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方养兔法技术课题实验中,研究在北方自然气温、干湿度等因子关系影响下,兔病发生的规律、特点,制定了兔病免疫程序,研制了兔病验方,  相似文献   

2.
兔是啮齿类草食小动物,对环境条件、饲料质量、饲养管理水平要求严格,抗病力弱,容易发病,死亡快且死亡率高,故养兔应遵循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经过笔者多年的养兔实践和研究,拟定出这套兔病免疫程序和预防制度,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兔球虫病是养兔常见的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与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兔疥癣病一同被称为"四大兔病"。1流行特点各品种、性别和年龄的兔都有易感性。幼龄家兔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长毛兔的迅速发展,各种兔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疫苗获得免疫而加以保护。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就显得尤其重要。几年来,在薛城区及邻近市区,有不少的养兔户,所养兔只虽经疫苗免疫,但仍有发生传染病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免疫效果,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1免疫接种养兔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接种前应对本地兔病流行的规律进行调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有的放矢。免疫时应注意,对近期可能发生的疾病要提前接种。  相似文献   

6.
兔病毒性出血热病,又名兔瘟病在壤山县比较流行,常造成兔批量死亡,采用新的免疫程序。实践证明能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对捉进本地养兔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养兔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养兔数量迅速增加,但在农村由于绝大多数养兔户没有经过科学、正规的培训和学习,所以对兔病的防疫、诊治以及投药、用药禁忌和药物的配伍等知之甚少,加之平常不注意观察揣摸,致使防治工作极易出现偏差,出现不少的误区,从而导致兔病防治失败,给养兔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1消毒误区1.1认为经喷洒、熏蒸消毒后就“万事大吉”,而忽视消毒的方法和达到的效果,如误认为石灰乳消毒就是将生石灰洒入场地;消毒时消毒液浓度、用量达不到要求,只用消毒液喷雾一次就算消毒了。1.2只注重药品…  相似文献   

8.
随着家兔产业的发展,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兔比重逐年增加。规模养兔具有投资大、群体规模大、生产效率高等特点。通过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对我国家兔疾病进行的实地调研、病原分离、药敏试验等,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规模兔场兔病发生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根  相似文献   

9.
从广义的视角,结合多年的兔病防治研究和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对兔病的综合防治作一阐述,以期对养兔生产实践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对兔危害极大的传染病,预防接种是防治该病的一项关键措施。但是,因操作技术失误导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2000年冬至2001年春,我市所辖郊区、安阳县以及毗邻的河北省临漳县的一些养兔户在对断奶兔注射兔瘟-兔巴氏杆菌-兔魏氏梭菌三联疫苗7~15天后,仔兔群爆发兔瘟,随即用兔瘟灭活苗紧急接种,病情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据笔者对接诊的7个养兔户统计,断奶仔兔537只,发病死亡194只,死亡率36.1%。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发生免疫失败的7个养兔户中,饲养獭兔5户,饲养肉兔…  相似文献   

11.
兔疥癣病是由痒螨或疥螨寄生在兔子体表引起的侵袭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病兔剧痒不安和高度接触性传染,是养兔的主要病症危害.该病通过与病兔的直接接触或与病原污染的圈舍、笼具等污染物的间接接触传染,因此在防治时要特别注意污染源的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2.
传染病是养兔业成败的关键。随着科技普及推广,现在不论规模养兔户还是散养农户都知道用兔的疫(菌)苗进行预防,但是防疫后仍然有发病死亡的现象,使养兔户困惑不解。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当前农村养兔现状,对兔免疫失败原因进行了大量详细的调查研究,总...  相似文献   

13.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2月19日,我市养兔户杨某从本市养兔专业户黄某处购入30~40日龄杂交兔38只,于2月21日下午突然发病死亡5只,体重1kg左右,并立即将全部病死兔送本站进行病理剖检,以求诊治。2月21日晚上和22日又分别死亡3只和1只,30多日龄,体重不足1kg。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畜主反映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诊断为兔豆状囊尾蚴病。并用丙硫咪唑片及时治疗,大部分康复,共死亡9只,死亡率为23.69%。1病原及其生活史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脏器,主要在肝脏和网膜上,呈球形,似绿豆或黄豆样水泡,透明,其中…  相似文献   

14.
说到兔病,养兔人员莫不“谈虎色变”。其实如今多种兔病都已有了较好的控制手段,例如:曾经列为兔传染病之首的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以及有幼兔和青年兔杀手之称的兔球虫病,如今都已有了较好的控制手段。前者有质地良好的疫苗可用;后者由于多种抗球虫药物的问世和应用,控制都已不再是难事。目前肆虐养兔业并严重影响免成活率和养兔经济效益的当数肠道疾病、呼吸道病和皮肤真菌病,这三类疾病广泛流行于各养兔场、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养兔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们的影子。目前防制这三类疾病缺少特效的手段和方法,是一个困扰养兔业又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防制这三类疾病正成为当前兔病研究单位科研攻关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养兔生产中,虽已接种了兔瘟疫苗,但在规定免疫期内仍可能发生兔瘟或抗体检测不达标,甚至整个兔群仍可能暴发兔瘟等情况。笔者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深入调查,对家兔免疫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自1984年在我国江苏南部地区首次暴发后,短期内迅速蔓延至全国20几个省(市),严重地威胁着养兔生产。为了有效地控制此病,不少院所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就我国对此病免疫诊断及防治方面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兔出血症的免疫诊断一、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试验HA 和 HI 是目前诊断兔出血症最基本方法。刘胜江等(1984)使用高速离心的病兔肝悬液为待检物,以1%人○型红血球在96孔 U 型微量反应板上进行了 HA 和 HI 试验,对江苏南部地区暴发的病兔进行检测,证实本病在我国首次流行。张再清等(1989)用戍二醛处理人红细胞代替新鲜人红细胞  相似文献   

17.
兔疥癣病又称兔螨病,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疥螨或痒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该病侵袭面广,发病率高,是冬春季节养兔的主要病害。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和高度接触传染。  相似文献   

18.
兔波氏杆菌病又称"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以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及咽炎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讷河市某养兔户饲养的40日龄幼兔发生波氏杆菌病,现将诊断及防治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养兔户饲养兔120多只,2006年11月在2个兔舍中有21只40日龄以下的幼兔在  相似文献   

19.
兔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于兔体表而引起,多发于春季,是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2005年4月12日,我县某养兔户600只兔,其中一个兔舍100只兔发生兔疥癣病,死亡28只,求诊后经笔者救治痊愈。  相似文献   

20.
兔螨病发病率虽然不像某些兔病那样高,死亡率也不算高,然而此病对兔的危害却极大,是严重威胁兔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2009年11月23日,建湖县近湖镇胜利村一养兔大户发生了一起兔螨病,11月29日到近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诊,经过诊治,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步恢复正常,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