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论述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重大意义,在研究分析国内森林资源监测状况和国际森林资源监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我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加强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华东监测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体系发展状况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加强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组织机构建设、经费投入、技术体系、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与相关各类林业监测体系整合,构建与森林资源监测系统相兼容的森林生态宏观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应用森林生态定位监测技术、森林生物量模型技术,对全省森林生态状况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阐述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取得的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指标内容日益丰富,调查和监测机构队伍不断壮大,监测技术和设备不断改善,监测成果产出和应用广泛等成就;针对监测体系中存在的监测周期长、指标不完善,系统未整合优化、效率不高,专项监测和评估有待完善,定位观测及网络建设有待加强,仪器设备缺乏、监测手段落后,人才缺乏、软硬件设备不足等问题;从总体思路、建设目标、监测指标、监测体系组成等方面提出了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和组织管理、经费投入、联动机制、人才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面阐述我国林业监测体系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体系建设和信息供需两方面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林业生态监测之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生态监测的定义、内容、类型等特点和技术手段,并结合林区森林资源的具体状况,提出了生态监测理论发展和应用之前景。  相似文献   

7.
就当前我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信息资源呈现多源性、多样性、多态性、多粒度、异构性等特征,致使信息资源横向不能共享,纵向不能贯通,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在阐明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信息资源整合目标、任务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别建立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决策分析系统和业务分析处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并按照数据仓库的理念,初步构建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架构和模型。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监测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及时了解和总结3s技术国外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完善和调查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向森林生态状况综合监测发展,监测手段由常规地面调查向“天-地-空”一体化综合,监测内容标准化和规范化,分析评价综合化,建立较为完善监测成果共享网络和经费投入与技术服务保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指标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开展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实际需求出发,研究提出了包括森林状况、湿地状况和土地退化状况3个指标组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了综合监测方法与综合评价方法,为我国开展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南木林业局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应用"3 s技术"对该局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探索利用二类调查进行林业局、县域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方法,提出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潮州市森林资源、生态概况以及2004—2014年森林火灾发生数据为基础,分析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不足.针对森林火险高风险区,提出从监测系统、指挥系统、队伍建设和储备力量等4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快速、准确地获取森林的变化信息, 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总结当前变化检测技术流程及方法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灾害防控以及林业重点工程监管3个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望变化检测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面向森林资源管理的监测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森林资源的宏观规划管理(国家空间植被生态安全规划)、中观格局管理(区域空间植被协同管理)和微观结构经营管理(小班或地块精准经营)3个尺度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经营状况及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无人机协同森林资源精准经营管理系统、电动生长锥年轮自动识别系统、手持式测树超站仪及小班森林精准经营管理平台等)为基础,围绕我国森林资源现存问题和现代化调查、监测、经营管理等需求,创建天地立体化森林管理应用系统和装备,解决了森林精准经营中的一些难题。实践应用证明了新一代监测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林业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经营模式、解决方案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天然林资源丰富,珍稀物种繁多,生态效能巨大,具有景观资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针对这些特点,文章提出要切实保护好现有天然林,使之成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对天然林实施合理经营;建立与可持续经营要求相适应的天然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和政策、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景观资源和野生经济资源,合理开发生态旅游、野生土特产品;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这项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对天然林实行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数据是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环境保护数据。随着观测系统日趋复杂及监测数据量逐渐增多,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数据管理和共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方便数据存储、及时共享信息和易于挖掘数据隐藏信息,文中基于B/S模式,采用Jquery框架及MongoDB+Sqlserver存储架构建设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我国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的网络可视化管理。平台具有地图可视化展示、数据实时观测及统一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共享等功能。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系统应用,收到良好效果。使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全国森林生态站信息的规范系统化汇集、网络可视化管理和云存储共享服务的目标,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29  
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途径,现代林业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目标。以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林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现代林业理论的内涵,以可持续林业理论为指导,从林业的多目标经营入手,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按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技术要求,于2005年对全省森林优势树种、公顷蓄积、公顷株数、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生态质量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2005年,全省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森林林分质量不高,优势树种结构不合理,森林健康状况良好,森林景观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受人为活动的严重制约和影响,省级生态公益林生态质量明显好于商品林,西北部岩溶地区石漠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