文献   

9.
狼的颅骨长而宽大,由后向前逐渐变细,平均长23-28cm,宽13-15cm。由于狼靠健壮的四肢和锋利的牙齿而谋得生存,狼的嘴是其捕食的主要器官。故而狼的下颌骨强而有力。  相似文献   

10.
狼的语言     
骁勇 《森林与人类》2006,26(3):36-38
有史以来狼被人当称做邪恶的象征,而狼的嗥叫也被人们喻为恶魔的召唤,恐吓生者。因此在我国古代有鬼哭狼嗥之说,现在通过一些狼的书籍和科教片对狼的社群行为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11.
母狼的智慧     
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老狼。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黏稠的簧火旁,对我说。猎人是个渐趋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狠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眈足了与再田守衡宝空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像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有一次,我捕追一只带…  相似文献   

12.
人狼de决斗     
“麻烦出在豹子被我打死之后。”一天,80高龄的猎人巫野见我闲着没事,又向我叨唠起他年青时狩猎的事儿。“怎么了?”我说。“是不是一个人,在远离村子的荒野山林中,没有办法把起码也有百多两百斤重的豹子扛回去?”“还来不及如此想的时候天就快黑了,”巫野说。“我精疲力竭的,正坐下喘歇的时候,不远处兀然地传来‘嗥、嗥!’的几声狼吼。我心儿一紧:糟了,可恶的家伙要来抢我的豹子。我该如何保护?我想,我得赶紧用藤把豹子拦腰捆好,再扯吊到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大树上。遗憾的是,我正在弄树藤的时候,狼们就里三层外三层,将我…  相似文献   

13.
人来啦     
“狼来啦”的故事,人们已经讲了许多许多年,至今仍然经常挂在嘴边。老师传给学生,父母传给子女,用以告诫、警示后人,做人如不存善心,撒谎骗人,最终将导致灾祸的降临。多少年的故事讲下来,“狼来啦”已升华成为一个人人都可意会的独持意象,成为险情、灾难、祸患等等不祥之水冲袭而来的代名词。一声“狼来啦!”令多少人心惊肉跳毛骨恢然。细细搜寻一番山岭原野,如今狼是极难与入晤面的了,偶尔邂逅一匹两匹,尚未看清眉眼,它早已知趣地夹紧尾巴一溜烟夺命而去了。环顾疮瘦遍布的四周,我们倒尴尬地“听”到自然万物这里那里地在惊…  相似文献   

14.
遇狼手记     
遇狼手记郑兆福狼,向来被人们误解为贪婪、凶残的野兽,无不憎恶之。其实,人对狼的这种心态,很大程度上在于对狼性缺乏全面的认识。人们,总以为狼凶猛狠毒,却不怎么了解狼也很狡猾,有善性,并且胆小、多疑。我曾在长白山深山密林中居住过,不但听到过许多关于狼的故...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能亲眼看到我们的后代以及那个时代都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现在确实缺乏勇气为此做些什么.我们是不是要对他们说,‘对不起,我们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狱。可是要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实在太难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虽然给人木讷和拘谨的形象.但他对于保护环境是实际且坚决的,在不久前的一次探讨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会议上,他再次语出惊人。  相似文献   

16.
在通往漠河北极村的路上,大部分人都认识李庆玉,除了他的防火哨之外,更多的是他“养鹅”的第二种职业的吸引。他索性把全家都搬了过来,母亲和妻子负责养鹅,而他在防火护林工作之外,则联系销售。在美丽的白桦林畔,李庆玉为天保工程大声叫好:“如果没有天保,这些林子恐怕就不在了。我是土生土长的大兴安岭人,我们不能把孙子的树都砍了。”  相似文献   

17.
与狼共舞     
美军中尉约翰·登巴在平原上的要塞驻守,与一个印第安人苏族部落不期而遇。经过了短暂的敌视和相互戒备,不久就开始了他们跨越文明和种族界限的、生死与共的友谊。他还和一只有着两只白色前腿的郊狼成了朋友,他给它取名为“两只白袜”。目击了他与“两只白袜”亲昵嬉戏的动人景致,印第安人给他也取了个名字叫“与狼共舞”。这美好的漫无目地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在西部扩张的政策下,美国军队力图剿灭被视为野蛮、邪恶的苏族部落,登巴也因与印第安人的亲密接触被以判国罪起诉。登巴离开了这些正直、善良的朋友,向军方陈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为…  相似文献   

18.
狼牙刺豆科槐属植物,又名白刺花、苦刺、马蹄针等。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等省(区)。狼牙刺灌丛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常见的天然次生林,由于该树种具有耐干旱、瘠薄、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的特性,因此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其他乔灌木树种很难存活的情况下,狼牙刺种群能够通过天然演替,形成纯林或占优势的群落。狼牙刺因同时具有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19.
外号“老绝”的张卓是县森林公安分局碧水湾林区的刑警中队长,他中等个头,人长得又黑又瘦,由于他在执法当中非常严格认真,所以,人们送给他寓意“绝情”的简单外号,就拥有了深邃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印度洋地震海啸骤然而至,无情地吞噬了20多万人的生命,震惊了世界,也给人类以反思和警示。“天灾”固然难防,但对“人祸”已再不能麻木不仁了,更可怕的是人为地对环境肆意破坏,“助灾为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