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新敏  郭小丁 《种子科技》2000,18(3):158-159
网室内薯苗倒栽缓解了个体发育与群体发展的矛盾,减轻了甘薯冠层郁闭,从根本上解决了繁殖脱毒甘薯原原种茎叶徒长问题。倒栽比正栽分枝多,蔓短,叶面积指数长期维持在3.5左右,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繁殖系数大,鲜薯增产21.7%~25.2%。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加快了脱毒甘薯推广速度。  相似文献   

2.
网室内脱毒甘薯原原种倒栽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我国甘薯病毒病传播的途径和特点,为防止病毒病的回传,一般要求在繁殖脱毒甘薯原原种时盖40目防虫网.而甘薯在网室内生长,光照弱,通透性差,昼夜温差小,往往造成茎叶徒长.茎叶徒长,群体过大,叶面积指数超过4,结果空株率高,产量低,一般鲜产仅500~750kg/667m2.为了加大原原种的繁殖系数,笔者创造性地提出倒栽控徒长技术.其技术原理是:甘薯秧苗生物极性中等,且秧苗发根为不定根,倒栽薯苗均易成活,但比正栽(CK)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脱毒甘薯增产效果显著,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脱毒种薯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目前,脱毒甘薯的开发应用一改以往封闭式自繁自留自用的留种方式为集中繁殖、统一供种的留种方式。因此,如何进一步搞好脱毒种薯的大量安全贮藏,减少烂种,已成为甘薯生产...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技术及成本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推广.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马铃薯生产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值。脱毒马铃薯推广的第一步是繁殖脱毒种薯。从广义上讲,脱毒种薯的繁殖是从脱毒试管苗开始的.然后由试管苗繁殖脱毒微型薯(也叫脱毒小薯或原原种),由微  相似文献   

5.
应用脱毒甘薯是当前甘薯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较未脱毒甘薯增产30%。脱毒甘薯的种薯(苗)与未脱毒甘薯在外观形态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在缺乏经验而又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一般很难区分开。在引种、繁种及种薯(苗)销售时,应杜绝脱毒种薯(苗)与未脱毒种薯(苗)的鱼目混珠,防止以假乱真,避免坑农害农。同时,脱毒甘薯有其自身特点,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措施。山东省苍山县种子公司以主栽品种涂薯18为例,经多年总结,现将脱毒甘薯形态以及栽培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形态特征薯苗发很数量的差异脱毒鲁苗根条数明显比未脱毒薯苗少…  相似文献   

6.
甘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技术与利用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271000)刘桂玲近几年来,我国对甘薯病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的脱毒苗,由于脱除了病毒,可以大幅度提高鲜薯产量并改善品质,一般可增产鲜薯20%~50%,出于率增加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甘薯脱毒薯(苗)生产技术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丁 《作物杂志》1998,14(5):32-33
植物脱毒技术在甘薯上的应用取得了效果,各地近几年的试验表明,较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比对照增产20%~30%,而不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增产幅度更大,有的甚至成倍增加。由于甘薯脱毒薯是近几年新推广的技术,目前脱毒薯尚无质量标准和较完善的脱毒种薯(苗)生产程序……  相似文献   

8.
脱毒甘薯主要经济性状特性分析及增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不同组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毒甘薯不同地点,品种,年份均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14.95% ̄91.8%。甘薯脱毒后商品品质改观较大,干物质含量、抗病性则无明显变化,脱毒甘薯与对照相比地上下部生长动态趋势相同,但更具优势。上述部分论点与以往研究略有不同,了解脱毒甘薯的生长特性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脱毒薯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甘薯病毒病普遍发生,危害相当严重,是目前造成品种退化减产、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经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产生脱毒苗后,恢复了原品种的优良种性,脱毒甘薯一般表现为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多、苗壮,栽后返苗快,生长势强,结薯早,膨大快,高产稳产,增产效果极其显著。据苏、鲁、豫、皖、晋、陕6省3年93点次的结果统计,脱毒甘薯较未脱毒苗增产36.4%~41.6%,1998年全国特别是黄淮、长江两大薯区已形成脱毒甘薯推广热,其中7省区已形成全省推广规模,推广面积达53.3万hm2,增加效益近24亿元。根据各地高产经验,结合试验、示范,总结…  相似文献   

10.
脱毒甘薯的生长特性和生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推广甘薯脱毒技术,选用没类型甘薯品种脱毒薯进行试验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脱毒甘薯具有栽后发根返苗快,植株健壮,封垄旱,基部分枝多,茎蔓生长速度快,叶面积指数提高,茎叶产量显著增加,结薯早,膨大快,块整齐而集中中等生长特性;并具有叶绿素分量提高,T/R值减小,经济系数高等生理特点。大面积示范与小区试验结果一致,鲜薯产量达2770kg/667m^2,比CK增505kg,增产22.3%,干率提高5  相似文献   

11.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在大田生长期间很容易被病毒侵染。一旦感染上病毒,病毒就会在薯苗或薯块内不断增殖积累,并代代相传,致使甘薯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据报道,能够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余种,而在我国普遍发生的有3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MV)、甘薯潜稳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甘薯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已成为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目前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已达20余万hm^2,增产幅度达22.3%-93.6%。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脱毒种薯(苗)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脱毒甘薯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不同级别种薯(苗)的增产效果不同,各地的名称也不统一,有的称茎尖苗、原种、生产种,有的称R0代苗、R1代苗……这就给种薯的生产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制定和统一各级种薯(苗)的名称和质量标准,规范种薯(苗)生产程序,实现脱毒种薯(苗)生产的标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根据几年来在脱毒甘薯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结合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极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总结出了脱毒甘薯的四级种薯生产程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史新敏  唐君 《种子科技》2008,26(1):58-58
甘薯脱毒技术是我国甘薯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是生物组培技术、病毒检测技术和良种快繁技术的结晶,甘薯脱毒苗应用技术是我国继脱毒马铃薯之后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又一成功典范。该技术先后在江苏、山东、四川、广东、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等国内甘薯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底累计推广面积230万hm^2,增加社会经济效益67.77亿元,“甘薯脱毒薯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于200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更大范围内更好地推广应用脱毒甘薯,发挥甘薯良种的增产增收效益,脱毒甘薯原种繁殖的提纯日益重要。作为原种繁殖单位或基地,应紧紧抓住脱毒甘薯原种生产的三个关键时期,及时去杂、去病、去劣。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地区是河南省甘薯的主要种植区 ,常年种植面积在 2 0万hm2 左右。为了有效地提高甘薯产量 ,稳定甘薯种植面积 ,调整种植结构 ,我们开展了“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应用研究” ,经我们脱毒成功的甘薯品种有徐薯 18、北京 553、豫薯 4号、豫薯 7号、豫薯 8号、豫薯 11、豫薯 12、鲁薯 8号等。在脱毒甘薯的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 ,我们总结出了适合豫西丘陵地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现介绍如下。1 起垄种植甘薯属块根作物 ,土层深厚、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最适宜甘薯生长 ,为了给脱毒甘薯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最好采取起垄种…  相似文献   

14.
张栋 《种子》1999,(6):55-55
脱毒甘薯增产幅度大,品质好,经济效益高,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薯区广大薯农的普遍认可,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山西等10多个省(市)薯区推广达40万hm2,推广形势很好,形成了引、种脱毒甘薯热,但目前乱引乱繁脱毒薯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脱毒种薯质量下降,使生产中增产不显著,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固此必须严把引种质量关.提高种薯(苗)质量,使到达生产者手中的种著(苗)有质量保证(包括脱毒、无其它病毒、种性、纯度等),以夺取甘薯高产、稳产,确实增加薯农收益。1正确认识脱毒薯,避免盲目引种1.互通…  相似文献   

15.
甘薯脱毒是一项高新技术。脱毒后的甘薯栽植后生长健壮、抗病性抗逆性强、薯块膨大速度快、商品性好、出干率高,比普通甘薯增产40%左右。脱毒甘薯的特点是生育期短且生长发育快。因此,在栽培技术上必须突出一个“早”字,才能使脱毒甘薯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6.
汪伟成 《种子》1994,(3):50-51
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中得到了应用推广,对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脱毒种薯生产与经营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1脱毒种薯生产中的问题1叫保种措施不强经脱毒的马铃薯植株或块茎很易再感病毒病,马铃薯繁殖主要采取无性繁殖,用种量大,繁殖系数较低,从脱毒到生产用种年限较长。因此,在脱毒种薯繁殖过程中,加强保种措施对发展马铃薯生产极其重要。1·1·1随着脱毒种薯生产面积的扩大,脱毒种薯繁殖田的隔离越来越严重态势。有的繁种田与商品地块相连.根本无隔离距离,势必造成相互传染病害。1·1·2马铃薯…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的利用山西省岚县农业局(035200)陈久平在推广脱毒马铃薯种薯的过程中,目前时尚微型种薯的利用。所谓微型种薯是在生产繁殖脱毒马铃薯种薯中,为了节约繁殖面积,加快繁殖速度,缩短繁殖时间,充分利用有限的脱毒试管苗进行迅速生产的一种极小...  相似文献   

18.
脱毒甘薯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豫薯8号、豫薯10号等河南主栽品种为试材,对脱毒甘薯工厂化繁育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从茎尖组织培养到大田用种,需要过高级脱毒苗→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生产程序。同时对脱毒甘薯工厂化繁育供种体系及各级种薯(苗)的生产规模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秦薯5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以秦薯4号、栗子香、香黄、秦薯3号等优质、高产、高干材料作亲本,杂交选育的甘薯新品种,2006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陕鉴薯2006002号),目前已成为陕西甘薯生产主推品种。近年来,随着甘薯病毒种类、传播介体以及种薯种苗繁育模式的变化,传统繁育供种体系已无法满足甘薯生产的需要,为应对陕西产区秦薯5号脱毒种苗供需失衡的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甘薯双生病毒病、SPVD病毒病等危害,针对甘薯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和种薯种苗繁育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采用提纯选优与甘薯脱毒技术,建立秦薯5号脱毒种苗繁育体系和秦薯5号脱毒原原种苗、原种苗两链繁育网,快速推动了秦薯5号脱毒种苗产业化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甘薯脱毒种薯田间种植后,由于媒介昆虫的传播,会很快重新感染病毒,这种情况对于脱毒种薯生产和脱毒种薯利用年限有很大影响。但由于病毒病检测方法的限制,一直未能进行深入研究。近年随着甘薯脱毒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摸清脱毒种薯田间种植后病毒侵染情况与产量下降之间的关系,对正确确定脱毒种薯使用年限的要求非常迫切。1993年作者曾利用指示植物巴西牵牛(Ipomeasetosa),研究观察了田间蚜虫传播SPFMV,但对脱毒薯田间连续种植后的病毒侵染率增长与产量下降的关系等问题还是不太清楚。为此,作者于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