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对虾幼体的能量代谢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周洪琪  顾功超 《水产学报》1992,16(2):167-170
近年来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工厂化育苗技术的进步,已能使海捕亲虾与养殖越冬亲虾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产卵,然而虾卵孵化之后能否健壮地生长以及如何提高变态存活率,幼体的饵料起着关键的作用。生物饵料虽然效果好,但受到培养技术及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目前育苗生产中的饵料仍以豆浆、蛋黄为主,辅以少量的生物饲料与配合饵料,以致幼体的抗病力差,变态存活率低。所以研究适合于中国对虾幼体营养需求的配合饵料很重要。至今有关日本对虾幼体营养的研究屡见报导,而中国对虾幼体的营养研究还未有报导。对虾营养的研究方法有分析虾体成分、梯度或正交法设计饲料试验以及能量代谢试验等。周洪琪(1990)通过能量代谢研究中国对虾亲虾的营养。Harris(1959)、Conover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幼体复眼的超微结构_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志峰 《水产学报》1999,23(3):217-222
用电镜对中国对虾幼体复眼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1期复眼仅处于眼基细胞状态,至Z2期,构成复眼的每个个眼的基本组成结构已具备,但各部分结构尚待进一步发育个眼的小眼面至仔虾期以前呈六角形状,但当仔虾体长达0.7~0.8cm时,小眼面基本成为方形,随着幼体发育,角膜厚度渐增,其下角膜生成细胞中主要胞器,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逐渐减少;幼体阶段,晶状体外亦有角膜生成细胞延伸而成的鞘包围,晶状体束在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由于受虾病的困扰,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处于低谷阶段,而日本对虾的抗病力较强,又能活虾上市,经济效益较高,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在我国北方沿海,日本对虾在对虾养殖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自1995  相似文献   

4.
一、亲虾选择与培育1.亲虾的来源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亲虾品质的影响,育苗用亲虾使用直接采捕于临近自然海区对虾产卵场的对虾。于4月上旬,自然海区亲虾卵巢成熟度较  相似文献   

5.
用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作为人工感染实验的毒种来源,对中国对虾幼体及仔虾进行了人工感染研究,结果表明HHNBV通过水体浸浴不能感染健康的中国对虾卵,幼体及仔虾;但可通过投喂感染健康的中国对虾仔虾,使其发病死亡,死亡的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  相似文献   

6.
利用部分肌动蛋白基因为靶序列,以PCR-RFLP技术研究了大连近海同期出现的虾夷扇贝、贻贝、加州扁鸟蛤和东方缝栖蛤4种双壳类幼体的鉴定方法。用保守序列作引物,可扩增出4种贝类的相应片段。用H inf I可将虾夷扇贝和其他3种贝类区分开,而用Taq I可以将4种贝类一一区分出来。  相似文献   

7.
2010年2月,对采自江苏吴江、广西三塘和广西南宁国家级良种场共3种不同来源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进行从幼体阶段至变态苗阶段的培育试验;干量容积法推算产苗量,计算育苗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幼体的育苗成活率分别为73.6%、65.2%和90.4%,成活率差异明显;其中,国家级广西南宁罗氏沼虾良种场的育苗成活率最高。在育苗生产中,必须注重罗氏沼虾亲本的种质复壮与培育,才能保证幼虾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叶锦春  张洁明 《淡水渔业》1986,(3):36-37,40
<正> 卤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是鱼类仔鱼、虾和蟹幼体的优良生物饵料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将卤虫卵孵化的无节幼体广泛用于培养名贵鱼类仔鱼、虾和蟹幼体的生产中。它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畅销品。在天然条件下采集的卤虫卵一般孵化率较低。陈清潮(1975年)将卤虫卵用海水浸透后置于-15至-25℃条件下冰冻10—30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幼体暴发性疾病药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对象。目前,罗氏沼虾在我国已形成规模性生产,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也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在育苗过程中常因病害引起大批幼虾死亡,经济损失严重。1996年3-5月间苏州地区多个育苗场的Ⅱ-Ⅲ期及Ⅺ期的罗氏沼虾幼体先后出现暴发性死亡。作者在研究其病原体的同时,进行了抑菌试验,筛选有效药物,并进行治疗试验,以求尽快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l方法l.l病情调查1996年3--5月间对吴江市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和吴县市养殖总场的罗…  相似文献   

10.
2010年2月,对采自江苏吴江、广西三塘和广西南宁国家级良种场共3种不同来源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进行从幼体阶段至变态苗阶段的培育试验;干量容积法推算产苗量,计算育苗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幼体的育苗成活率分别为73.6%、65.2%和90.4%,成活率差异明显;其中,国家级广西南宁罗氏沼虾良种场的育苗成活率最高。在育苗生产中,必须注重罗氏沼虾亲本的种质复壮与培育,才能保证幼虾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