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大豆抗SMV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抗源筛选、抗性遗传、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大豆对SMV候选抗性基因的研究等,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以期为大豆抗SMV分子育种和抗性候选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最北部,寒温带气候,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大豆生长,是新疆大豆第二大种植区。由于本区大豆生产用种基本是外引品种,存在品种与当地气候不相匹配,生育期或长或短,产量不稳,品质不高等问题。因此,选育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是解决本区大豆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欧洲大豆原料及大豆食品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很多地方都在发展大豆产业,这里主要介绍欧洲的大豆食品、大豆产业的一些情况。我在欧洲做了十五年的生意,多年的工作经历给我的感觉是欧盟情况和中国相比略有不同。我先简单介绍一些欧洲大豆产业联盟、大豆蛋白产品和大豆产品、市场机遇(创新及消费者趋向、源头和可追溯性、健康交流)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与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小种的抗病品种Hartwig和小粒黑豆,感病品种辽豆15和中黄28分别接种线虫,检测大豆根系中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量对大豆抗胞囊线虫的抗性.经过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感品种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表达量明显高于未接种的品种,各个品种的STI表达量也不同.说明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参与抗病过程.但是各个品种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表明抵御线虫的抗病作用机制存在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在农业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的定位就是满足国内食用大豆需求,同时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1.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源,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同时也是种地养地结合的重要倒茬作物,因为大豆有根瘤共生固  相似文献   

6.
推广TPN大豆专用肥确保大豆稳产高产黑龙江省建三江农管局·富锦·156300李思军于顺江张力军肖立明随着大豆种植面积扩大,重迎茬面积也随之增加,从而影响大豆产量,为此除在战略上,要调控种植结构,实施正规轮作;在战术上,要加强良种、施肥、植保等方面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接种江苏大豆花叶病毒(SMV)SA株系条件下,研究了SMV对19个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9个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感病品种在苗期接种SA后,除根瘤数外其余8个性状均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受SMV影响的程度从大至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叶面积、根瘤重、茎叶干重、根干重、种子褐斑粒率、株高、百粒重。抗病品种9个性状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感病品种在苗期与花期分别接种SA后,褐斑粒率、百粒重、单株粒重有极显著差异,早期感染SMV其危害大于中后期感染.  相似文献   

8.
《大豆科技》2008,(1):34-34
该品种由中国大豆研究所从国外引进,是高产稳产,出油率、出豆腐率极高,在国际市场极有竞争力的新品种。 特征特性:株高80-120cm,长势强、分枝多、结荚部位低,单株分枝26-30个,结荚600-800个,最多可达2000个。株产净豆0.25~0.4kg,高的可打1.4kg。主茎突出,侧枝粗壮,角灰黄色,每荚2-3粒,籽粒金黄色,光泽度好,圆粒,豆脐褐色,出油率高、出豆腐率比其他品种高1~2倍,粗蛋白质含量48.7%。丰产性好,百粒重22-24g,每(667m^2产300~400kg,高产田块可达750kg。抗病、抗倒、抗逆性强、耐重茬、耐高温、耐肥水、耐旱、耐涝、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可连年作种不退化。在黄河及长江以南春夏季可播。全生育期约120d。不适宜北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中国大豆供求失衡,振兴大豆产业势在必行.北方大豆正面临单位土地产出率低带来的比较效益低下、产销分离引起的成本增加、大面积重迎茬种植带来的减产严重、油酯和蛋白质含量不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套作大豆作为南方新型旱地多熟种植模式的主体作物,具有与主要粮食作物和谐共存,蛋白质含量高、利于食用和加工业的发展,减轻季节性干旱的危害、实现抗旱增收等优点,发展潜力巨大.作者认为稳定北方大豆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南方套作大豆是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大豆皂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吃过生大豆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那就是口感上有一种淡淡的苦涩味,但究竟这是为什么,过去谁也说不清楚。如今,当科学家把这种物质从大豆中提取出来并进行科学实验、并公开研究成果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被称作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天然物质,叫大豆皂甙,是对人体有诸多好处的保健功能因子。  相似文献   

11.
发展大豆绿色产业创建大豆特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忠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幅员面积2184km^2,辖42个乡镇,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以浅丘地貌为主,是大豆的适宜种植区。近年来,忠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重庆市构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遵循“小豆子,大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大豆绿色产业,精心创建大豆特色经济,不断建设库区独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豆生产、加工和经贸形势的分析,指出无计划、盲目性和过份量地进口大豆对我国大豆产业仍于民族工业的严重危害性;明确了我国大豆在入世进程中、经济发展里和产业建设上所具有的基础和条件,与世界各国并论尚有比较优势;阐明了调整农业结构等九项工作,是面对进口冲击和促进大豆发最有力和最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专用复混肥对轮作连作大豆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与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大豆专用复混肥对轮作、连作大豆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豆专用复混肥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了轮作、连作大豆抗逆境伤害的能力及自由基清除系统的酶活性 ,减轻了膜脂过氧化的程度 ,并提高了根系活力和根系生长量  相似文献   

14.
南方酸性红壤中有效磷含量低是限制大豆生产的不利因素之一,选育磷高效品种是最有效的途径。采用高、低磷土壤盆栽试验,利用冠干重、根干重、冠磷含量、根磷含量、植株磷吸收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磷利用效率和磷吸收效率等10个性状对5个巴西大豆和11个由其与桂早1号育成品种的磷效率进行了评价,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对19个大豆品种的磷效率做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除巴西13号和巴西9号外,其他巴西大豆资源磷效率性状均优于桂早1号。由巴西大豆与桂早1号衍生育成的品种华夏5号、桂夏豆2号也优于其双亲,表现正向超亲遗传;衍生育成的品种华夏1号和华夏3号介于其双亲间;其余衍生育成的品种低于双亲,表现负向超亲遗传。结果表明大部分巴西大豆资源在磷效率性状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可在改良华南地区大豆品种的磷效率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精准农业与大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琦 《大豆科技》2002,(5):26-27
本文论述了我国大豆目前的生产状况,介绍了“精准农业”中的技术支持系统,提出在大豆生产中实施“精准农业”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美日大豆价格的起伏分析大豆价格市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近几年对美国和日本的大豆市场价格,客观地分析了国际大豆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7.
高蛋白大豆品种食心虫抗性与相关性状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份吉林省高蛋白大豆品种为材料,对其食心虫抗性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丰交7607、九农20表现为高抗(受害粒率1.59%~1.64%),吉小粒7号、长农15、九农21表现为抗虫(受害粒率2.14%~2.55%),黑农48表现为感虫(受害粒率7.29%),黑农38、吉育47表现为中抗(受害粒率4.26%-5.22%)。大豆荚熟色越深的品种表现出的抗性越强。蛋白质含量与抗性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发展我国大豆牛奶及豆、奶制品产业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当前世界大豆生产情况,以及我国大豆生产与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挖掘潜力,提高在豆产量质量的措施,还提出了政府磊力扶持名牌豆奶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豆,奶保健食品和加强宣传普及豆,奶强国强民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性大豆磷脂在速溶豆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添加改性磷脂和喷涂浓缩磷脂的豆粉两种生产工艺及时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磷脂和喷涂浓缩磷脂的效果基本相同,蛋白质分散系数(PDI)增加10%,溶解度增加3%,速溶性增强。添加改性磷脂比喷涂浓缩磷脂成本低、质量稳定,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