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传兴 《蔬菜》2011,(7):11-12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粮经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探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新路子,萧山区靖江街道调整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麦(油菜)—稻—稻"为主的老三熟制,逐渐向"粮—经—经"等新型农作制度转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项国兴 《现代园艺》2014,(16):41-41
<正>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粮经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探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新路子。靖江街道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由传统麦(油菜)-稻-稻"为主的老三熟制,逐渐向"粮、经、经"等新型农作制度转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不断引进推广,新的农作制度不断涌现。靖江街道每年种植小麦、玉米、西兰花有一定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又完成各级政府种粮任务,并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龙湾区创新农作制度,在连作晚稻收获后利用冬闲田增种一茬花菜,选用生育期90~108天的青梗松花菜品种,10月上旬播种,11月上中旬定植,翌年2月下旬至3月底收获,后茬继续种植早稻,菜—稻—稻一年三作粮经结合,既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又实现了农民增收目标,同时水旱轮作还能减轻作物的病虫为害,经济、生态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米易县早春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提出了坚持稻—菜轮作粮经复合模式,推广应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建设现代化冷链仓储物流分拣定标中心、支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档升级等对策,解决当前米易县蔬菜初加工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方高山蔬菜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农业、村落产业和乡村振兴中稳定发展的一大亮点。然而,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显现、土传性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导致蔬菜产量和品质降低。为做好高山蔬菜土传性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南方高山多地蔬菜主产区纷纷开展粮经等高效农作物轮作制度创新,打造“我在宁德有亩田”品牌,大力推广春花菜—夏稻—秋萝卜轮作模式,较好地控制了高山蔬菜土传性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同时缓解了菜稻争地、农民要钱与政府要粮等问题冲突,保证了菜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农作制度创新模式,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萧山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麦(油菜)-稻为主的二熟制,逐渐向"经、经、粮"等新型农作制度转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不断引进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经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探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新路子,我镇由传统麦(油菜)一稻为主的二熟制,逐渐向“经、经、粮”等新型农作制度转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不断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8.
全州县“稻-稻-蒜”是一种粮经水旱轮作生态种植新模式,既不与粮食作物种植争土地,有效地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稻草及空闲田资源,又增加一茬经济作物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为翌年水稻丰收垫定了殷实基础.该模式具有优越的发展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大蒜“稻-稻-蒜”种植模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两禾—菇是指水稻与草菇进行轮作,即:稻—菇—稻,以解决草菇生产与粮、蔗争地的矛盾,又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平衡,促使粮菇双丰收。此项技术是东升乡四队林金沛首先试验成功的。1985年他选了水位低的0.3亩水稻田,分两批种植草菇,头批83米~2,用稻草625公斤,收入250元;第二批126.5米~2、用稻草950公斤,收入552元。两批共收入802元。除成本155元,纯收入647元平均百公斤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丽水豇豆—水稻—冬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茬口搭配紧凑,高产优质,稳粮增效,示范作用明显,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可因地制宜推广。豇豆—水稻—冬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主要分布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目前年推广面积约300 hm2,并已连续多年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2012年碧湖绿源长豇豆专业合作社与莲都区农业推广中心在该镇建立7.5 hm2豇豆—水稻—  相似文献   

11.
胡美华  郭树根 《蔬菜》2017,(6):49-50
为缓解兰溪小萝卜因长年种植而出现的连作障碍,以及日益突出的粮经争地矛盾,兰溪市创新农作制度与经营机制,综合利用冬闲稻田,实行浅沟盖籽、覆草免耕栽培,推广"小萝卜—水稻轮作"种植模式,效益显著,既提高了小萝卜的产量、品质,又稳定了粮食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了稳粮增收提质增效。文章介绍了轮作模式的基本概况、茬口搭配、管理技术等对保护农田生态、实现药肥双减很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嘉善县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大棚瓜菜,随着连作年份的增加,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降低、土传病害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20世纪90年代初嘉善县开始发展大棚瓜菜—粮经水旱轮作。本文介绍了嘉善县瓜菜—粮经水旱轮作模式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应城市常用耕地面积64853.33 hm2,其中水田49013.33 hm2、旱地15833.33 hm2,早稻面积1000hm2、中稻面积40800 hm2、晚稻面积1133.33 hm2;其中9833.33 hm2种植油料、豆类、棉花作物等.2020年应城市吕杰蔬菜合作社尝试种植了旱直播稻—花椰菜8 hm2,喜获成功,旱直播稻667 m2产稻谷510 kg以上,售价2.6元/kg,花椰菜667 m2产量2000 kg以上,平均售价3元/kg,667 m2经济效益达7326元以上.旱直播稻—花椰菜轮作模式不存在重茬问题,很好地解决了"米袋子"与"菜篮子"争地的问题,利用花椰菜未消耗尽的余肥作为旱直播稻的底肥,一方面节约了旱直播稻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符合绿色和持续发展要求,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解决市民"菜篮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适时早播水稻,免耕移栽、抛栽水稻,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齐泥收稻、开沟排水,带芽播种洋芋,施足底肥、覆盖稻草,稀播匀播榨菜,榨菜苗床管理,适时移栽榨菜,榨菜本田管理,收获洋芋、洋芋秸秆还田,收获榨菜、榨菜叶还田"等各方面介绍了"中稻—稻草洋芋/榨菜"种植模式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结果证明,该技术费省效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陕西勉县金泉镇稻蒜轮作是一种粮经轮作种植新模式,有效地利用了冬季空闲田资源,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为来年的水稻丰产奠定了基础。这种模式具有优良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大蒜栽培注意选用良种、避开阴雨天气播种、蒜种分级后再播、合理密植、阶段性水肥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瓠瓜是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在绍兴市主要种植长蒲类瓠瓜品种,越冬大棚栽培效益高。瓠瓜种植后水旱轮作一茬晚稻,既可减轻瓠瓜土传病害,又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这种菜稻轮作模式,在浙江省大力推广应用,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高效。  相似文献   

17.
余根山  申卫平 《蔬菜》2004,(11):14-15
安徽巢湖市是典型的一油一稻农业生产区,经济效益低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勤劳聪慧的巢湖人民凭借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充分发挥水旱轮作的优势,积极探索稻区粮经双丰收的路子。目前巢湖市年大棚蔬菜生产面积4万 hm2左右,其中早春大棚番茄1万 hm2左右,其产品远销合肥、南京、芜湖、武汉、九江等大城市。一、茬口安排大棚番茄—水稻一年两熟栽培模式,关键是番茄以早熟取效益。其生育期见表1、表2。二、 品种选择番茄选用早熟、优质、高产粉红果品种,目前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浙粉202、L402、宝大906,其中以L402…  相似文献   

18.
江苏徐州铜山县现有水浇条件的耕地60多万亩,过去绝大多数地区以传统的稻麦两熟为主,由于粮价低迷,形成高产低效,农民增产不增收。近十年来,为了促进稻麦两熟地区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效益,我县大力改革传统的稻麦两熟,以粮为主的种植制度,从1996年开始,在我县棠张、三堡等镇开展了稻菜轮作试验、示范,积极建立以稻/菜/菜为主的多元高效种植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稻菜菜模式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并形成一年三种三收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框架,“水稻-火萝卜-甜瓜”栽培模式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全州县的气候条件和"稻-稻-蒜"三熟栽培的特点,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稻-稻-蒜"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蒜稻轮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在嘉鱼俗称"卷心白",是嘉鱼蔬菜生产中的主导品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特别是秋冬大白菜,种植面积达8000 hm2。湖北嘉鱼县秋冬大白菜主要采用菜—菜—瓜、菜—菜—粮、菜—瓜、菜—粮模式。潜力品种有改良青杂3号和傲雪迎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