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采用新型的活性氧联合固体碱法对甘蔗渣进行蒸煮,研究所得浆及其废液的特性,探讨其浆在造纸方面的应用性及废水的环境影响性.结果表明,活性氧-固体碱浆的得率为44.74%,卡伯值为21.82,黏度为6.26 mPa·s,白度为34.21 (ISO).纸张的耐破指数为2.18 mN·m2/g,抗张指数为29.68 N·m/g,撕裂指数为9.16 mN·m2/g,耐折度为52次.废液的pH值7.98、化学需氧量(CODcr)4.165×104 mg/L、生物需氧量(BOD5) 1.2×104 mg/L和悬浮物含量6.18×104 mg/L. 相似文献
3.
固体水在干旱区常规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在宁夏盐池县北部风沙区对2个不同树种进行固体水不同施用量的春季抗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用量固体水均可以提高抗旱造林成活率,并有利于树木的后期生长,但受固体水用量及型号的影响较大,几个处理中,施用1.0 kg·株-1普通固体水与0.5 kg·株-1的功能型固体水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相同,与对照相比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40个百分点(新疆杨)、45 个百分点(旱柳),功能型1 号固体水用量为0.5 kg·株-1时,对树木地径及胸径生长量月变化影响最大,该处理为几个处理中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4.
简述沙棘抗旱性及其耗水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评述了沙棘的抗旱性和耗水特性的研究现状,沙棘是一个抗旱性强和水分利用率高的物种,在形态学和水分生理方面已有了初步认识.最后讨论了沙棘抗旱研究方面需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促进干旱半干旱沙区抗旱造林的新途径,文章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对新型抗旱造林产品-"春之霖"固体水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固体水处理后不同苗木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同,但缓慢释放的固体水主要集中在植物根系附近,提高根系层含水量,明显改善苗木的水分状况,减轻水分胁迫。使用固体水的供试苗木成活率均在90%以上,其中沙柳和杨树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高于12.5%和14.2%。经固体水处理后的苗木净高生长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固体水附近苗木侧根分布量最多。 相似文献
6.
通过造林试验证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治沙造林时加入"春之霖"固体水,可以解决土壤水分消耗期水分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土壤水分最严重的胁迫时期林木能够保持林木存活的最低含水量,提高成活率,促进苗木正常生长.沙柳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5.3%,比对照区提高14个百分点;杨柴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1.1%,比对照区提高7.3个百分点;大白柠条的造林成活率比对照区提高12个百分点.固体水处理还可以提高造林苗木的高生长量和生物量.施用固体水处理后,沙柳当年的生物量达到243.16 g,为对照区的3.3倍. 相似文献
7.
8.
9.
10.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植被恢复,首先必须合理利用十分紧缺的水资源,于是使用各种抗旱材料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科学地解决植物赖以生存的水分环境,成为很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对固体水、保水剂、蓄水渗膜3种抗旱造林材料从其研究历史、功能机理、应用效果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应用研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以期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存活难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木兰科6个树种抗旱性及其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木兰科6个树种进行28 d春旱处理,以观察田间生长状况,并测定土壤含水量及树种凋萎系数;干旱处理21 d时,测定植株叶片的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阔瓣含笑、乐昌含笑暂时凋萎系数均为7.6%,永久凋萎系数均为3.78%;金叶含笑、观光木、红花木莲、桂南木莲暂时凋萎系数均为14.2%,永久凋萎系数均为7.6%。根据以上结果及田间观察,6个供试树种抗旱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阔瓣含笑、乐昌含笑、金叶含笑、观光木、桂南木莲、红花木莲。抗氧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水分胁迫21d时,观光木和红花木莲总抗氧化能力有所降低,其余4个树种均升高;而抗坏血酸(V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在6个树种中均升高。其中,阔瓣含笑和乐昌含笑升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沙区五种珍稀濒危植物水分生理指标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测定沙区5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抗旱性,意在探讨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矮沙冬青保水能力与吸水能力强,对干燥炎热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银沙槐蒸腾强度大,失水快,但吸水力强,补偿水分快;裸果木通过强的保水力适应干旱;绵刺以强的吸水力和抗脱水力适应环境;准噶尔无叶豆以体内水分自我调节作用适应大气干旱。 相似文献
15.
平安竹抗旱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平安竹在可控条件下进行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平安竹对干旱胁迫不太敏感,在干旱胁迫处理20 d后,除叶片卷曲外,整个竹株仍保持绿色。干旱胁迫对平安竹叶片叶绿素、SOD、MDA、质膜透性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MDA含量与质膜透性呈升高趋势,而叶绿素含量与SOD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5种边坡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观测其形态指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等生理生化指标含量变化,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隶属函数值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5种植物的抗旱性表现从强到弱依次为软枝黄蝉Allamanda cathartica、长隔木Hamelia patens、粉花夹竹桃Nerium oleander ‘Nanum’、地果Ficus tikoua、冬红Holmskioldia sanguinea。建议以5种植物的抗旱性、生长特性和景观价值为依据,进行边坡绿化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7.
辽西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辽西地区属于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7.1—8.2℃,年降水量为400—600mm,年蒸发量为1600mm,为降水量的3—4倍。干燥是该区总的气候特点。该区的植物群落主要为旱生的森林灌丛或草本植物群落,针叶树建群种为油松,阔叶树为蒙古栎,元宝槭,黄榆;灌木主要为荆条和酸枣。土壤是在各种岩石风化物残积母质上,以及黄土、红土母质上发育的淋溶褐土和褐色性土,土壤干旱瘠薄。水分是这一地区限制造林树种成活及生长的主要因子,本文试图通过对树种抗旱性的测定和分析,确定树种的抗旱能力,从而为辽西地区的造林提供树种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渗透调节机制与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遭受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存在着一系列的防御机制。对植物的渗透调节机制与植物抗旱性的生理调节机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甜菜碱和脯氨酸的渗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Christian Brischke Carola Hesse Linda Meyer-Veltrup Miha Humar 《Wood materi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8,13(4):222-230
The overall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dur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wood species underutilized but frequently occurring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Europe: Common juniper (Juniperus communis L.), Black cherry (Prunus serotina Ehrh.), English yew (Taxus baccata L.), and Rowan (Sorbus aucuparia L.). Decay resistance was tested against white and brown rot causing basidiomycetes and soft rot causing micro-fungi in terrestrial microcosms. Their wetting ability was determined in terms of capillary water uptake at the end-grain, the liquid water uptake during submersion, the water vapor uptake at high humidity, and the water release during drying. All tests were performed with unleached and leached specimens. Durability classes were assigned based on results from the different tests. Juniper and Yew were classified very durable (Durability class DC 1); Black cherry and Rowan were found to be less durable (DC 3–5). Leaching did not affect the durability classification significantly. Durabi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leted with different indicators for the wetting ability of the four wood specie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wetting ability and inherent decay resistance was considered for service life modeling based on a resistance model using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terial climate (dose) and fungal decay above ground (response). 相似文献
20.
3个南方造林树种幼苗抗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溶液模拟水分胁迫的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水分胁迫强度和同一胁迫强度条件下银杏,侧柏,火炬松等树种幼苗的抗旱性,并确定了3个鉴定苗木早期抗旱性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3个树种幼苗抗旱性的顺序为:侧柏〉银杏〉火炬松。质膜相对透性,相对含水量(RWC)根系活力等指标可以作为快速,简便鉴定苗木早期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