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1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其对1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发芽期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后,幼苗的相对活力指数在0.32-0.79之间,14个品种的平均相对活力指数为0.49。干旱胁迫后,14个油菜品种的平均苗高比对照降低40.68%,平均单株鲜重比对照降低34.2%,平均成苗率比对照降低18%。但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后,幼苗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电导率均比对照极显著提高,丙二醛的平均含量比对照提高96.7%,可溶性糖平均含量比对照提高75.0%,脯氨酸平均含量比对照增加2204.9%,可溶性蛋白的平均含量比对照增加56.2%,平均电导率比对照增加34.8%。在各种指标中,相对活力指数较为直观、综合地反映了发芽和生长性状,可作为油菜发芽期抗旱鉴定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活力素是一种新型综合体的活性态营养剂。甜菜施用活力素试验结果表明: 出苗率平均比对照提高7.6 个百分点;褐斑病罹病率平均比对照低1 .5 个百分点;根产量平均较对照提高13 .8 % ;含糖率与产糖量平均较对照分别提高0.24 度、15 .5% 。活力素浸种、生育期两次叶喷可显著增加甜菜植株抗逆性,提高产质量  相似文献   

3.
大豆种子吸胀时内含物外渗及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成超  邹琦 《大豆科学》1991,10(3):226-230
大豆种子吸胀期间有明显的溶质外渗现象,本研究表明:种子在低渗透势溶液中吸胀,有利于细胞膜系统的修复和完整性建立,其外渗液的相对电导和[K~+]较低,种子活力指数提高;种子在-1.1860 MPa溶液中吸胀48小时效果最佳,此时相对电导为4.3%,[K~+]为42ppm,活力指数为1.168;外渗液的相对电导和[K~+]与活力指数之间呈Y=1/(a+bx)的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7和0.9548,均达极显著水平,两者可作为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吸湿—回干处理提高大豆种子活力,增强抗逆力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岩  郑光华 《大豆科学》1990,9(4):347-351
黑河3号和黑河5号大豆种子经吸湿—回干处理后,活力明显提高。回干后的种子具有明显的抗吸胀冷害的效果,经低温吸胀后,其种子比对照种子的萌发率提高1.6倍,电导率及K~+/Na~+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中粒种咖啡(Coffea. canephora)叶片组织为材料,研究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及预处理措施对其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以期确定能够酶解出高数量且高活力的原生质体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获得有活力原生质体的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离析酶,同时酶解时间为20 h、酶液渗透压即甘露醇浓度为0.7 mol/L,预处理措施为黑暗24 h的咖啡叶片组织得到8.1×105个/g、活力达到73%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单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老化箱加速种子老化。随着种子老化时间的延长,郑单958和先玉335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老化至8 d,种子活力指标降至极低的水平。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力逐渐降低,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MSAP分子标记扩增出2 750条有效峰值,随老化时间的延长,郑单958的CG甲基化水平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先玉335的CG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基因组DNA的CHG与CHG+CG甲基化水平变化不规律,郑单958基因组DNA的CHG和CG+CHG甲基化均高于对照,先玉335基因组DNA的CHG甲基化均低于对照。郑单958和先玉335的DNA发生甲基化模式变异,郑单958 DNA的CG去甲基化模式变异高于超甲基化,先玉335DNA的CG去甲基化模式变异低于超甲基化。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的活力指标、生理指标与基因组DNA的CG甲基化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T4、T5代转ZmARG基因玉米株系AKF65和受体自交系KF513为试材,对目标基因的整合表达、酶活性及产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CR、Southern和RT-PCR检测证明,ZmARG基因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基因组,在转录水平上能够稳定表达,且两个世代中稳定遗传。转基因株系灌浆期叶片中的精氨酸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萌发种子和苗期根中极显著高于对照,种子萌发时酶活力最高。转基因株系百粒重、穗重和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穗长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各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添加金属离子对玉米发芽过程中酶活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发芽过程中通过浸泡方式添加K+、Cu2+、Mg2+、Zn2+、Ca2+来提高玉米植酸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力,使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不需再外加植酸酶等酶制剂,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实验发现,Ca2+对植酸酶的影响最为明显,最大酶活力达到5.857 U/g(干玉米),为对照的2.5倍;对淀粉酶和蛋白酶也有影响,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大酶活力分别为对照的4.4、1.5、2.6倍。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NaCl胁迫下玉米幼苗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和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低磷处理玉米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增加,根系中显著降低;增加供磷水平,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根系中含量上升,同时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磷可降低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各器官中的Na~+含量,同时增加各器官的K~+、Ca~(2+)和Mg~(2+)含量,降低Na~+/K~+与Na~+/Ca~(2+)比值。磷有助于维持植株的碳氮代谢平衡,促进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运输与分配,改善各器官的离子平衡,增强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从而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种植4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Ⅱ优084(杂交籼稻)、淮稻9号和武粳15(粳稻)\]和2个高产对照品种\[汕优63(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观察其结实期强、弱势粒中蔗糖合酶(SuSa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StSase)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及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3 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并测定了强、弱势粒灌浆速率。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强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平均灌浆速率和糙米重与对照品种差异较小,超级稻品种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和糙米重显著低于对照。灌浆期强、弱势粒的SuSase、AGPase 、StSase 和SBE活性变化及Z+ZR、IAA 和ABA 含量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弱势粒的SuSase、AGPase、StSase 和SBE的峰值活性和平均活性及其Z+ZR 和IAA的峰值含量和平均含量均低于强势粒。弱势粒的ABA 峰值含量和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强势粒,超级稻品种高于对照品种。籽粒灌浆速率与SuSase、AGPase和StSase 活性及Z+ZR 和IAA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SBE活性及ABA含量的相关不显著。说明超级稻品种弱势粒中较低的SuSase、AGPase和StSase活性及较低的Z+ZR和IAA含量是其灌浆速率小、粒重轻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PEG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种子发芽耐旱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10%(w/v)PEG6000做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对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进行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鉴定,分析油菜种子发芽耐旱性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部分材料处理与对照的发芽性状有显著性差异,81个甘蓝型油菜材料的平均苗高处理比对照低36.5%,平均鲜重处理比对照低31%,成苗率降低11.1%。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耐旱性有较大遗传差异,幼苗活力指数的变异幅度为19%-81%,平均活力指数为55%。相关分析表明,活力指数与胁迫下的发芽性状达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油菜种子发芽耐旱的综合指标。根据活力指数,将81个油菜资源划分为强,中,弱三个耐旱等级,并筛选到30295,30253,中双6号,30703,30296,30290,30704,中油杂9号,德油4号等一批耐旱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耐热甘露聚糖酶,从天然高温泉水中筛选出了一株产甘露聚糖酶的细菌。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确定所筛选的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并研究了温度、pH值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甘露聚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60℃和5.0。Co~(2+)和Al~(3+)对该酶的活力有抑制作用,Mn~(2+)、K~+和Ca~(2+)对该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它离子对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该菌株生产的甘露聚糖酶具有耐热偏酸性的特点。该研究为甘露聚糖酶制剂产业提供了可靠的菌种资源,可用于纺织、食品、饲料等方面,并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其用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硫酸钾与氯化镁组合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硫酸钾与氯化镁无机盐组合对甜菜种子引发的影响,为甜菜种子包衣药剂的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选用甜菜品种‘TD802’为试验材料,以0.2、0.5、1 g/L硫酸钾与0.5、1、1.5 g/L氯化镁9个组合处理(以未经药剂处理为对照),浸泡种子,处理8 h后,检测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结果表明,硫酸钾与氯化镁9个组合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几乎都高于对照。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与对照组相比,增加-3.33~12.33个百分点(平均6.52个百分点),发芽势最高的处理(0.5 g/L K_2SO_4+1 g/L MgCl_2)比最低处理(0.2 g/L K_2SO_4+1.5 g/L MgCl_2)高15.66个百分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组相比,增加1.00~5.66个百分点(平均3.69个百分点),发芽率最高的处理(0.5 g/L K_2SO_4+0.5、1 g/L MgCl_2)比最低处理(0.2 g/L K_2SO_4+1.5 g/L MgCl_2)高4.66个百分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0.64%~83.85%(平均32.59%),发芽指数最高的处理(0.5 g/L K_2SO_4+1.5 g/L MgCl_2)比最低处理(0.2 g/L K_2SO_4+1.5 g/L MgCl_2)高82.69%;处理后种子的活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05%~104.00%(平均41.00%),活力指数最高的处理(0.5g/L K_2SO_4+1 g/L MgCl_2)比最低处理(0.2 g/L K_2SO_4+1.5 g/L MgCl_2)高94.20%。不同浓度硫酸钾与氯化镁组合对甜菜种子引发均有促进作用,但引发效果不同,0.5 g/L硫酸钾+0.5~1.5 g/L氯化镁对甜菜种子引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供氮水平下加硅对香蕉生长与氮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培方法,探讨在正常供氮(200mg/L)和高供氮条件下(400mg/L)加硅对3个香蕉品种生长与氮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供氮和高供氮条件下加硅显著影响3个香蕉品种的生物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全氮与硅含量,显著影响氮、硅在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分配比例,不同品种香蕉响应特征不同,香蕉硅氮代谢相互影响。加硅对宝岛蕉和威廉斯蕉地上部分生物量或根系生物量在2个供氮水平间的变化规律影响不显著,加硅降低或提高这种变化程度。巴西蕉在正常供氮条件下、宝岛蕉和威廉斯蕉在高供氮条件下,加硅提高根系活力,分别较对照提高46.0%、38.4%和1.86倍;加硅降低巴西蕉根系氮与叶片氮含量比例,宝岛蕉、威廉斯蕉在正常供氮条件下加硅提高根系中氮/假茎氮含量比例;加硅显著提高香蕉叶片硅含量,较对照提高17.6%~102.3%;加硅对根系和假茎硅含量影响分别与供氮水平与香蕉品种有关;高氮不加硅条件下,根系中硅含量与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玉米成熟期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会丽  许兴  朱林 《玉米科学》2017,25(4):32-39
以10个不同基因型玉米为试验材料,在宁夏中部干旱带,通过测定不同品种成熟期的K~+/Na~+、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抗旱性鉴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强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地和对照田中,各参试品种的光合特征参数、K~+/Na~+及形态性状等均有明显差异,且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_n)、株高、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K~+/Na~+值表现为茎基茎叶根,表明植株体内的离子吸收和运输具有选择性,茎基具有贮存K~+的作用,根具有贮存Na~+的功能。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抗旱能力根据综合评价值(D值)大小,综合评价其抗旱性强弱顺序为A111-3/H242HoViY1北21/A58A3/A18高WY2宁3/1522H237/A18桂青贮1号H237/1506A3/A18。  相似文献   

16.
不同分选方式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稻中早39和杂交稻Ⅱ优838的商品种子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不同分选方式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旨在通过分选提高水稻种子活力,为水稻精量播种技术提供高活力种子。结果表明,与未经分选的对照相比,单一分选方式的比重≥1.2(比重分选)的种子活力显著提高,重力分选的Ⅲ级种子活力显著提高,色选(前、后反光板参数根据水稻品种调试好,打黑参数245)后种子的活力显著提高且高活力种子比例大。复合分选方式的比重分选+色选、重力分选+色选都可以显著提高种子活力,其中比重≥1.2的比重分选+色选(前、后反光板参数根据水稻品种调试好,打黑参数240)的种子活力在所有分选方式中最高。因此,采用适宜的分选方式,能显著提高水稻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水稻幼苗根系NH_4~+、K~+吸收的交互作用,深化水稻养分吸收理论,【方法】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对低钾及高钾浓度下水稻在有铵和无铵时的K~+吸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钾浓度下水稻根系NH_4~+的吸收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1)当K~+0.2 mmol/L时,水稻根系通过高亲和转运系统吸收K~+服从Michaelich-Menten动力学方程;NH_4~+的存在显著降低K~+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且降幅随着NH_4~+浓度的增加而增大;NH_4~+对水稻根表载体与K~+的亲和力(Km)影响较小,在1.62 mmol/L NH_4~+浓度下,水稻品种齐粒丝苗和沪科3号的Km分别下降了12.33%和16.46%,远低于Vmax 47.30%和39.21%的降幅。2)当K~+0.5 mmol/L时,水稻根系K~+低亲和转运系统发挥作用,K~+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呈不饱和特征;但在相同K~+浓度下,水稻根系的K~+吸收速率随NH_4~+浓度的增加而下降。3)水稻根系对NH_4~+的吸收速率随着NH_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NH_4~+浓度下,水稻根系对NH_4~+的吸收速率受K~+浓度的影响很小。【结论】NH_4~+抑制水稻苗期根系K~+的高亲和转运和低亲和转运,NH_4~+对K~+高亲和吸收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铵竞争细胞膜上的钾载体所致;外界K~+浓度的变化对水稻幼苗的NH_4~+吸收速率影响很小。水稻铵钾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NH_4~+对K~+吸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施钾对茶树的效应大小主要取决于主导土壤中钾素的状态,土壤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生长势、不同产量的茶树对钾素需要的能力。 无论土壤本身含有的钾还是外施的钾,其持续效力决定于土壤的理化特性(Schroeder1974;Van Diest,1978)。一般地,土壤中K~+的动态可表示如下: 非交换性K~+交换性钾土壤溶液中的K~+植物体中的K~+。 上面的动态图表明:土壤溶液中的K~+与土壤固态K~+的反映是可逆的,这说明土壤矿质既是K~+源,又是K~+库。至于矿质,将K~+保  相似文献   

19.
以2个常规水稻品系为材料,分别用100 mg/L ABT1、ABT2和ABT6浸泡高节位茎段1 h后,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1)ABT生根粉处理后,根鲜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鲜重均比对照显著增加,说明生根粉处理后促进了根系生长;(2)对照组的根系活力在抽穗后急剧下降,而处理组的根系活力在生长后期下降较慢,说明生根粉处理有提高根系活力的作用;(3)处理组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种子繁殖株的根系无显著差异,说明生根粉处理能提高根系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根系某些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花生品种产量与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泉花10号为第一对照(CK1)、汕油523为第二对照(CK2),对福建省1995~2011年育成的泉花10号、闽花5号、福花3号及莆花1号等21个花生品种进行产量和品质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高与最低产量相差32.19%,有10个品种高于CK1,占总数的47.6%,有9个品种高于CK2,占总数的42.9%;品种间籽仁产量也有极显著差异,最高与最低产量相差39.83%,有15个品种高于CK1,占总数的71.4%,有3个品种高于CK2,占总数的17.7%.蛋白质含量28.66%~31.54%,平均29.68%;脂肪含量46.91%~50.27%%,平均48.65%.21个花生品种根据16个性状聚类结果分成四类,第一类群有17个,占总数81.0%;第二、第三和第四类群只有1个、2个和1个,分别占总数的4.8%、9.5%和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