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农民增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淄博市辖五区三县,总人口408万,其中农业人口270万,耕地总面积19.6万公顷。200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乙元,比1998年增加27.5亿元,增长53.9%。全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14元,比1998年增加496元,增长16.8%,列全省第五位。农民收入构成特点:一是家庭经营收入增长较快。2001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2382元,比1998年增加185元,增长8.8%,其中,种植业收入1339元,增长6.9%;林业收入43元,增长3%;牧  相似文献   

2.
信息荟萃     
★去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回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对三十一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特点:首先,农民增加的纯收入主要是现金,此项比上年同期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第二,非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农民从非农业获得的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2%。第三,农民从农业得到的收入扭转了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对全年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2…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从1978的人均134元增至2003年的2575元,其中1978~1984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2%,之后则增速趋缓,尤其是1997~2000年连续四年农民收入增速明显下滑,分别为4.6%、4.3%、3.8%和2.1%,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还  相似文献   

4.
1.农民的收入来源发生变化。随着长乐市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出国热的一度掀起.长乐市首占镇首占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而农业收入的份额却在不断下降,农业收入已不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年侨汇创收约2100万美元,农业收入份额从1982年的39.7%下降到2005年的7.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2年146元增加到2005年的6420元。这样就为全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代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全国来看,农业收入虽然依旧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1966年以来,农业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逐年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近年来农民收入之所以能够增加主要依赖于非农产业。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从1978年的9.4元增至2000年的993.5元,平均每年增加44.7元,以平均每年23.6%的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隆昌县地处四川盆地川东边缘丘陵腹部,全县幅员面积794km2,属典型的浅丘农业生产县.近年来,我县立足区位优势,紧紧抓住隆昌县作为"内江川渝经济合作试验示范区"的良好机遇,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201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4亿元,增加值19亿元,增长3.9%;粮食总产量26万t,出栏生猪72.5万头、小家禽1 381.6万只,水产品2.6万t;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45.7亿元,增长17.8%;转移农村劳动力24.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3.1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 657元,增加1 145元,增长20.8%.  相似文献   

7.
一、新郑市农民增收的现状 (一)农民收入增加平稳 从农民收入与上年对比来看,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加,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明显增加,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实现稳步增加. (二)农民外出劳务收入成为增收亮点 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增加比较明显,全市在外务工农民多达1 63012人次,全年共实现外出务工收入36438.87万元,占总收入的40.4%,为农民增收21434万元.  相似文献   

8.
从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看农民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以农经统计资料为依据,通过调查和分析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特征,对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探讨。 一、农民收入来源 烟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八五”期间由人均735元增加到2156元,“九五”期间增加到3363元,2001年达到3538元,比2000年增长5.2%,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4.0%和9.3%,“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下降了14.7个百分点。 按经营方式划分 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38元中,来自乡镇集体收入为93元,占2.6%;来自村组集体收入245元,占6.9%;来自家庭经营收入3040元,占85.9%;来自其他经营方式160元,占4.6%。这表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是目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按行业划分 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为1810元,占总收入的51.2%。其中,来自于农业收入为1218元,占34.4%;林业45元,占1.3%;畜牧业448元,占12.7%;渔业99元,占2.8 %。来自于第二产业的收入672元,占19.0%;来自于第三产业的收入645元,占18.2%;外出劳务收入293元,占8.3%;其他  相似文献   

9.
一、汝州市农民收入现状汝州市农业人口88.57万人,其中21.55万农户2011年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12877元,较上年11613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6743元,较上年的6117元增长9.2%。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近几年来,虽然汝州市农民收入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从总体上看,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地基不牢一是农业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支农资金的支持力度,但受制于经济实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农业效益低,农户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的再生产,无力对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结构与分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农业机械化对于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以及内部收入结构差异的影响,以期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基于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主要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及分位数模型检验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结构和分配效应。【结果】农业机械化表现出一定的增收效应,促进了农民总收入的提高;在主要收入来源上,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还发现农业机械化具有收入分配效应,缩小了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其中农业机械化促进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收入的提升,中低收入农民从中获益更多。【结论】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机服务市场,加大农业机械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发挥其在促进农民收入包容性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林州市下辖16个乡镇、4个街道,543个行政村,1766个自然村,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口105万,其中农业人口86万.近年来,林州市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注重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林州市农民收入主要特点 1.总量持续增加.2012年林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222元,较上年增长12.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十五”以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从2011年起首次超过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为保持农民增收好形势,2013年,农业部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心任务,提出千方百计使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的目标任务,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在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势头。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17元,同比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有望延续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小的好势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吴忠市的畜牧业作为优势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1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2%;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80.2元,占农民人均农业收入的47.4%。畜牧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宁夏自治区制定了<宁夏百万亩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宁夏中部干旱和南部山区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计划到2011年,全区设施农业面积100万亩(折合6.7万公顷),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全区农民人均设施农业收入达到14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沾益县“九五”期间遵循“优粮、强烟、调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发展思路,使农民收入得到恢复性增长。2001年全县就实现农业总产值94 5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 093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6%和3.5%。……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农村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农业比较效益降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农业投入不足等,导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缓。以贵池市为例,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2.5元,到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729.6元(90年不变价),五年间人均增收137.1元,年均增长率只有4.3%,此外,农民收入中有一半以上(51.07%)来自于传统的种植业,种植业收入构成了农民收入的主体,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基础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则是收入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南明区通过实施“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生态富民家园为抓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手段、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以建立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强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活动,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2009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528201万元,比2008年增加10.50%;农业增加值实现15280万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13元,比上年增加13%。  相似文献   

18.
二、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2004年1000个农户家庭总收入为1481万元.比1996年的1165万元增加316万元,比1986年的260万元增加1221万元。18年增长了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373元上升至2004年的2654元,增长了7倍。在家庭总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仍占主要地位,1986年户均为1688元,占总收入的65%,1996年户均8904元,占总收入的76%,2004年户均8688元,  相似文献   

19.
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笔者从农民的收入构成、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解决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新时期如何从农业内部到社会各方面全方位多渠道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三产融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结合2000—2016年安徽农民收入数据,分析安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变动趋势,研究表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持续增长,在安徽农民收入中占有最大比重,是安徽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三产融合通过农业内部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先进技术要素嵌入农业以延长利润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建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农民,确立合理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村产业融合社会服务体系以提高安徽农村三产融合水平,促进安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