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应用新技术调节茶叶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栽培的角度,人们总希望在单位面积里茶树能产生更多更好的茶叶原料,围绕这一目的,多少年来人们已从土肥、修剪、耕作、采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高产优质栽培经验。从茶叶加工的角度,人们总希望充分发挥鲜叶的潜在品质,加工出最佳的各类茶叶,围绕这一宗旨,在加工工艺组合上,一些外在物理影响因素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经验。但在当今商品生产中,质量和价格诸方面都面临着剧烈的竞争,仅依靠常规的栽培措施和物理手段要想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为此各产茶国都寄希望于新技术的应用,现将近几年这方面的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群体茶树品种在我国茶叶生产上所占栽培面积最大,我省95%以上茶园所栽培的都是良莠不齐、优劣混杂的群体茶树品种,而且这些群体品种茶树大部分均巳树势衰老,特别是我省生产的一些名茶优质茶,由于树势衰老,茶树生活力下降,产量和质量均难提高,使市场上产生名优茶紧缺的供求矛盾,急需从当地群体茶树适制名茶类型中选育适制名茶优质茶的茶树品种,对老茶园提纯复壮和换种,以提高名茶优质茶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  相似文献   

3.
<正>茶树品种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形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特性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地区和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品种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需要的茶树群体。茶树品种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名优茶生产的前提条件,品种的抗逆性是发展无公害茶园的关键。茶树良种是指在一定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栽培、采摘制度下,能够达到高产稳产,制茶品质优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丰产、稳产、优质、早发和广适等  相似文献   

4.
栽培茶树的目的是能够获得数量多品质佳的鲜叶;合理采摘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高产优质,持续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鲜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茶品质,青龙茶尤为突出。为获得优良的成品茶叶,不但要有良种,还必须严格掌握采摘时期和标准。鲜叶应嫩度适宜而匀净;不同品  相似文献   

5.
在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中,推进茶树种植良种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茶树良种是茶叶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具有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增强抗逆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调节茶季劳动力,充分发挥制茶设备效能等多方面的作用。紫阳是一个古老的茶区,已有二千多年的茶树种植历史。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栽培,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通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资源,被誉为我国北方茶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天然基因库。自建国以来,茶叶科技工作者在良种繁育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85年,紫阳种被推荐为全国推广的21个有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泾县茶区名优绿茶生产逐渐取代大宗茶生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鲜叶采摘也越来越嫩。而茶叶质量与优越的自然条件、优良的茶树品种、高技术的栽培管理及精湛的采制工艺密不可分。尤其在采摘和制作工艺上各地有其特殊的要求。结合当前生产,  相似文献   

7.
赵吉雄 《贵州茶叶》2004,32(4):36-37,39
五峰地处鄂西南山区,全县山峦叠嶂,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茶树栽培的理想之地。早在2000多年前。五峰就有自然生长的茶树,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对当时五峰的茶叶种植有翔实的记载。近年来,五峰通过实施“请名师、制名茶、创名牌”战略。茶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茶园总面积6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名茶研制开发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名茶品质的形成与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采制技术密切相关。优质鲜叶原料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基础 ,精湛的制茶技术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关键。本文以“天山真香”等名茶为例 ,就制茶技术与形成名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1 制茶技术与名茶外形各种名茶都有其独特美观的外形。如天山真香茶外形挺直略扁 ,旌德魁针茶紧秀似针 ,旌德亳芽茶扁平似雀舌等 ,虽然外形各不相同 ,但都有共同的品质要求 ,即外形要求“三个一致” :形状一致、大小一致、色泽一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1 采摘优质的鲜…  相似文献   

9.
制造高级茶,就需要优质的鲜叶。为了改良茶叶品质,除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改善栽培管理,包括施肥及各种采摘方法外,而且需要改良茶树的遗传性。近来,在茶树栽培方面,采用无性凡殖品种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种子凡殖品种。这已使绿茶品质得到很多改良。1973年,无性凡殖品种的茶园达到日本茶园总面积的36%。无性  相似文献   

10.
陶广中 《茶业通报》1993,15(4):21-22
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告诉我们,茶叶品质好坏,产量高低虽然与茶树品种、生态环境、管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但是科学的采摘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其影响程度有时甚至能超过以上诸因素。合理的采摘标准,正确的采摘方法,科学的采摘管理,可部分地弥补茶园在茶树品种,生态环境和茶园管理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茶树采摘幼嫩新梢用于加工饮料茶,其产量和茶叶品质两者均受采摘标准的影响。茶叶品质研究的本身即着重于采摘标准。但采摘标准极大地依赖于采摘间隔期。在商业性茶叶生产条件下,孤立地选择某一采摘标准的芽叶是困难的;因此,可发现在采摘的鲜叶中不同采摘标准的芽叶具有不同的比例。适当采摘间隔期的选择可控制这些芽叶的比例,进而控制采摘质量和产量。有利于产量和成茶品质的最佳芽叶标准是一芽二叶,然而完全实现一芽二叶是不可能的。根据上述采摘标准和努力提高产量,某一生产茶园可通过延长采  相似文献   

12.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2,(1):40-40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3.
选育茶树新品种是加速茶叶生产良种化进程,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发挥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我院地处沿江江南丘陵地区,选育适宜丘陵地区栽培时高产优质,茶类适制性强的品种,对提高丘陵地区茶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茶叶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从1974年开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省内外优良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的有性后  相似文献   

14.
刘志宏 《茶业通报》1992,14(1):43-44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是我国重点茶区,出产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休宁松萝、祁红、屯绿等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这里山脉逶迤连绵,新安江水系支流纵横。茶树孕育其间,生态环境优越。又有众多的茶树优良品种,和精湛而富有创造性的采制技艺,是创制和发展名优茶最佳茶区。近几年来,我国内销茶叶市场上,茶叶滞销滑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茶叶产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适应茶叶市场需求一种新的优质茶——黄山松针应运而生。经过屯溪实验茶场的生产示范推广,已进入南京、上海、苏州等销区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出现供不应求的可喜现象。黄山松针的品质特征以及采制工艺是:  相似文献   

15.
茶叶品质的决定因素,首先是茶叶的品种,其次才是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和制茶技术;选育与推广茶树良种,是提高园单产,改进茶叶品质。杭州西湖山区所产的龙井茶,向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蜚声中外。龙井茶区,是一个既古老而现代茶叶生产水平又较高的产区,其栽培的茶树品种性状具有不少高产、优质的因素,拥  相似文献   

16.
茶叶采摘中几个问题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采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树的生机和鲜叶的品质。在当前从茶叶采摘入手提高鲜叶品质尤为重要。为此,现就茶树芽梢伸育有关特性,以及采摘技术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成龄茶树树冠不同叶片新梢的分布成龄茶树通过系统修剪,树冠基本定型,进入采摘阶段以后,在一般管理条件的自然生长情况下,着生不同叶片的春梢中,1叶和6、7、8叶的春梢均很少,2、3、4叶占的比  相似文献   

17.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3,(4):155-155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相似文献   

18.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很多,从茶树品种、鲜叶采摘、加工工艺、制茶机具到包装贮运和整理拼配,贯穿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但是生态条件更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生态条件是指与茶树生长发育有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指光照、温度、水分、土壤酸碱度、地形、海拔和纬度。此外还有植被、微生物等生物和人类的影响。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对茶树体内物质代谢的途径有一定的影响,使得不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的物质成分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有所不同,与茶叶品质有关的许多化学成分诸如氨基酸、咖啡碱、多酚类等等,都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本文试从生态角度出发探讨生态条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正《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来稿须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  相似文献   

20.
自本世纪发现茶树多倍体以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茶树多倍体的特征和特性有了较多的究究,积累了不少资料。例如三倍体茶树与二倍体茶树比较,叶片大而肥厚,气孔大密度小,发芽早,营养生长旺盛,耐寒性强,叶片持水力强,较耐旱,表现不育性,结实率很低等等。但是,三倍体与二倍体茶树在主要化学成分方面的差异,前人却研究得很少,尚未见到专门报道。从我国已报道过的一些自然三倍体茶树品种来看,多数是优良品种,制茶品质也好。因此,研究三倍体与二倍体茶树与影响茶叶品质有关的化学成分差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