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省桐庐县3种森林类型共9个森林样地的调查,分析了植物多样性、种群分布格局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树种组成上,常绿阔叶林主要以中幼龄林木为主,针叶林以高大成熟乔木为主,针阔混交林介于两者之间;②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3种类型中重要值最大的树种是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重要值分别为31.27%,47.00%和96.92%;③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常绿阔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丰富度最大的是针叶林;3种多样性指数趋势基本相同,其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最大;而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的Shannon-Wierner指数远大于针叶林,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针叶林草本层最大;④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大部分树种为随机分布,针叶林中主要树种马尾松为集群分布。图2表3参17  相似文献   

2.
根据小五台森林群落的实地调查数据,详细分析比较了各个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及相似性.结果表明:小五台山11个森林群落类型中,林下物种共有67种.其中,灌木19种,草本48种.灌木物种丰富度在各个群落中均小于草本层,尤其是落叶松林群落的差异更为显著;草本层以落叶松林、冷杉林为最大.物种多样性两种指数变化趋势相似,栎林、山杨林、落叶松白桦针阔混交林多样性指数较高,其他相对小些.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均匀度变化无规律.相似性上灌木层山杨林与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之间共有种最少,相似性最小;草本层相似性系数最大的是云杉桦木针阔混交林与白桦林、白桦林与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以上结果将为小五台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抚育前、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分析抚育间伐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后,华北落叶松纯林、混交林林下物种的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但个别样地有所降低,其中纯林草本多样性的增加约为混交林的2倍,混交林丰富度的增加为纯林2.7倍,其余指数约为纯林4倍。通过SPSS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抚育后华北落叶松纯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灌木层增加不显著,混交林草本层多样性增加不显著,灌木层除丰富度外显著增加,抚育间伐有利于华北落叶松林下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渤海沙质海岸不同防护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沙质海岸的6种典型防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杨树纯林、刺槐近熟林、刺槐中龄林、刺槐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草本植物多样性相关分析,揭示了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种林分类型能降低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pH值,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全氮量、有效磷含量。刺槐纯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使土壤含水量增加62.9%,土壤全氮增加28.5%,土壤有效磷增加314.4%,pH值降低36.1%;不同林分类型草本植物多样性有一定的差异,油松刺槐混交林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效果最好,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00%,77.1%,88.9%,25.9%和24.6%;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基本上与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全氮量、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与体积含水量、pH值呈负相关,其中,丰富度指数与毛管孔隙度显著负相关,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pH值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泰山3种类型刺槐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刺槐侧柏混交林下灌木层的高度、盖度及草本层高度为最大,刺槐油松混交林次之,刺槐纯林最小;草本层的盖度表现为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侧柏混交林>刺槐纯林。(2)刺槐纯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小,而均匀度指数最大;刺槐油松混交林除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较低外,其丰富度指数、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刺槐侧柏混交林。(3)建议营建混交林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6.
延安城郊防护林外貌结构及林下植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延安对刺槐、油松、侧柏纯林及刺槐+侧柏、刺槐十油松混交林等几种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群落外貌结构、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文林群落外貌结构较为复杂,林下植物群落类型各不相同;林下植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257~0.67488和2.01288~1.47967.刺槐+油松林最高.16年生刺槐纯林最低;32年生刺槐纯林林下植物优势度最高者是糙隐子草,16年生刺槐纯林则为牡蒿.其它林型都是铁杆蒿;本地区选择防护林类型时,应优先选择刺槐+油松或刺槐+侧柏混交.对已有的成熟或衰退刺槐纯林可采取择伐萌蘖抚育,并间植油松或刺柏,形成针阔混室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群落、落叶松-白桦林群落、华北落叶松林群落的调查样地数据为基础,对各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乔木层的均匀度指数山杨林>落叶松-白桦林>华北落叶松林,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山杨林>华北落叶松林>落叶松-白桦林,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华北落叶松林>山杨林>落叶松-白桦林。通过对各群落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群落物种均匀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较为密切,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均匀度呈上升趋势;此外,郁闭度高的群落,灌木和草本植物只能生存于林地空隙间,分布不连续,物种均匀度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群落内乔木层的重要值、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H′)指数和Pielou(J)均匀度指数,以及郑元润改进后的M. Godron稳定性指数,对武夷山4个不同类型的针阔混交林群落进行所处演替阶段的分析和群落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 Makino.)处于从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演替阶段的中期;群落B(马尾松+细柄蕈树Altingia gracilipes Merr.)处于从阔叶马尾松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中期;群落C(马尾松+甜槠Castanopsis eyrei Tutch.)处于从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中后期;群落D (杉木+赤杨叶)处于从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初期;(2)群落内灌木层的物种构成及多样性将影响并决定群落演替的方向;(3)4个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仍有大量针叶树种存在,稳定性测定坐标值远离20/80这个点,表明这些森林群落均未达到顶级群落阶段,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庆阳市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对全市森林公园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庆阳市的森林公园共有木本植物93种,隶属于32科61属;有草本植物114种,隶属于37科89属。乔木的相对频度值为0~26.45%,最高的是油松;灌木的相对频度值为0.03%~22.85%,最高的是紫叶小檗;草本的相对频度值为0.05%~10.02%,最高的是白莲蒿。植物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Margalef指数为草本>乔木>灌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均为草本>灌木>乔木。  相似文献   

10.
以马鹿花5种配置模式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院(1)5 种配置模式中,马鹿花-墨 西哥柏林总体丰富度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以及Pielou 指数最高,马鹿花纯林(泸-2)总体丰富度 指数、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 指数最小;(2)马鹿花-三年桐林与马鹿花纯林(泸-2)为同一环境条件下的不 同配置模式,马鹿花-三年桐林丰富度、Simpson、Shannon-wiener 指数指数均比马鹿花纯林(泸-2)高,说明同一环境 条件马鹿花与三年桐混交林比马鹿花纯林物种更丰富、多样性更高;(3)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垂直变化幅度 均为草本层>乔灌层,说明草本层较发达,对马鹿花5 种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1.
<正> 管涔山位于吕梁山脉北端,海拔1289~2787m。植被垂直分布依次为亚高山草甸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和农田水域带。主要树种为云杉,落叶松及少量-油松、杨、桦,栎与灌木等60余种,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地区不同退耕林地下的物种多样性,基于14 个样方内植被数据,通过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Simpson 指数、均匀度指数研究晋西黄土地区主要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4 个样地共记录了102 种高等植物,草本层种类73 种,灌木层包括乔木幼树共31 种,乔木层12 种;不同类型森林群落内部各层的群落多样性基本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但在山杨(Populus davidiana)次生林和山杨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次生林中灌木层高于草本层。群落之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次生林>人工林,以山杨次生林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多样性最高;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人工林>次生林,刺槐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人工林的多样性最高,刺槐人工林和山杨辽东栎次生林草本多样性最低。不同林分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次生林>混交林>纯林;草本层:纯林≥混交林>次生林。β多样性显示,混交林相比较于纯林与次生林之间差异小。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比单一树种造林有更高的群落物种多样性,低密度造林能够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创造林隙供灌木和小乔木生长以及营林初期采用乔灌草搭配造林能够加快群落演替,促进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混交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山杨纯林、辽东栎纯林及山杨-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由先锋群落(山杨纯林)向顶极群落(辽东栎纯林)演替的过程中,其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与植物种类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而混交林类型是处于演替的中间过渡阶段,所以其物种丰富度与植物种类多样性也介于以上两种林型之间,即山杨纯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辽东栎纯林。山杨纯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辽东栎纯林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Gleason指数与Margalef指数)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草本层、灌木层及乔木层均呈下降趋势,除辽东栎纯林的乔木层外,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差异较小。植物种类多样性与森林群落稳定性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点,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并不能完全代表群落的稳定性,但却是反映森林群落稳定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青海大通地区人工林林下植被结构及其生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法,对青海省大通县的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为草本、灌木的发育和植物群落的演替提供了必要的场所。针叶林如紫果云杉纯林、华北落叶松纯林及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林下植被类型为耐荫植物;阔叶林如青杨纯林、白桦纯林的林下植被类型为喜光性杂草;混交林如青杨×沙棘、青杨×青海云杉、白桦×青海云杉混交林的林下植被类型为喜阴性植物。阔叶纯林及阔叶混交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相对较大,而针叶纯林及针叶混交林下植被生物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毛竹林扩张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毛竹林、常绿阔叶林、毛竹-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毛竹-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针阔混交林等7种群落进行调查,分析毛竹扩张对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立木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林的立竹度为3700株· hm-2,毛竹扩散到其他森林类型,均造成其他树种立木数的降低。受毛竹扩张的影响,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有减小的趋势。灌木层中,由于受毛竹扩张的影响,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增大。草本层中,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基本未受毛竹扩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地区不同退耕林地下的物种多样性,基于14个样方内植被数据,通过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研究晋西黄土地区主要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4个样地共记录了102种高等植物,草本层种类73种,灌木层包括乔木幼树共31种,乔木层12种;不同类型森林群落内部各层的群落多样性基本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但在山杨(Populus davidiana)次生林和山杨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次生林中灌木层高于草本层.群落之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次生林>人工林,以山杨次生林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多样性最高;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人工林>次生林,刺槐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人工林的多样性最高,刺槐人工林和山杨辽东栎次生林草本多样性最低.不同林分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次生林>混交林>纯林;草本层:纯林≥混交林>次生林.β多样性显示,混交林相比较于纯林与次生林之间差异小.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比单一树种造林有更高的群落物种多样性,低密度造林能够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创造林隙供灌木和小乔木生长以及营林初期采用乔灌草搭配造林能够加快群落演替,促进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7.
小陇山林区主要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小陇山林区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主要林分类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森林土壤容重变化在1.28~1.44g/cm3之间,排序为: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针阔混交林>锐齿栎林;土壤总孔隙度变化在45.82%~51.7%之间,排序为:锐齿栎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各林分类型土壤最大持水量及非毛管持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都呈现递减趋势.土壤最大持水量排序为:锐齿栎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非毛管持水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各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均值为2 801.0t/hm2,有效持水量均值为872.3t/hm2.林区森林土壤有效持水量均值低于1 000t/hm2,仅相当于87.2mm的降水,表明小陇山林区森林土壤持水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北京雾灵山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雾灵山固定标准地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植物群落高位芽植物种类最多,地下芽植物种类次之,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草本植物缺乏。②植物群落乔木层层片结构差异明显,天然次生林层片结构复杂,以落叶阔叶中高位芽层片和小高位芽层片为优势层片;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以落叶针叶大高位芽层片为单优层片,层次结构简单。③雾灵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总体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④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⑤天然次生林的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大,乔木层次之,灌木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浙江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应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浙江省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台山次生森林从针叶林到针阔混交林到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呈先变大后变小的趋势。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次生演替序列3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包括幼苗及幼树)>乔木层>草本层。在3种群落类型中,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均大于草本植物。表4参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松材线虫病入侵30余年紫金山马尾松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进程。[方法]对松材线虫病危害前为马尾松林,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的植物群落结构、Margalef物种丰富度(S1)、个体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生态优势度(C)及重要值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结果]紫金山原马尾松林植被群落正处在被地带性混交森林植被群落逐渐替代的不同演替阶段;3种植被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相互间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与马尾松重要值的消涨密切关联,马尾松重要值的消涨除受到松材线虫病的影响外,还受到植树造林、直播造林、卫生伐、森林抚育等人为因素的影响;3种植被群落灌木层均未见马尾松,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相对密度消涨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外,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生理生态功能的差异是其中重要的原因;3种植被群落草本层以阔叶林中物种最为丰富,马尾松林草本层种类多于针阔混交林,草本层植物种类分布对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现在的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乔、灌层中的植物种类、S1和H'均呈递增趋势,与C的变化趋势相反,H'和J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原马尾松林整体朝着马尾松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方向进行演替。[结论]该研究可为紫金山森林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