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山林区油松林是陕北种子基地之一,但由于油松球果小卷蛾(为主要虫种)、油松球果螟、松梢螟的危害,油松球果被害率以往一般达70%,今年调查,油松球果被害率达64.8—86.5%(见表1),造成油松种子大幅度减产,影响育苗、造林的发展。同时,危害嫩梢,使嫩梢秃顶或干形不正,不能长成高大用材。  相似文献   

2.
松果梢斑螟对油松球果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是我国松属(Pinus)针叶树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属寡食性害虫,在我国北方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ebulaeformis)(李宽胜,1992;李新岗,2002).此虫1年1代,以2龄幼虫越冬,幼虫在5-6月份钻蛀球果及新梢,致使嫩梢枯萎,球果干瘪,影响油松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种子生产(袁荣兰等,1990;姚远等,1996),特别是结实期的油松种子园、母树林受害最为严重.松果梢斑螟可与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一起危害油松球果,在油松良种基地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李新岗等,2006;2007).  相似文献   

3.
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桥山油松良种基地的油松种实害虫的猖獗发生,致使油松良种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油松球果害虫的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是我省绿化荒山的优良树种之一,但以往由于主要害虫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Hein.),以及油松球果螟(Dioryctria mendacella Stgr.)、松梢螟(Dioryctriasplendidella H.—S.)等害虫对球果的危害,油松种子严重减产,远不能满足造林育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林业工程中使用油松良种的必要性,油松良种基地建设是实现造林良种化的基础,对造林工程使用油松良种提出了新思路,并对油松造林良种化的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油松球果螟在樟子松种子园为害规律研究李占秋(辽阳参窝国际猎场管理处)油松球果螟是油松、黑松、赤松、樟子松等球果和嫩梢的主要害虫。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球果螟在樟子松种子园呈聚集型分布,低龄林的种子园林分密度对为害无显著影响;樟子松的不同无性系受害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7.
一、寄主及危害油松球果螟(Dioryctria mendacella Stgr。)是章古台地区油松、赤松、樟子松林内的主要害虫之一。油松球果螟(以下简称球果螟),幼虫钻蛀球果和嫩梢,个别植株一年生梢几乎100%受害,弄得松树披头散发,影响树木生长,尤其主梢受害,造成嫩梢丛生,形成分叉  相似文献   

8.
利用“寄生蜂保护器”防治松树两种螟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地处沙区,30年来营造了几万亩人工针叶林。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油松球果螟(Dioryctria mendacella Stgr.)和松梢螟(D.splendidelia Herrich—Schaffer.)相继发生。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常见的害虫有16种,隶属4目12科。其中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和芽梢斑螟是影响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嫩梢、花芽、雌雄花、球果、种子等,使球果产量降低。采用营林措施和辅以“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球国螟是油松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我场已有一万余亩油松林遭到球果螟的危害。球果螟主要为害油松的球果及一年生枝梢。据调查,一般油松林球果受害率在90%左右,枝梢受害率为30%左右。严重地影响了松林的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为摸清球果螟的生活史及其活动规律,探索防治途径,我们进行了观察记载,并进行了初步防治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松果梢斑螟成虫的寄主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松果梢斑螟成虫产卵期,采用顶空吸附法和CC-:MS分析,研究虫害后油松球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的变化.油松虫害球果(枝)单萜挥发物的释放呈现昼夜节律,并且特异性挥发组分为1R-(+)-α-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梢斑螟成虫为夜出性害虫,因此产卵期晚上的球果(枝)挥发物更有意义.油松和华山松球果的触角电位(EAG)测试表明:虫害球果与健康球果相比,梢斑螟(雌雄蛾)对油松虫害球果的EAG反应更明显;而对华山松虫害球果和健康球果的EAG反应差异不明显.Y-型嗅觉仪的趋向试验表明:雌成虫的寄主选择性明显高于雄虫,油松球果提取液的引诱作用高于华山松球果,而当年生针叶提取液、虫害球果及其提取液挥发物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均高于健康球果;挥发物标准品测试显示,1R-(+)-β-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组合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虫害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可显著刺激雌成虫产卵,表明油松虫害球果提取液组分中存在着雌成虫的产卵刺激物;华山松球果提取液的存在明显抑制了雌虫在油松虫害球果提取液滤纸上的产卵,表明华山松球果提取液中可能有产卵拒避剂.  相似文献   

12.
中湾油松良种基地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境内中湾林场所辖林区,始建于1983年,是部、省联合建设的全国八大油松良种基地之一,也是油松地理种源北区甘东亚区内唯一生产油松良种的基地,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林木良种基地。截至目前,基地已向国家提供良种39万公斤,推广造林2万公顷。然而,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由于种实害虫猖蹶危害,致使良种基地种子产量和质量显著下降,损失十分巨大。为此,基地组织专门力量对种实害虫进行了综合防控,达到了强树体保种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省外引松主要梢果害虫寄生蜂的调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外引松主要梢果害虫的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的寄生蜂共有26种。其中寄生于微红梢斑螟的16种、松实小卷蛾的10种、油松球果小卷蛾的2种、在为害枝梢的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上的寄生率达13.2%,在为害球果的微红梢斑螟上寄生的主要是广大腿小蜂,平均寄生率达15.7%。经鉴定的寄生蜂12种,隶属于茧蜂、姬蜂、小蜂、广肩小蜂、扁股小蜂、肿腿蜂6个科。并分别对6个科的寄生蜂的分布和主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油松良种基地生产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陕西省己建成的油松良种基地现实良种生产数量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良种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基本上达到了营建初级种子园的目的,但基地生产能力较低,良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造林用种的需要。并对加强良种基地管理,提高良种生产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省油松种实害虫包括油松球果小卷蛾、球果梢斑螟、微红梢斑螟、松梢小卷蛾、松实小卷蛾、一点实小卷蛾及中华松果长蝽、球果窃蠹、球果瘿蚊等种类,油松球果小卷蛾占总虫数的75%以上,是优势虫种,以此虫为靶子害虫进行防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Bt 乳剂属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nsis),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和果树害虫的防治。为探索其防治油松种实害虫的  相似文献   

16.
油松球果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我国西北、中南等地区。危害油松、华山松、白皮松、红松、马尾松,以油松危害最严重。主要危害油松先年生球果,只在结实不良的情况下,才严重危害当年生枝,也可危害当年生球果。球果被害后  相似文献   

17.
桥山林区油松常见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山林区危害油松的主要害虫有油松毛虫、油松球果小卷蛾、油松球果螟、油松红脂大小蠹虫等。本文主要对桥山林区的上述虫害的分布及生长习性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油松球果螟的测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球果螟又名球果螟、黑螟 ,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以幼虫在球果或枝梢内越冬。该虫是危害油松球果的主要害虫。球果被害后在靠果柄基部 ,有宽 2 .5 mm~ 5 .0 mm的圆形蛀孔 ,孔口外有褐色薄丝网 ,上粘着赤褐色粪粒。受害轻者 ,局部组织坏死 ,果形弯曲 ,勉强能成熟少量的劣质种子 ;受害重者 ,整个球果被毁坏 ,颗粒皆无 ,对采种和自然更新影响很大。对当年生枝的危害 ,会形成大量枯梢现象 ,影响林木正常发育。顶梢被害后 ,会造成树干畸形。该虫和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梢螟一起 ,可使上年生球果80 %左右受害。近年来 ,该虫在五台山森林经营局门限…  相似文献   

19.
油松种子园种子的优良特性和造林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种子园种子的优良特性和造林成效汪民(河北林业学校)油松是我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每年造林的用种量在45万公斤左右。为了实现油松的良种造林,全省现已建立部省联营油松良种基地3个,建成种子园140hm2。遵化市东陵林场起步最早,有油松种子园46.16...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气象、食料等因子与油松球果小卷蛾、油松球果螟发生为害的相关性后,本文以表列形式提出了利用积温,降水系数的某些具体数据以及油松先年生球果结实度,作为上述虫害的测报指标,可供省内焦坪、桥山、黄龙、雷寺庄等主要油松产区进行测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