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北地区农牧业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11,他引:22  
西北地区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域内,适于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取代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系统。草地农业系统是以草地为主体的大农业生态系统,对其建设主要体现在农牧结合,以牧为主,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特色农业以及抢救生态资产向生态产业转型等。其具体措施为:在牧区建立人工草地,在农区施行草田轮作,对农区和牧区施行系统间的耦合发展。讨论了建立草地农业系统的依据,农牧业发展战略、策略与技术导向以及西北地区农牧业分区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2.
1发展人工草地的意义 新修订《草原法》颁布后,国家对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人工草地生产逐步被纳入重要日程。但目前人们对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的认识还只是着眼于草地的生态功能上,其实其意义远不止这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4年7月30日~8月13日对西藏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引草入田建立人工草地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潜力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西藏农业生产水平的经济有效措施。故施行草地农业是推进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施行草地农业推进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4年7月30日~8月13日对西藏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引草入田建立人工草地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潜力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西藏农业生产水平的经济有效措施。故施行草地农业是推进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人工草地生产是近些年,特别是1985年国家颁布<草原法>后才为人们有所认识.但总体看,人工草地生产仍处起步 阶段,在农用土地中占的比例很低,近乎空白.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后,党和国家对退耕还草、 建立人工草地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人工草地生产逐步被纳入重要日程.但目前人们对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的认识还只 是着眼于草地的生态功能上,其实其意义远不止这一点.本文想通过草地生产的固有内涵(生态、经济、双重功能)和现代农 业生产实践,论述人工草地生产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论述黑龙江省退耕还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相 应对策,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我国西南地区草地资源的特点及发展潜力,提出西南地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科学利用天然草地,大力建设栽培草地,发展高效草地畜牧业;(2)加快推进农闲田、冬闲田种草,建立新型的草田轮作制度;(3)进一步深入调查草地资源现状,建立草地资源承载力的动态监测系统;(4)建议国家重点扶持西南草地畜牧业,加大石漠化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牧草种子是改良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建立人工草地及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随着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以及人工草地建设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对牧草种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为我区发展牧草种子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临夏县天然草地退化原因及改良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永昌 《草业科学》2003,20(12):72-74
对临夏县天然草地现状分析表明:由于长期超载过牧,砍、挖、垦荒和干旱少雨,造成了已退化天然草地占可利用草地的75%。建立人工草地,退耕还林还草,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和草场承包,是实现该地区天然草地合理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西藏草地利用发展现状及人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西藏高寒牧区冷季缺草和农区畜牧业发展,确保西藏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四子王旗从畜牧业大区转变为畜牧业强区,并且真正实现农区舍饲圈养,牧区以草定畜,冷季舍饲半舍饲,暖季轮牧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战略目标。四子王旗应该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人工草地:1.生态经济型人工草地,以发挥草地生态功能为主,防风固沙与建设草牧林业并举,建立农田、草牧场生态屏障,达到防风固沙,防止风沙入侵的目的;2.农区高产高效人工草地,在农区利用平原、丘陵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相对发达的农业栽培技术,建设高效、优质的饲草饲料生产,达到为集约化的养殖业提供物质基础的目的;3.牧区人工草地建设,主要用于解决牧民以草定畜后牲畜冷季舍饲或补饲的饲草料供应,以减轻天然草地压力,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人工草地在西藏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西藏草地利用发展现状及人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西藏高寒牧区冷季缺草和农区畜牧业发展,确保西藏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发展以燕麦为支柱产业的可持续高寒草地畜牧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针对我国青藏高寒草地畜牧业的生产现状,探讨了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繁育、人工草地建植和草产品加工以及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新型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生产模式的建立,为发展以燕麦为支柱产业的可持续高寒草地畜牧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增加士草生产对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国内外发展畜牧业的经验与教训,作者认为,干草生产量少,冬春补饲不足是内蒙古畜牧业发展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并介绍了国外人工草地和干草生产的概况,第二部分提出了增加干草生产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大力推行草田轮作,建立人工和半人工草地,培育天然割草场,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第三部分提出了干草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增加种植豆科牧草的比较,提高调制干草的质量,减少干草在贮运和饲喂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矿区排土场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及入渗特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政  王冬  刘玉  朱元骏  武高林 《草业学报》2015,24(12):29-37
本研究以露天煤矿排土场新土体上建植的不同人工草地为对象,分析了不同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及土壤入渗性能。结果表明,不同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灌木和草灌混播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比单一草种草地高,冰草+沙蒿和沙打旺+沙蒿草地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单一种植冰草和沙打旺的草地高40.84%~47.88%和27.31%~53.49%;不同人工草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0~30 cm层土壤含水量花棒草地最高;不同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水分的累加值呈负相关关系;草灌混播草地的平均土壤初始入渗速率比单一草种草地高44.2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区排土场新土体改良和植被恢复建设中应以草灌混播人工草地为主,可有效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和入渗性能,利于植被生长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兴海县草地资源评价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兴海县草地资源调查,对该县草地资源进行了评价。经分析认为:该县在草地利用中存在着行政区域间和冷、暖季节间畜草不平衡,个别乡、村草地载畜量过重,尤其是暖季草地超载更甚;提出了固定草地使用权,以草定畜,发展季节畜牧业,推行划区轮牧,加强人工饲草地建设及普及草地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湟中县草地资源调查、评价,认为:该县草地在利用中存在着行政区域间和冷、暖季节间畜草不平衡,尤其是暖季草地超载更甚;提出以草定畜,发展季节畜牧业,推行划区轮牧,加强人工饲草地建设、秸秆的合理利用和普及草地科技实用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论述了人工草地建设的重要性、合理性及人工草地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建人工草地,增加饲草料生产,缓解畜草矛盾,减轻草地压力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加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都耀庭  张东杰 《青海草业》2006,15(4):35-37,28
通过调查资料分析,玉树县现有退化草地597533.3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56%。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鼠虫危害以及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草地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保护治理等项目工程以及逐步完善和实行以法治草,建立人工草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草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资源,天然草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它们合成全球36%的有机物质。若加上人工草地、草田轮作的草地,草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以上。我国的草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草的地位和价值正在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开发优质饲用灌木建立长期人工灌草丛草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广西草地基况低劣和补播优良牧草改良山地草地特别是石灰岩草易退化的现状,并根据部分天然石灰岩草地补播优质豆科饲用灌木建立人工灌草从草地的初实践,提出了用速生、高产、优质、耐旱、耐瘠薄、侵占性和竞争力都极强的优质饲用灌木建立人工灌草丛草地的发言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