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我市冬种马铃薯面积迅速上升,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占全市冬种作物面积的1/5。但施肥上尚存不足,氮、磷肥施用量过高,钾肥尚未引起重视,中微量元素很少施用等。为探讨马铃薯合理的施肥量及施肥比例,我们于200l~202年进行了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马铃薯已成为滇西北高原地区主要作物之一。滇西北地区气候冷凉,生态保持完好,工业污染源少,土地宽广、肥沃,比较适宜发展无公害马铃薯的生产。但是,由于气温较低,马铃薯生育期较长,需肥量也比南部地区大,加之因气温低而有机肥分解释放慢。笔者根据多年试验,总结出一套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可供滇西北高原马铃薯生产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地膜覆盖种植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旨在探索宁夏南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马铃薯覆膜种植对氮、磷、钾三要素的搭配要求,掌握其最优的施肥技术,用以指导大面积示范推广和大田生产。结果表明:在试验所代表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覆膜种植马铃薯,以种植宁薯12号品种为例,在基础地力肥沃、水分供应充足情况下,磷肥施用量对产量影响最大,施用磷肥是夺取高产的关键,以施纯磷10kg/667m2为宜,同时,还应依实际情况配合施入适量钾肥(纯钾15kg/667m2左右);肥料三要素对马铃薯干物质含量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5.
6.
7.
在贵州高海拔地区织金县采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马铃鲁产量为14.9t/hm^2,超过当地平均产量1.5倍,钾肥配施可增产马铃薯1.0—2.5t/hm^2,增幅8.06%一20.63%,施钾产投比可达2.0-3.5。施钾后马铃薯薯块重量增加19.2?霾栽黾邮砜橹亓课鳎砹迨砥分视薪洗蟾纳啤J匝槿衔卟咝┓实腘:K2O为100:95-140为宜。即施氨(N)105kg/hm^2,施钾(K2O)100-150kg/hm^2为宜,施磷量应根据土壤中缺肥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和施钾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较厚,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增产优质.在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最佳补水时期是苗期(补水量为90m~3/hm~2).氯化钾施用量为150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最高为36324.97kg/hm~2,经济最佳投入量为127.48 kg/hm~2,对应的马铃薯鲜薯产量为35178.71kg/hm~2.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严重缺水,降水较少的情况下,苗期补水可改善土壤水分从而增加钾肥的生物有效性,增加钾肥的扩散,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对钾营养的吸收,钾肥的利用效率较高,最高值为37.92kg/kg,而过量施用钾肥其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避免和减轻因施肥不科学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优化化肥资源配置,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准确掌握马铃薯的施肥水平,以及马铃薯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大田生产提 相似文献
11.
12.
甘薯平衡施肥与施用钾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豫西半干旱区,采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甘薯产量达到28 666.67 kg/hm^2。1 kg K2O可使甘薯增产7.07-26.26 kg。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有机肥7.5 t/hm^2的基础上,施K2O以375 kg/hm^2为宜,可使商薯19增产195 133.34-9 233.34 kg/hm^2,增产率26.42%-47.51%。施K处理比不施K处理可使单株结薯数增加15.21%,最长蔓长缩短7.45%,分枝数增加36.80%,单株鲜薯重增加29.86%。增产原因是以增加单株鲜薯重为主,其次是增加分枝和单株结薯数。在施入适量有机肥和N、P肥基础上,高产、高效的K2O用量为375 kg/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甘薯采用氮磷钾肥料平衡施肥3414试验方案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运用计算机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模拟出甘薯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码值与产量及利润的回归方程,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求得甘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氮肥168.4Kg/hm^2N,其N:P2O5:K20=1:0.26:1.45,甘薯最高产量为33555.5kg/hm^2;甘薯最佳利润施肥量为氮肥170.7kg/hm^2N,N:P2O5:K2O=1:0.21:1.26,其最佳利润为38509.4元/hmm^2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土壤供应量分别为39.45Kg/hm^2、20.29Kg/hm^2和61.99kg/hm^2,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19.65%、30.50%和239%,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4.35%、16.24%和49.04%。 相似文献
14.
15.
16.
鄂南地区毛竹林的土壤肥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鄂南地区不同生产水平的毛竹林的 34个林地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土壤 pH值平均为5 .31(4 .6 2~ 6 .34) ;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平均含量分别为 4 1.6、2 .4 4、0 .5 5、16 .0 0 g·kg-1;土壤速效N、P、K、Ca、Mg、Mn、Fe、Cu、Zn、B等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 170 .7、19.8、6 0 .7、811.8、83.6、31.4、35 .2、1.0 0、1.5 4、0 .2 1mg·kg-1。pH值 5 .0~ 6 .0较适合毛竹生长。毛竹林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P、K含量与竹林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毛竹生长受以上肥力因素的影响较大 ;该区毛竹林土壤B、Cu均较缺乏 ,要注意适量补充。在生产中应采取相应措施 ,提高竹林土壤有机质含量 ,同时平衡施用N、P、K肥 ,以促进毛竹生长。 相似文献
17.
采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对胡萝h施用氮、磷、钾肥料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运用计算机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模拟出胡萝h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码值与产量及利润的回归方程,应用边际分析方法,获得小白菜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氮肥177.26Kg/hm^2纯N,N:P2O5:K2O=1:0.51:1.61;最佳利润施肥量为氮肥174.43Kg/hm^2纯N,N:P2O5:K2O=1:0.50:1.66。获得胡萝卜高产时使用的施肥量及最佳利润施肥量。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平衡施肥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江西省平衡施肥发展过程的回顾以及当前实行平衡施肥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今后平衡施肥的对策:1.到本世纪末氮、磷、钾化肥需求量及其适宜比例;2.微量和中量营养元素在平衡施肥中值得重视;3.充分利用有机肥源;4.大力发展和应用配方施肥的物化技术作物专用BB肥;5.加快化肥立法,加强化肥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