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小麦喷施锌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土壤普遍缺锌,在小麦生产中增施锌肥,因提高了小麦的单穗重,而使小麦产量增加,与对照比平均增产3.6%—11.6%。锌肥喷施浓度以0.2%为最佳,投入产出比为1:14,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尿囊素处理小麦种子增产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用尿囊素处理小麦种子后,能提高其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矿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9.5%-12.7%;提高ATP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利于小麦体内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的进行,同时对延缓叶片衰老有一定作用;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增强光合强度,促进小麦体内的干物质累积。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省漯河市开展小麦作物健康与增产提质技术集成示范工作,应用全程优化用药模式,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进行标准化作业。结果显示,较常规对照区,处理区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产量增加35.30%,纯收益增加33.68%。由此可知,小麦作物健康与增产提质技术方案对小麦苗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纹枯病、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杂种小麦三系制种的增产途径孔琪,周桂萍,李尚义,姚金玲,盛宣国,钱秀萍(安徽省滁州市农技推广中心239000在1996年第五届国际小麦会议上,对杂种小麦的杂种优势给予充分的肯定。美国的研究表明,杂种在耐热、抗寒、耐霜冻及秆强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在逆...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2006年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了垄作和传统平作两种种植方式下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对3种不同基因型小麦(济麦20、泰山23和烟农19)源库关系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种植方式下小麦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要显著高于传统平作;垄作种植方式下小麦能够显著增加光合产物向叶片中的分配比例,从而达到扩"源"的目的;灌浆中期(5月23日)以前,垄作种植方式下光合产物向茎杆中分配的比例显著高于传统平作,是垄作小麦抗倒伏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垄作种植方式下小麦能够在成熟前加快茎杆中贮藏的干物质向籽粒中转移,提高收获指数;垄作种植方式与传统平作比较,能够扩"源"稳"库",通过增加千粒重和穗粒数而显著的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三年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露地条播种植方式相比,旱区冬小麦地下渗灌与膜上穴播栽培技术体系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节水增产效应,提高水分利用率,小麦植株发育健壮,干物质积累增多,分蘖成穗增加,群体光合能力增强,更为显著的是产量三因素中,每公顷成穗增加了93.0万,穗粒数平均增加1.8粒,千粒重提高了2.1g,每公顷增产2127.0kg,增产率为47.58%,净增产值1265.1元。  相似文献   

7.
经过一年对大豆平作密植增产技术的研究.发现这项以选用矮秆、抗倒、丰产品种,实行窄行密植为核心的大豆新技术项目,产量比常规垄作大为提高;并且,在一定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收获重的增加而增加;底荚高度明显比常规垄作提高,这有利于实行机械化收获;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常规垄作,有利于水分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
旱地冬小麦覆盖黑色液膜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1999年,在山西临汾以裸地条播小麦为对照就黑色液膜覆盖冬小麦的增产效应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色液膜覆盖方式在冬前、拔节期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在生长中后期有效供给土壤水分,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较对照提高28.9%,从而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产量三因素,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优于对照,亩产达197.7kg。该项研究丰富了我国冬小麦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9.
一天之中,夜间的温度明显低于白天。特别是在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间,昼夜温差更大,我国多数地区都在10℃以上。因此,小麦夜间灌溉,不仅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下渗水量,使土壤和植株根际保持较多的水分,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子粒饱满和品质改善。根据有关专家连续3年在春小麦上试验,夜灌比昼灌平均增产14.3%,面筋拉力和面包体积分别增加27.4%和12.9%。  相似文献   

10.
在小麦高产栽培生产中,随着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小麦产量也不断提高,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就更为迫切。为了研究铁锌微肥在本所良繁基地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我们开展了本项试验,以期为小麦合理施用锌铁微肥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1年在本所东坡良繁基地进行。土壤为粘质壤土,试验前测定的0~20cm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25%、全氮0.12%、速效磷32mg/kg、速效钾104mg/kg、有效锌0.46mg/kg、有效铁2.91mg/kg。供试小麦品种为本所选育的豫麦24,锌肥为硫酸锌,铁肥为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晋南麦区平川水地土壤生态条件下不同氮磷钾施肥比例的增产增效情况。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缺一不可,任何一种肥料的零施用,都会较大地影响产量的增加,且不同氮磷钾施肥比例对小麦增产有显著差异。在该试验的14个处理中,以N2P2K3即每666.7m^212kgN、8kgP2O5、12kgK2O的施肥比例对小麦增产增效最佳。  相似文献   

12.
小麦免耕栽培的增产原理及其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表明,小麦免耕比耕翻播种增产,提出了沿淮小麦免耕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夏秋麦生育特点与增产途径赵致,李家修,张成琦,杨昌达,杨宏敏(贵州农学院农学系)多年夏秋麦研究及生产试验表明,在贵州一些地区,采用春型强春性和春型春性小麦品种,于7月底至8月初播种,利用8、9、10三个月期间闲置的土地和较好的气候资源种植一茬夏秋麦,...  相似文献   

14.
张秋菊 《种子科技》2023,(20):68-70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成熟,小麦的种植质量与产量稳步提升。人们在种植技术与生产标准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对小麦品质的关注度越加显著。目前,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深受欢迎,并得到了合理应用与广泛推广。以山东省小麦种植为研究背景,详细分析了小麦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讨了小麦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的科学发展因素,阐述了科学预防小麦病虫害与合理施用化肥的措施,为小麦高产增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膜小麦节水增产效果及主要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小麦节水增产效果及主要原理李守谦,兰念军(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兰州730070)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0.3亿hm2,占全国粮食面积的近30%。“九五”期间,要实现粮食总产增加500亿kg的目标,除了继续抓好品种……  相似文献   

16.
沟垄集雨栽培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沟播,垄作、平作3种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其最终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土壤垄作和沟播较平作处理促进了干物质积累,使叶面积指数增大,且沟垄栽培具有一定的集水作用,千粒重增加,单株地上部总干重增加,穗部性状较好,垄作和沟播产量比平作分别增产4.01%和2.27%。  相似文献   

17.
垄作栽培对小麦个体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麦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了传统栽培(平作)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表明,垄作栽培可显著降低群体内空气湿度.纹枯病、白粉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得到极显著降低;第一、二节间缩短增粗,茎壁加厚,抹高降低,抗倒伏性显著增强;垄作栽培中小麦种植在垄顶,全生育期根际土壤疏松不板结。利于根系发育,单抹次生根数量增加9.6~19.1条,0~60cm根系干重较平作栽培增加12%以上.深层土壤根系活力得到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衣剂增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早、晚稻对水稻种衣剂苗博士、江苏华农进行了增产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苗博士和江苏华农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的原因是:改善了秧苗质素,促进了根系功能,提高了秧苗叶片的叶绿素水平,促进了本田期的早生快发,增加低位(1级)分蘖数,早够苗、早达苗峰,使够苗至分化的长粗时间长,有利于茎蘖的长粗成穗,使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增加,提高了茎叶比和比叶重,增加抽穗后茎叶中干物质向穗粒转运,促进籽粒干重增长,最终使穗数、粒数及粒重获得改进而达到增产。  相似文献   

19.
阴山北麓旱作区垄沟集雨种植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改善旱作农田水分状况,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对垄沟集雨栽培措施下食用向日葵和马铃薯的土壤水热及作物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试验不同处理距地表10 cm地温变化基本上在整个生育期一直表现为:垄膜沟植>起垄沟植>垄作>平作;向日葵试验在6月中旬前不同处理距地表10 cm地温表现为:垄膜沟植>垄作>起垄沟植>平作,而到6月下旬至8月上旬起垄沟植处理温度高于垄作,表现为:垄膜沟植>起垄沟植>垄作>平作,8月中旬至9月上旬起垄沟植温度最高,表现为:起垄沟植>垄膜沟植>垄作>平作,9月中下旬又表现为:垄膜沟植>起垄沟植>垄作>平作。整个生育期,向日葵采用垄膜沟植、垄作和起垄沟植较平作积温分别增加了162.6℃?d、35.8℃?d和80.6℃?d,而马铃薯分别增加了228.7℃?d、48.6℃?d和58.7℃?d。不同作物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向日葵叶面积指数最高值出现在播种后100天左右,马铃薯出现在播种后90天左右,整个生育期向日葵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基本表现为:垄膜沟植>起垄沟植>垄作>平作,而马铃薯在播种后90天之前,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基本表现为:垄膜沟植>起垄沟植>平作>垄作,之后垄膜沟植叶面积指数下降明显,在收获前15天左右不同处理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基本表现为:起垄沟植>垄作>平作>垄膜沟植。向日葵和马铃薯增产趋势表现为:垄膜沟植>起垄沟植>垄作>平作。向日葵和马铃薯生育期耗水量均表现为:垄膜沟植<起垄沟植<垄作<平作,WUE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垄膜沟植>起垄沟植>垄作>平作。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节肥增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总结了2004—2013年山西省10年间主要粮食作物(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产量、肥料用量、养分效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作物的节肥潜力。结果显示:2013年比200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11.9%,总产量增加了23.6%,肥料用量同步增长了29.5%。粮食总产的增加主要源于玉米面积和产量的贡献,十年间玉米面积增加了48.4%,总产量增加了51.2%,而粮食单产却徘徊不前。对目前山西省粮食生产肥料偏生产力、节肥潜力等指标分析得出,在稳定钾肥施用前提下,玉米小麦生产能够节肥17万t,节肥潜力达22%;在节肥20%前提下,应用高产高效技术,山西能够同时实现粮食增产20%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0%以上的目标,使山西省粮食生产达到节肥绿色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