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高粱、玉米残体腐解特征及腐解进程中秸秆腐解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设置残体类型(高粱茎叶、玉米茎叶、高粱根系、玉米根系)、土壤类型(潮褐土、黄壤土)、氮处理(调节碳氮比、不调节)3个变量,通过2次试验分析不同腐解条件下残体的腐解特征(干物质降解率、碳矿化特征、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并使用BIOL...  相似文献   

2.
沉水植物黑藻早期分解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春  王博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260-264
湖泊水生植物腐烂分解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是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过程之一。以湖泊常见沉水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模拟三个不同梯度的温度及营养条件,进行为期64天黑藻腐解实验。对植物体总重量、以及碳氮的消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水植物黑藻其腐烂分解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植物体内C、N元素在分解过程中,表现为在实验期间碳素含量降低而氮素含量升高。并且其分解速率与周边环境因素温度以及营养条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旅游风景区的改造和生态湿地的保护,水生植物的生态、造景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现代园林城市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绿化和居住区水景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成为园林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种类与特性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水畔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我国高等水生植物有300多种,在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有100多种,根据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分为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滨水植物5大类。沉水植物常见植物有苦草、金鱼藻、水车前、黑藻等。苦草为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生于溪沟、河流、池塘、湖泊,生长适宜范围广,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水深控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氮、磷等营养盐所引起的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如何有效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系统去除氮、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通过对渤公岛某河段水质和细菌总数的监测,以及对其水生植物荇菜、菹草、着生藻的盖度的统计,来分析其水质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水质参数、细菌总数、水生植物盖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分析得出:总磷(TP)是细菌生长的限制因子。水生植物荇菜吸收氨氮(NH4+-N)的效果比较好,而且促进了细菌的生长;菹草生长时对水体中TP的吸收效果比较好。同时,大量收割衰老菹草也是降低水体营养水平的重要手段。因而研究荇菜、菹草对水体污染的改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也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而着生藻在生长时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营养盐,但也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不利于营养盐的分解,抑制了其它水生植物的吸收。因而利用水生植物和藻类富集氮、磷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粉碎腐解的加工番茄根、茎、叶为材料研究其对加工番茄自身的化感作用。按照植株干重:田园土重为3:100、5:100和7:100不同比例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根、茎、叶腐解物中的化感物质对加工番茄幼苗的生长、根系活力、根系SOD及CAT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幼苗根系的MDA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有促进作用,且随着处理含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总体看来,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物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为:根残体〉茎残体〉叶残体。  相似文献   

6.
水生花卉在园林水景中的配置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中的水体景观,如湖、河、溪、涧、泉等各种形式,有大有小,有动有静,植物配置应根据不同水体的特点,因地制宜。水生植物多姿多彩,生活习性多样化,根据它们的生长特点分为四类:挺水植物如荷花、香蒲、千屈菜、鸢尾等。浮叶植物如睡莲、芡实、荇菜、菱等。漂浮植物如凤眼莲、大漂等。沉水植物如金鱼藻、狸藻、苦草、眼子菜等。国外分类方法与国内不同,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将水生植物分为浅水植物、浮叶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四类;另一种是将荷花、睡莲单独归类,即:荷花、睡莲,浅水、沼生、浮水、沉水(生氧植物)。不论如何分类,这些丰富的…  相似文献   

7.
摘要: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不同粒度的玉米秸秆,测定了秸秆降解率、木质素降解率、有机质、总腐殖酸、H/F、羧基和酚羟基含量,探讨了秸秆处理过程中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在秸秆腐解过程中,腐解物的质量、有机质、木质素含量逐渐降低,其分解率和分解时间与秸秆粒度具有相关性;H/F总体呈上升趋势,腐殖化程度升高;酚羟基含量逐渐降低,羧基含量逐渐升高。这些现象表明秸秆的腐解过程为氧化过程,酚羟基被氧化为羧基。  相似文献   

8.
薛欢 《分子植物育种》2023,(18):6215-6221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湿地景区更是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湿地不仅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景观功能和生态效益。近年来湿地景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水生植物养殖应用遭受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到人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湿地修复成为现阶段面临的迫切问题。本研究以太原市的湿地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湿地景区和水生植物的概念的理解,分别从植物的应用类型、植物生长周期和花色占比等方面对该城市湿地景区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总结出该公园植物景观具有水体特色鲜明、营造植物群落、强调季节变化等鲜明特点。综合各项研究数据,指明湿地景区存在着部分植物疯狂扩展、冬季景观过于单一等严重问题,并对此提出应控制疯狂繁殖植物、合理组配植物景观的优化建议,以期对该城市湿地景区水生植物景观效果的优化与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褐腐菌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褐腐菌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褐腐菌对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生物降解、生物质转化、发酵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其在环境价值和生物技术方面的潜能,而有关生物降解或转化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单独的,缺乏系统化。因此,加强褐腐菌对木质纤维素剩余物的降解与利用,能为其今后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系统下残体的腐解率和腐解物的有机C、全N、全K含量、养分释放率以及C/N比的变化。结果表明: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1.5个月和1.5~3个月残体腐解率分别为18.9%和18.7%。随腐解时间的推移,残体全N的含量先逐渐上升,6个月后基本不变;全K含量0~1.5个月迅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3个月后基本不变。随腐解时间的延长,K的残留量逐渐减少,10个月后基本不变。N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均为负值,整个腐解过程并没有N的释放。K的释放集中在0~1.5个月,释放率达75.8%,最终在90%左右。腐解残留物的C/N比先迅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6个月后基本不变,最终为35.9。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使用农药等化工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湖泊受到污染,其中被农药污染的湖泊占受污染湖泊比例较大,因此,全面了解湖泊的农药污染的状况及机制,对今后湖泊的生态修复十分重要。笔者简要介绍了在生活中常见的残留农药种类,综述了农药在沉积物、水、生物体当中的残留量,并总结了农药在积物-水-生物体的分配特征,简单地阐述了农药在水-沉积物-生物体的来源和生态风险。在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体的水环境农药污染,以有机氯和有机磷为主,其中有机氯污染主要来自历史使用和新近使用,且有农药污染已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明显抑制;农药在水、沉积物、水生生物体的分配特征中,以水生生物体的农药残留量最高;有部分湖泊已存在低生态风险。国内部分湖泊中存在低生态风险,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中均检测到农药残留,并已出现农药残留累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水生植物配置对水体净化和修复比单一植物效果更为显著。笔者阐述了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不同水生动植物配置对适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不同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 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望了水生植物品种筛选、 培育和构建、 周年高效水生植物净化模式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The recent works about the accumulation and the harm of persist organic pollutions (POPs) to organisms lied in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lake ecosystem, transferred and biomagnified from prey to predator through pelagic and benthic food web, accumulated in high lipid organ, and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lipid content, age and body length. Until now, the present of POPs in lake ecosystem still has harmful effects to aquatic organism of lakes and can transfers to people through eating fishes from lakes and has some negative effects to human health.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烟草残茬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和水稻中烟碱含量的影响,采用模拟试验,研究了烟茎和烟根还田后的腐解特征,以及土壤pH、有机质、养分、烟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烟根和烟茎的腐解速率及养分的释放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各养分累积释放率依次为钾>磷>氮。烟根的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慢于烟茎,还田120天,烟根累积腐解率为45.02%,烟茎为53.82%。(2)烟茎和烟根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9.35%~39.87%,前期会导致土壤pH降低,但90天后会提高土壤pH。(3)烟草残茬的烟碱释放快,还田后的前5天,烟碱释放约50%,40天后,烟草残茬中烟碱基本释放完毕。烟根的烟碱释放要快于烟茎,还田后30天,烟根的烟碱累计释放率为96.95%,烟茎的烟碱累计释放率为94.03%。至第90天各处理土壤的烟碱含量为0 μg/g。水稻植株在前期会吸收微量的烟碱,至还田20天后,水稻植株中烟碱含量为0 μg/g。综合而言,烟草残茬还田能提高土壤养分,且还田后期土壤与水稻中不会有烟碱残留。  相似文献   

15.
逆境胁迫下甜菜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影响甜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有水分、温度、土地盐碱化等,因此,研究甜菜逆境条件下生长和生理特性变化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为了研究水分、温度和土地盐碱化对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归纳了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总结了逆境下甜菜地上部和根系的形态变化和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叶片是植物重要营养器官之一,主要生理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养分转化作用。根系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部位,起到固定、支撑植物、吸收运输养分的作用。由此得出甜菜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是通过改变外部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而完成的。建议今后进一步研究甜菜和环境间相互作用机制,加强对甜菜产业体系的管理及发展,为提高甜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银川市鸣翠湖湿地水质评价与污染物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避免单点位湖泊水质分析的片面性,提高湖泊水质分析的准确性,明确湖泊水质空间分布的特征,对银川市鸣翠湖利用国标水质分析检测方法,开展多点位水质综合评价,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中的反距离权重法,开展污染物空间分布研究。结果显示,湖泊内部不同区域综合水质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单点位水质分析的结果不足以反映湖泊整体水质状况,污染物空间分布显示对水质影响较大的BOD5、CODcr、氨氮、总氮空间分布变化明显。空间分布的结果可以为湖泊水质的综合治理指明方向。因此,天然湖泊水质分析应进一步开展多点位综合评价和污染物空间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中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获取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大量不规范使用农药使得农作物和水源被污染,被污染的农作物和水源再将残留的农药富集到水产品中,从而造成水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国民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水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突出分析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比较,认为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更能有效检测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沼虾对碱性湖泊水含盐量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日本沼虾对东北地区碱性湖泊水含盐量的适应能力,探讨碱性湖泊增殖与养殖日本沼虾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pH 为7.72~7.81、碱度7.87~14.49 mmol/L时,含盐量对幼虾毒性作用的24 h半数有效浓度为3.17 g/L,95%置信限3.02~3.32 g/L。在pH为 7.85~8.07、碱度16.97~26.96 mmol/L时,含盐量对幼虾毒性作用的24 h、48 h、96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7.95、6.84、5.77 g/L,95%置信限分别为7.74~8.11、6.69~6.99、5.59~5.93 g/L。日本沼虾对东北地区碱性湖泊水含盐量的适应上限为3.69 g/L,耐受限8.65 g/L,耐受范围4.25~8.19 g/L,长期生存所适应的含盐量为1.52 g/L。碱性水环境下日本沼虾对含盐量的适应能力将下降。东北地区含盐量在4.0 g/L以下、碱度在10~30 mmol/L的碱性湖泊可以增殖与养殖日本沼虾。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模拟培养,研究了底泥氮营养的释放及上覆水体中氮营养的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扰动下,底泥向上覆水体明显地释放氮营养,而消亡的水华更可以激发底泥中有机氮的释放,底泥中有机氮的矿化释放与沉积到底泥表层的水华量密切相关。释放进入上覆水体中氮首先以铵氮存在,并快速向亚硝氮转化,此后才向硝氮转化。水中铵氮浓度高,存在时间长,是比较主要的氮形态。  相似文献   

20.
根系对土壤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系是土壤和植物的动态界面,植物根系具有锚定植株、吸收和运输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合成和贮藏营养物质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现代根系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对根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因而,根系的研究在多个新的研究方向上展开。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根系对土壤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以供根系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