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特早熟棉花新品种——辽棉14刘少明杨桦辽宁省经济作物所111000特早熟棉花新品种辽棉14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以早熟品系辽692为母本,以抗枯、黄萎病品系辽1038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于1996年经辽宁省品种审...  相似文献   

2.
棉花品种资源抗枯黄萎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治理和抗病、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的选育进程,也为棉花品种资源材料数据入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3~1989年,在研究棉花抗枯黄萎病快速、准确鉴定方法的基础上,对1053份棉花品种资源材料和中棉12号131个  相似文献   

3.
1充分利用棉花抗病资源 ,实现病区棉花品种换代辽宁省为我国特早熟棉区 ,棉花品种的抗枯、黄萎病能力和棉花纤维品质都具有独特优势 ,在棉花抗病育种方面具有丰富的抗病育种资源 ,除早熟、丰产外 ,高抗枯、黄萎病是辽宁省棉花品种最突出的特点。自 80年代以来 ,辽宁省利用各种抗病资源 ,培育了 1 7个特早熟棉花品种 ,其中包括 5个高抗枯、黄萎病的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 33.33多万公顷。 1 996年 1 1月审定的辽棉 1 5号保持了高抗枯萎病的特点 ,枯萎病指数为 0 .5 ,同时在抗黄萎病方面又有进一步的进展 ,黄萎病指数7.45 ,是辽宁目前所有…  相似文献   

4.
川棉293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所从川737与岱15的杂交后代中经多年病圃综合选育而成的抗黄萎病、高抗枯萎病、抗红蜘蛛和兼抗棉铃虫的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该品种1995~1996年通过长江流域全国抗病区试和四川省区试,1997年通过国家长江流域和四川棉区生产试验,于1999年5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主要特性1.1 抗枯黄萎病性。1995~1996年国家抗病区试统一鉴定,川棉239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指4.0,黄萎病指18.55,是长江区试多年来黄萎病抗性有很大提高的第一个双抗新品种。1.2 抗虫性。1997~1998年经华中农业大学抗螨性鉴…  相似文献   

5.
中棉15(原名中210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以6429×86—1杂交育成的丰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1989年5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一、产量水平。1985~1986年参加河南省常规区试,二年26个点平均结果:霜前皮棉产量81.4公斤,比对照豫棉1号增产4.1%,其中1986年13个试点平均,皮棉和  相似文献   

6.
锦棉6号主要特征及应用技术陈兴奎高瑶琨裴大顺李世荣康树立李亚男辽宁省锦州市农科所121017锦棉6号原品系名锦812,是锦州市农科所1984年在凌海市温滴楼乡棉花自然病圃,用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原苏联品种塔什干3号作母本,兼抗枯黄萎病的辽72134-...  相似文献   

7.
辽棉27号是辽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7年以特早熟、抗病、高产、耐低温品种辽棉16号为母本,以高衣分、优质棉花品种sGK321为父本杂交,其后代在人工枯黄萎病圃经过14年的定向筛选改良培育出的特早熟、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审棉[2012]29号).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19在新疆创高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19在新疆创高产中棉所19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复合杂交育成,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耐棉苗根腐病,抗棉铃虫和蚜虫等特性,是一个多抗棉花新品种。1993年新疆农一师二团小面积引进试种,经鉴定驯化,于1994年大田示范逐步推广。大田...  相似文献   

9.
秦棉1号是咸阳市农科所1977年在本所棉花枯黄萎病圃中,从美棉SR—1中筛选抗病单株,1979年选系,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原系号6083。1987年元月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为秦棉1号。该品种优质、丰产、兼抗枯黄萎病,并  相似文献   

10.
川棉243新品种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棉243新品种介绍谭永久蔡应繁何洪华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641400川棉243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用抗棉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作母本,岱字棉15作父本杂交,病圃综合定向选育出的抗棉黄萎病、抗枯萎病、兼抗棉铃虫的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19...  相似文献   

11.
棉花抗枯黄萎病新品种晋棉18逯金梅山西省文水县科委032100赵二翠文水县农业局晋棉18原名87抗选─4,是山西省文水县农业局和科委自1986年开始,从晋棉6号中经连续多年在枯萎病田系统定向选育出的,1992年育成。1992~1993年参加了全省特早...  相似文献   

12.
锦 棉 5 号 的 选 育邸德元,高瑶琨,李士荣,马丽娟,陈兴奎,裴大顺辽宁省锦州市农科所121001锦棉5号(锦2046)是辽宁省锦州市农科所1984年在锦县温滴楼乡棉花自然病圃,用高抗枯萎病兼抗黄萎病的辽棉7号作母本,抗病、大铃、喜肥水的辽103...  相似文献   

13.
我省为棉花枯、黄萎病重病区。近年来,抗枯萎病棉花品种陕401大面积推广后,对控制枯、黄萎病为害,提高棉花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枯萎病被基本控制后,黄萎病仍有发展趋势。因此,选育兼抗枯、黄萎并具有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是生产上的迫切要求。我所经过多年努力,继陕  相似文献   

14.
辽棉23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特早熟、高产、抗病虫、优质棉花新品种,2009—2011年在辽宁省的黑山县、朝阳县和喀左县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突出,增产效果明显。1生长表现辽棉23号生育期124d左右,霜前花率95%以上。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铃虫。一般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棉花枯、黄萎病在我省蔓延 ,90年代以来 ,我院 (所 )加强棉花抗病优质育种工作 ,相继育出了鄂棉 2 0、鄂抗棉 4号、6号、7号和 9号、1 0号等抗病新品种 ,其皮棉产量在省棉花抗病品种区试中 ,比对照种中棉所 1 2或鄂抗棉 3号平均增产 8%~ 1 0 %左右 ,纤维品质优良 ,抗枯萎病或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其中鄂棉 2 0获国家农作物二等后补助 ,并获 1 999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鄂抗棉 4号、9号和 1 0号先后入选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奖金”新品种选育项目 ,鄂抗棉 7号获“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优质及专用农作物后补助”。这些品种近年在我…  相似文献   

16.
<正>辽棉31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7年以特早熟、抗病、高产、耐低温品种辽棉16号为母本,以优质、高衣分河北资源97-3155为父本杂交,其后代在人工枯黄萎病圃经过16代的定向筛选改良培育出的特早熟、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2014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棉2014002)。1特征特性辽棉31生育期128d左右,霜前花率91.0%,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黄萎病预防措施谢远清(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大垸农场农科中心433321)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目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抗枯品种有:中棉12、鄂棉20(即8933)、泗棉3号等。对黄萎病目前尚无高抗品种,一般为耐病品种,如中棉12、湘棉16号等。选用抗病品...  相似文献   

18.
中棉所34(原代号中135)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本所育成的丰产、抗黄萎病棉花品种中棉所9号为母本、与引自美国的岱字棉45A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棉花新品种。1选育经过1981年杂交、1988年成系。1995~199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试验,1...  相似文献   

19.
枯黄萎病是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自治区植保站等单位的调查显示,1995年全区枯萎病面积达4万~4.6万hm2,其中绝产面积2666.7hm2以上;目前全疆80%以上的棉田受枯黄萎病危害,枯黄萎病蔓延后导致本区自育丰产、优质、不抗病棉花品种难以推广。研究枯黄萎病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新疆自育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新疆的库车县齐满镇枯黄萎混生重病田和无病田进行。参试材料14份,分别为自育品系抗虫2000和5,自育中长绒棉品系25、29、30、32、9-2065号;美棉99B、33B;SGK32…  相似文献   

20.
低酚棉新品种─湘棉16由湖南省棉花所育成的湘棉16(原“90─G3”),于1994年1月通过省审定命名。该品种是一个高产、高抗(抗枯、黄萎病)低酚棉新品种,是由杂交后长期病圃筛选育成的。特征特性生育期128天左右,株高120cm,衣分44%~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