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规模猪场防止猪病发生,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把好生物安全这道关,是规模猪场的首要工作。介绍了生物安全措施在规模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和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内容,并阐述了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规模猪场防止猪病发生,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把好生物安全这道关,是规模猪场的首要工作。介绍了生物安全措施在规模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和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内容,并阐述了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建立规模养猪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了通过各种方法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养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优势。因此,它既是猪疾病的预防体系又是保证最大限度发挥猪生产性能的生产管理体系,也是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和谐统一的基础。我们根据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进行控制级别区分,分为五星,最高级为五星,依次类推。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控制点如下:1生物安全控制点一:车辆的清洁与  相似文献   

4.
正细菌和病毒是永远活跃在养猪生产中的,因此搞好猪场生物安全是每一个饲养者的责任。生物安全是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猪只感染细菌和病毒,并控制病菌病毒在猪场内的蔓延。因此,生物安全计划的目的是使猪场免受感染,或将已经暴发的疾病影响降低到最小。作为一位资深的猪场管理者,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必须是零容忍的,生物安全防控必须贯彻到猪场的每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5.
为了切实做好规模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笔者结合农业农村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建设要求,从规模养猪场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角度入手,分析规模养猪场如何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预防和控制猪场动物疫病,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以期为规模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消毒工作是规模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卫生保健工作中环境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场内清洁卫生,降低猪场内病原体的密度,净化生产环境,为猪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保进猪群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对提高养猪生产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现就当地规模户养猪场在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7.
猪场的饲养管理技术是猪场最重要的技术,是体现一个猪场的养殖水平的技术,也最能体现养猪管理细节与养猪责任的.例如每天的猪场的检查,观察猪群的技术,母猪喂料技术,养猪关键期、疾病易发期的猪病控制管理技术等,其中养猪最重要的疾病预防技术是生物安全、免疫、药物保健、营养等技术,一个猪场的饲养管理,可以左右一个猪场的前途。现将猪场的一般管理技术及疾病防控措施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的持续快速发展,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行业管理者、专家和政府从业人员的重视。为让养猪场从业人员能有效采取疾病防制措施预防新传染病传入猪场、系统理解猪群疾病和疾病防制原则、落实与强化生物安全措施,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进而让猪只更健康,促进猪场稳定生产、提高生产成绩、降低成本,最终使养猪场经营效益稳定发展,本文特就规模养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策略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寿宁县地处福建省闽东北,是个山区县。我县现有生猪养殖规模场11家,养殖规模化水平较低,养猪生产面临着更严重疫病的威胁,建立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水平的生产体系就显的极为重要。生物安全措施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可以防止猪病的发生与传播,保证猪只安全生产及猪肉的安全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本文简要论述规模养猪场的基本的生物安全体系措施,为各猪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场的生物安全是指采取有效的疾病防制措施和防污染措施,以预防传染病和污染物传入猪场并防止其传播的专业术语。目前在养猪生产中,生猪发生疾病是难免的,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比疾病治疗更为重要。因此,猪场必须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预防疾病和污染物的传入。即便一个猪场已经有了多种流行性传染病,也需要采用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以稳定猪群的健康和防止新的疾病的传入。本文简要论述一些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各猪场可根  相似文献   

11.
正一、FPF养猪理念扬翔2014年—2017年全程成活率稳步增长,预估2018年全程成活率仍是92%,扬翔的FPF养猪理念包括五大方面,即良种基因、生物安全、环境控制、精准营养和效率抓手,其中生物安全和环境控制是这一养猪理念最重要的部分,猪场疫病控制中生物安全占70%,疫苗和药物占30%,建立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疫病控制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正>生物安全是避免疾病进入猪群,有效的控制其在猪群中的传染,并避免传播到其它猪群而采取的合理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牢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猪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基石,因而被视为猪场的首要工作。现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口蹄疫疫情不断暴发,给世界各地养殖业带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我国规模养猪也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通过对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饲养管理、严格引种、疫情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规模猪场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郑学飞 《当代畜牧》2013,(17):11-12
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除通过各种防疫措施,如消毒、隔离等,使猪场中的病原微生物得以减少或者清除,降低或者杜绝一切可能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来对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控制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有效的管理,维持猪群自身健康水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养猪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转。本文对福建长乐地区规模化猪场的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和研究,探讨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中比较关键的几点。  相似文献   

15.
对发展我国现代大规模养猪生产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数量的增长.我国养猪业在以农民千家万户养猪方式的基础上,现代规模化养猪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中专业户规模养猪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产的肉猪年产量约占我国肉猪总产量的20%~30%。规模化猪场养猪有不少优越性是众所公认的.但规模究竟要多大合适.则需要很好商榷。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在实践中就遇到不少比较不易解决的问题。比如环保方面、青饲料及农副产品的利用方面、疾病控制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在规模化猪场中究竞怎样发展才能使我国年产6亿头或更多的猪的养猪业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很好探讨的。本文将就近年来发展现代化规模猪场中所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一些反思.并进一步探讨我国发展现代化养猪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规模猪场(种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猪场生物安全指识别威胁养猪生产的风险因素,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控制,防止或阻断病原体侵入、侵袭猪群,确保养猪生产的健康、稳定。猪场生物安全包括外部生物安全和内部生物安全,外部生物安全主要是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可能性的载体传入场内和防止场内疫病向外传播;内部生物安全主要是控制场内病原在猪群间的循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养猪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体养殖场的存栏量越来越多,同时,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以及行业内高素质人才占比越来越高,尤其是2018年非洲猪瘟进入中国以来,养猪企业在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安全硬件以及生物安全的执行标准上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虽然猪场生物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猪蓝耳病依然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在美国,猪蓝耳病病毒每年造成猪场损失大概在6.63亿美元;而在中国,猪蓝耳病暴发后带来的经济损失平摊到每头母猪身上为1 424.37元/头,可见猪蓝耳病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的防控思路,以期给各养殖企业在防控猪蓝耳病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郑学飞 《当代畜牧》2013,(14):58-59
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除通过各种防疫措施,如消毒、隔离等,使猪场中的病原微生物得以减少或者清除,降低或者杜绝一切可能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来对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控制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有效的管理,维持猪群自身健康水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养猪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转。本文在对福建长乐地区规模化猪场的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后,探讨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中比较关键的几点。  相似文献   

19.
猪场生物安全是指通过识别威胁养猪生产的各种风险因素,防止或阻断病原体在猪群间侵入、侵袭、传播,以确保养猪生产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所采取的综合措施。生物安全措施虽然不是控制非洲猪瘟的必要手段,但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可以切断病原传播链条,保护猪群免受非洲猪瘟病毒侵害,对于控制、扑灭和根除非洲猪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加,疾病成为养猪业的最大威胁.如何保证养猪企业的持续稳定、保持猪群的健康生产、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加强兽医的防疫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就多年来的实际工作体会,浅析集约化猪场兽医防疫工作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