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川西云杉是昌都市的乡土树种,又是昌都市造林急需的树种。建立川西云杉采种基地有利于满足当地林业生态建设对川西云杉种子的需求。根据《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规定,合理选择了采种区,提出营建技术和经营措施。川西云杉采种基地预期可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川西云杉分布于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及南部,青海南部,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本文对引种的6年生川西云杉和乡土树种青海云杉、青杄年生幼林的生长及形态性状进行连续6a的综合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川西云杉的生长优势的进行早期评价,研究表明,6年生川西云杉与青海云杉、青杄的树高、地径、新梢长、分枝角度、一级侧枝、顶轮侧枝、顶轮侧枝总长、针叶干鲜重大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苗高达到73.6cm,比青海云杉、青杄的生长量分别提高了36.9%和23.3%,在我国甘肃天水地区生长表现良好,适应性强,稳定性高的优良云杉种。  相似文献   

3.
以采自蓝云杉、欧洲云杉、丽江云杉、川西云杉、青海云杉5年生的采穗母株的插穗,系统研究了5个云杉种扦插生根进程和生根能力.结果表明:蓝云杉、欧洲云杉、丽江云杉、青海云杉扦插后20 d愈伤组织开始形成,川西云杉需要10 d;欧洲云杉扦插后30 d根系开始形成,蓝云杉、青海云杉需要40 d,丽江云杉需要50 d,川西云杉需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20株优良川西云杉进行扦插无性系化,采用强化培育技术对无性系苗培育4年后,调查观测各个无性系苗高、新梢长、一级侧枝数及主梢上的芽数,达到筛选优良无性系的目的。最后,利用标准差法,从该批无性系中选择筛选出优良无性系14个。结果表明,川西云杉扦插无性系间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一级侧枝数和主梢上芽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与生长相关最强,进行无性系早期选择最有潜力。同时,一级侧枝数和主梢上芽数的变异系数也可能是多阶段选择的重要指标。因此,芽和侧枝数的数量是影响扦插苗生长的重要因子,是川西云杉无性系早期选择应考虑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5.
插条效应对3个云杉树种的扦插育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5年生蓝云杉、丽江云杉、川西云杉采穗母株的插穗,系统研究了蓝云杉、丽江云杉、川西云杉的不同插穗条件对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插条效应对3个云杉树种的生根率影响均为蓝云杉>丽江云杉>川西云杉;各级侧枝效应对生根的影响为蓝云杉的一级侧枝的生根性状最好,丽江云杉的为一级和二级侧枝,川西云杉的为顶轮侧枝;适宜的插穗长度...  相似文献   

6.
以设置在宜昌市的川西云杉云南66个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对营造7年生(苗龄4年)的川西云杉云南66个家系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15个家系不适应试点生长被自然淘汰了;川西云杉云南51个家系7年生保存率和生长量各性状间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系,运用性状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得到川西云杉云南优良家系5个现实遗传增益7年生的平均树高比其它46个平均树高提高23.6%,当年抽梢提高11.1%,地径提高20%,冠幅提高21.1%,保存率提高13%。  相似文献   

7.
洛基山刺柏、白云杉引进及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气候相似性原理从加拿大引进洛基山刺柏和白云杉种子,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催芽处理,运用温室容器育苗技术,进行合理的基质配置和不同播种方式,用我国已有树种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紫果云杉、川西云杉、沙地云杉作对照进行育苗试验,通过试验观测,在苗期(2~3 a)洛基山刺柏生长量远远大于祁连圆柏;白云杉生长量较紫果云杉高,较川西云杉、沙地云杉低,与青海云杉很接近。从苗期适生性来预测,洛基山刺柏、白云杉有望成为适宜青海省或相似寒旱地区造林新树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桃江县杉竹混交造林时的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选择与起运、苗木栽植以及幼林抚育管理等技术的总结,提出了杉竹混交造林的技术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9.
以川西云杉32个香格里拉家系3年生苗为材料,营建试验林,7年生时,观测各家系的保存率、当年抽梢长、树高、南北平均冠幅、地径和顶轮分枝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川西云杉32个香格里拉家系间树高和冠幅的差异达极显著,保存率、当年抽梢长、地径、顶轮分枝数的差异均不显著。综合选择出的5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比其它27个提高12.4%,当年抽稍长提高11.7%,地径提高5.6%,冠幅提高11.2%,保存率提高4.4%。  相似文献   

10.
利用森林调查数据、土壤质地数据、地理属性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 Ent)模拟了青海省青海云杉、川西云杉、祁连圆柏、青杨、金露梅和沙棘这6种青海主要的造林树种的适宜分布范围,并结合当前林业相关政策提取出青海适宜造林的区域。模拟结果中,6个树种的最大熵拟合结果精度都较好(AUC=0.86~0.99)。经分析发现,假设以上6树种在现有农田(坡度25°)和荒地中造林,则青海省可造林的区域面积为549.25hm2,占全省面积的0.01‰,占已有林地面积的0.49‰,主要分布在德令哈、都兰、共和、贵南、囊谦、班玛以及海东市和西宁市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为华北地区高山针叶林带中的主要森林树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加大,落叶松人工林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目前,由于其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分密度过大,出现了林地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并引起了林木生长量的下降等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并指出一是通过自然干预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及财力的消耗,二是进行科学合理的造林经营管理,可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这可为落叶松造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川西地区处于长江上游及其源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由于森林集中过伐,植被遭到破坏,森林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削弱。为恢复川西地区绿色森林屏障,笔者提出将川西地区纳入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以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形成合理的林种、树种结构,发挥涵水保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使川西地区实现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速生杨造林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辽宁中部平原主要的用材林栽培树种,也是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营造农田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主栽树种,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杨树造林和营林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把速生杨造林主要技术和应用推广情况做一技术性的总结,以供辽宁中部平原杨树主栽区的林农和杨树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凤城地区的特点,在杨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方面,采用了根桩苗深栽技术,试验了不同截干根桩苗深栽对造林成活率、生根量、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不同深栽,对当年造林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生根数量、胸径生长量、叶面积指数有明显影响,深栽能明显提高杨树生长量。  相似文献   

15.
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林生态学的研究--人工林分区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依据川西高山林区自然条件及天然林树种生态地理分布,阐明川西林区人工林分布现状及特征;以川西高山林区森林分异规律、采伐迹地的分类及其应用为基础,提出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林进行分区与分类依据和原则,分区分类系统包括3个经营类型区、4个经营类型组、9个经营类、17个林型组和39个类型,并提出了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近年来"八百里绿色行动"造林中大量采用带冠幅绿化大苗进行造林的实际情况,浅述了带冠幅绿化大苗栽植的含义,并对树种的选择以及在栽植过程中对绿化大苗的起运、修剪、栽植和管理等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姜贵勇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6):137-139,144
分析影响泡核桃造林成活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苗木质量,造林技术,温度、水分条件以及管护等方面.阐述了按适地适树原则进行造林地块的选择,做好造林整地,合理确定造林密度,起苗、截干、包装运输等种苗处理技术措施,定植时间、方法、覆膜、遮阳等定植技术以及补水和管护等技术措施和方法.在景东县6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可提高13.6%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林灭荒和绿化达标后,如何开展宜林地造林是林业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分析了宜林荒山荒地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造林技术、造林管理的具体措施,对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多坝沟绿洲杨树造林初期技术,包括选苗、选地、整地方式、整地时间、造林时间、造林技术、营林密度等方面的调查总结,为当地营造速生丰产杨树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蔡乙东  曾巧如 《热带林业》2006,34(2):45-46,33
探讨任豆的育苗技术,具体对其生物学特性、种子采集和管理、容器苗营养土配方、幼苗出土及移植、病虫害防治、造林及抚育以及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文章为西南、华南地区的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