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间试验研究了在大豆不同的三个叶龄期喷施氯氟草醚乙酯对田问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和对大豆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氯氟草醚乙酯对反枝苋、小旋花、苘麻等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防效随施药时大豆叶龄的增大而降低.大豆1~2片复叶期施药,氯氟草醚乙酯在有效成分9~27 g/hm.剂量下对反枝苋防效可达95%以上,13.5~27g/hm.剂量下对小旋花的防效较好.大豆2~3片复叶期施药,13.5~27 g/hm:剂量下能较好地防除反枝苋和小旋花.大豆3~4片复叶期施药,18~27 g/hm.剂量下对反枝苋有较好的防效.大豆l~4片复叶期施用氯氟草醚乙酯9~27 g/hm2,大豆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乙氧氟草醚的应用前景与使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志凤 《杂草科学》2004,(4):12-14,41
乙氧氟草醚为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现陶氏公司)1975年开发成功的二苯醚类除草剂,其制剂为24%乙氧氟草醚EC,商品名称果尔。先后在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取得登记,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登记,登记作物为水稻,此后又扩大到森林苗圃、甘蔗、大蒜、花生、棉花。目前,该产品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获得登记。  相似文献   

3.
3种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二甲戊乐灵3种除草剂对甘薯的安全性和对甘薯田杂草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甘薯安全,综合30、45d调查结果,喷洒50%乙草胺乳油4500mL/hm^2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较好;喷洒24%乙氧氟草醚乳油1500mL/hm^2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好;喷洒50%乙草胺乳油4500mL/hm^2、24%乙氧氟草醚乳油750mL/hm^2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1500mL/hm^23个处理对杂草的综合防效较好。30d综合株防效分别为73.05%、65.55%、83.81%;45d综合株防效分别为86.26%、84.54%、88.81%,鲜重防效分别为92.90%、97.11%、97.80%,可有效防除甘薯田杂草。  相似文献   

4.
苄嘧磺隆与乙羧氟草醚混用防除稻田杂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苄嘧磺隆与乙羧氟草醚混用对难以防除的稻田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作用迅速,防除效果好,一次施药可有效防除这类杂草。安全有效剂量为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0g 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mL/667m2。  相似文献   

5.
以2,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和三氟羧草醚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3个系列20个新的三氟羧草醚类似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小杯法和室内盆栽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 III-02 [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6-甲基苯并噻唑-2-基)酯]对单子叶杂草的除草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三氟羧草醚,其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根茎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2.03、0.93 μg/mL和1.49、0.52 μg/mL;在有效成分100 g/hm2的施药剂量下,化合物 III-02 对单子叶杂草稗草、马唐及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明显高于三氟羧草醚,对阔叶杂草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及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的防治效果可达100%。初步构效关系表明,2-硝基苯甲酰衍生物的除草活性明显优于其2-甲氧基衍生物,三氟羧草醚苯甲酸酯衍生物对单子叶杂草的除草活性明显高于其苯甲酰胺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40%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40%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和对花生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观察其对花生田杂草的防效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乳油660~720 ga.i./hm2对马唐、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等花生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40 d鲜重防效达90%以上,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7.
油菜田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丙酯草醚(ZJ0273)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应用前景,采用室外盆栽法和温室盆栽法,以油菜田发生的主要杂草为试材,对新型除草剂10%丙酯草醚EC杀草谱、施药适期和作用速度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作物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该药剂在60g ai/hm^2剂量下,对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牛繁缕、小藜、茼草、硬草、早熟禾、棒头草、刺果毛茛和荠菜等10种杂草的防效在80%以上;该药剂属于缓效型除草剂,杂草1~3叶期为施药适期;丙酯草醚对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的安全剂量是推荐用量的2倍;不同地区田间使用丙酯草醚防除油菜田杂草应在杂草1~3叶期施药,推荐剂量为45~60g ai/hm^2,总体除草效果为72.3%~97.6%.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1% 嗪草酮SC与20%氰氟草酯OD混用对水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旨在为水直播稻田减药控草提供新的产品和技术.结果表明,250、300、350 mL/667 m21% 嗪草酮SC与50 mL/667 m220%氰氟草酯OD桶混播后8 d喷雾处理对粳稻安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鳢肠、鸭舌草...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26%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水剂对花生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掌握最佳使用剂量,对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 6%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水剂234~273 g/hm2对花生田阔叶杂草有明显的防除效果,茎叶喷雾处理15 d对试验地杂草的株防效可达85.7%~94.2%,30 d平均鲜重防效达86.3%~95.0%。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复配剂(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直播稻田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90~180 g/hm2的综合防效可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氰氟草酯,与五氟磺草胺、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丙草胺+苄嘧磺隆的防效相当。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显著降低了稗、鸭舌草种群对田间N、P、K养分的吸收,保持了土壤肥力。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有效成分用量90~120 g/hm2苗后茎叶处理对水稻安全,对后茬小麦、油菜、甘蓝、葱、大蒜等作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苯磺隆·乙羧氟草醚可湿性粉剂对冬小麦田播娘蒿、灰菜、荠菜等一年生及越年生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225~300g/hm^2,药后30d鲜重防效可达88.90%-92.45%,对冬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膜棉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 ,棉田杂草的发生期相应提前 ,加之长期使用氟乐灵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棉田草相发生变化 ,禾本科杂草种类和数量下降 ,阔叶草密度增加 ,上升为优势杂草 ,严重影响地膜棉花正常生长。为寻求适宜的除草剂品种与配方 ,2 0 0 0年我们进行了乙氧氟草醚土壤封闭防除地膜棉田杂草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 1 ) 50 %乙草胺EC(大丰农药厂产 ) ;( 2 )2 0 %乙氧氟草醚EC (响水农药厂产 ) ;( 3)48%氟乐灵EC(以色列科尔公司产 ,国内加工 )。1 2 防除对象试验棉田…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除草剂对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活动行为的影响,采用药膜法测定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和百草枯3种常规除草剂对星豹蛛的毒力,应用旷野试验法研究除草剂对其活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羧氟草醚对星豹蛛的LC10为6.75 g/L,乙氧氟草醚的LC10为1.09 g/L,3种除草剂对星豹蛛的毒力顺序为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百草枯。高浓度(5.81~10.53 g/L)乙氧氟草醚处理后雄蛛的行走总路程和平均行走速度均较推荐浓度处理(0.07 g/L)显著降低,6.75 g/L乙羧氟草醚处理后雌蛛行走总路程较其余浓度处理显著降低、雄蛛最大行走速度较0.08 g/L浓度处理显著降低,但这2种除草剂各浓度处理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80.00 g/L百草枯处理后雄蛛的行走总路程、最大行走速度和平均行走速度均较对照显著降低,分别为248.48 cm、12.03 cm/s和0.83 cm/s,4.00~20.00 g/L百草枯处理后雌蛛最大行走速度较80.00 g/L处理显著下降。5.81 g/L乙氧氟草醚处理后雄蛛行走区域数显著下降,较对照下降了4.57个,而雌蛛行走区域数则显著升高,较对照增加了2.20个。20.83 g/L乙羧氟草醚处理后雄蛛在中心区域停留时间最短,为0.48 s,占总时间的比例仅为0.16%,5.81 g/L乙氧氟草醚处理后雌蛛在中心区域停留时间最长,为15.94 s,占总时间的比例为5.31%。表明高浓度除草剂处理星豹蛛后对其活动行为影响显著,而推荐浓度处理后对其无显著影响,说明3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星豹蛛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4.
二甲戊灵·乙氧氟草醚EC防除覆膜大蒜田杂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4 %二甲戊灵·乙氧氟草醚EC对覆膜大蒜田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用量 12 5ml/ 6 6 7m2 ~ 15 0ml/6 6 7m2 除草效果达 98%以上。而且杀草谱广 ,对大蒜田阔叶杂草荠菜、蚤缀、通泉草等以及越年生禾本科杂草看麦娘等均有理想的防效。对大蒜安全。  相似文献   

15.
20%百草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浓度160μg/L,药后4d,对柑橘园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对各种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达到60%左右。药后10d,20%百草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浓度160、80、40μg/L对杂草防效达到90%左右,对禾本科杂草(李氏禾、小画眉草及鹅观草)的防效与百草枯相当,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效与阔封(有效成分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相当。  相似文献   

16.
几种除草剂组合对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除草剂对蒜田杂草防除效果和对大蒜的安全性影响,进行了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的常规草相蒜田和阔叶杂草占据优势种群的蒜田除草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常规草相蒜田,以综合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目的,可以选择7%草酮·16%乙草胺·12%乙氧氟草醚复配剂或30%二甲戊乐灵·10%乙草胺·4%乙氧氟草醚复配剂;对于以荠菜为优势杂草种群的蒜田,可选择24%乙氧氟草醚;对于以猪殃殃及其他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群的蒜田,可选择12%草酮。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360g/L吡氟·氟噻·呋草酮悬浮剂在小麦田的应用前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观察其对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控制作用和对小麦及后茬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60g/L吡氟·氟噻·呋草酮悬浮剂对小麦田主要杂草猪殃殃、蔺草、硬草、播娘蒿等一年生杂草均有好的防除效果,随用药量的增加防效逐渐提高;药后180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优于异丙隆常规剂量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的产量;药后226d的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玉米、大豆、花生安全,对其苗期生长及产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10%乙羧氟草醚微乳剂对夏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60 g a.i./hm2药后30 d鲜重防效可达到93.11%。其相同有效量下除草效果与乳油剂型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广东省水稻田杂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现状及其可能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法测定不同地区稗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对不同稗种群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析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iperonylbutoxide,PBO)和4-氯-7-硝基-2,1,3-苯并氧杂噁二唑(4-chloro-7-nitro-1,2,3-benzoxadiazole,NBD-Cl)对不同稗种群抗性水平的影响,并对替代药剂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广东省水稻田多数稗种群对五氟磺草胺仍表现敏感,但采自湛江市的1个种群BC-7对五氟磺草胺产生了抗性,抗性倍数达6.5倍。与敏感种群BC-2相比,BC-7种群并未发生已报道的ALS靶标抗性相关突变。PBO和NBD-Cl均可显著提高BC-7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其干重抑制中量GR50由31.1 g/hm2分别降为11.0 g/hm2和24.7 g/hm2。BC-7种群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仍较敏感,但对二氯喹啉酸和双草醚产生了抗性。表明P450和GST介导的代谢抗性是稗BC-7种群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适用于治理该抗性种群。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噁嗪草酮悬浮剂(SC)与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或10%双草醚悬浮剂(SC)桶混使用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混用,1%噁嗪草酮SC 350 m L/667 m~2与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混用,在水稻移栽后7 d毒土撒施及移栽后13 d茎叶喷雾施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等杂草的防效均达91%以上,优于对照移栽前2 d 35%丙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WP)80 g/667 m~2毒土撒施+移栽后7 d 50%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WP 75 g/667 m~2毒土撒施处理、移栽后20 d 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D 100 m L/667 m~2茎叶喷雾处理,移栽后7 d施药处理对杂草的防效高于移栽后13 d施药处理。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或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桶混在水稻移栽后7 d或13 d处理对机插秧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