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华红叶杨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庆阳地区对中华红叶杨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探索不同立地条件、作床方式、育苗方式下中华红叶杨生长状况,同时调查苗木病虫害情况及苗木冻梢情况。引种结果表明:中华红叶杨适宜在本地区推广栽培,成活率均在95%以上;埋根和扦插覆膜不同育苗方式苗木生长差异不大,低床能较好的促进中华红叶杨生长,引种当年无病虫害侵扰,冬季无冻梢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华红叶杨在河西地区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彩叶树种--中华红叶杨在河西地区的引种价值,观察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苗期物候、生长量等,结果表明:中华红叶杨当年成活率为95%,全年观叶期为180 d,径粗2.3 cm,年平均生长量达188.7cm,该树种适宜在河西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3.
以红叶腺柳(Salix chaenomeloides‘Variegata’)带芽茎段诱导出的侧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添加物、抗褐化剂及降低激素浓度等因素对红叶腺柳试管苗继代增殖及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WPM+6-BA1.0mg·L~(-1)+NAA0.1mg·L~(-1);利于试管苗伸长培养基为:WPM+6-BA0.5mg·L~(-1)+NAA0.1mg·L~(-1)+活性炭1.0g·L~(-1),添加抗褐化剂活性炭,并采用1.0mg·L~(-1)6-BA与0.5mg·L~(-1)6-BA交替使用的方法 ,在保持红叶腺柳高繁殖率的同时促进试管苗高生长,抑制茎尖坏死、玻璃化、褐化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红叶杨(Populus deltoids cv.Zhonghua hongye)是否能够在太原地区成功引种推广,将河南引种的红叶杨移植至太钢植物园,并对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引种定植后的红叶杨在太原地区成活率较高、物候期正常、生长健壮、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未出现明显返祖现象,能够适应太原地区的生长环境,可以在太原市进行广泛引种栽培,并作为彩叶乔木在园林景观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樟树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漯河市、许昌市、驻马店市等地区的造林绿化苗木成活率,减少苗木调运时间和减少成本,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引种樟树种子在豫南地区进行苗木繁育试验,对采种、种子处理、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取得了种子出苗率和苗木成活率达96%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红叶紫荆引种繁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种加拿大红叶紫荆苗子、种子,进行引种、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加拿大红叶紫荆可适应枣庄地区气候条件,正常生长。加拿大红叶紫荆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优良性状,只有无性繁殖才可。中国巨荆苗木是最佳砧木。  相似文献   

7.
通过成都地区中华红叶杨的引种栽培试验,总结出其常见病虫害类型,并针对不同病虫害类型探讨了相关防治技术,以为其他地区引种和培育中华红叶杨壮苗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茶条槭、白牛槭、假色槭、拧筋槭等野生秋季红叶树种是牡丹江地区当前很受欢迎的景观树种。由于其发芽率低、发芽困难,致使育苗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进行了牡丹江地区主要秋季野生红叶树种槭树的引种栽培研究,通过在学院实训基地对上述树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解决了其在牡丹江地区栽培的限制因子,降低了苗木生产成本,提高了苗木的质量和抗性,使其可以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龙林区引进瑞典能源柳的适应性及生长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龙林区引种的8个瑞典能源柳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形态学特征、物候、病虫害与日灼、1a生苗木生长量等调查。结果表明,1a生瑞典能源柳无性系扦插苗,以瑞能A、瑞能C和瑞能E高径生长量最大;病虫害和日灼对引种能源柳危害比较小;瑞典能源柳在3月中下旬开始叶芽萌动,展叶期一般为1周左右,多数开花无性系花期超过1月;瑞能2和瑞能4花期长,观赏价值高,更适于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清水浸泡插穗以瑞能A和瑞能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6%和93%,其它6个无性系成活率介于73%~89%之间。  相似文献   

10.
红叶石楠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有关文献和总结育苗经验的基础上,从苗圃地的选择与规划、采穗圃的营建及管理、扦插技术、苗木移栽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红叶石楠无性扦插育苗技术,为红叶石楠苗木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收集油松分布区范围内的种源 4 5个 ,经两次全分布区及局部分布区历时 1 8年试验结果表明 ,种源间生长和适应性状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种源高生长与年龄、冠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 1 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 ,参试种源分为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 3类 ,黄陵、洛南、南召 3个最优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 6 5%、1 0 2 %和 2 6 4%,增产效益显著。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是甘肃今后油松调种的主要范围 ,分布在边缘地带的油松种源生长普遍较慢 ,一般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2.
沈瑞祥  樊自红 《林业科学》1989,25(5):420-424
本文收集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215个毛白杨无性系,经室内人工接种试验和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表明,来源于不同地区的毛白杨无性系对叶锈病(Melampsora magnusiana)的抗病性差异显著。来自陕西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和山西中南部的毛白杨无性系对叶锈病抗性较强,而来自河南大部、河北中南部和山东西部的无性系较感病。其中,最抗病的无性系集中分布于陕西西南部,最感病的无性系则多分布于河南中南部。  相似文献   

13.
油松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油松两批种源(共36个)在甘肃四个试验点的生长等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生长与年龄呈极显著正相关,油松地理变异趋向于不连续变异的格局。经1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和各种源生态价、生产力的计算,将参试油松种源分成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三类。分布在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分布在边缘地带的种源,普遍生长缓慢。并综合选择出一批适合甘肃不同气候类型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4.
花楸树——城市绿化的新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楸树为蔷薇科苹果亚科花楸属植物,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8m。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花楸树引种驯化成功并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将为北方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丰富城市绿化树种特别是首都北京的绿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溪县凤城镇和福田乡两个气候差异大的地点,对种植的垂柳进行生长状况比较,调查其成活率、保存率和发生病虫害的情况以及垂柳的生长环境,把两个地方的气候与苗木来源地的气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年温度≥10℃天数较多的凤城镇,垂柳生长过程中更易发生病虫害,可见福田乡比凤城镇更适合种植垂柳。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盐碱地造林困难问题,以垂柳、白柳、河柳、旱柳为亲本,经过10a的选育,选育出了85-68-85-70、85-96三个优良无性系。其中:85-68在轻度盐碱地上生长良好,且有较强的速生性;85-70、85-96在中度盐碱地上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北方是我国柿主要产区,包括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省,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生产总量的80%~90%。北方柿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其中尤以磨盘柿、牛心柿、八月黄、水柿等为代表品种。从优良品种、合理修剪、保花保果等方面阐述了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产地北沙柳、黄柳一年生无性系扦插苗的成活率、高生长量等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量,应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了抗旱性评价,认为不同产地灌木柳无性系苗的成活率、干物质积累量、高生长量、地径等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伊金霍洛旗掌岗图、达拉特旗响沙湾和解放滩产地的北沙柳具有良好的生长表现,是抗旱性较强的北沙柳产地,可用于西部干旱沙区造林推广;辽宁章古台和呼伦贝尔市鄂温克产地的黄柳在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原本处于半湿润区的黄柳定植到干旱的沙区还能表现出很好的抗旱性,可以在东部湿润沙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文冠果不同种源造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适宜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造林的文冠果种源,在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文冠果林木良种基地进行了不同种源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红沙窝试验区种源地文冠果种子培育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较河南灵宝、三门峡种源地的苗木成活率分别高59.26%和50.88%,较内蒙古赤峰的苗木成活率高24.15%,较甘肃庆阳的苗木成活率高10.51%;不同种源地文冠果种子培育的苗木在试验区造林后苗高、地径、主根生长量、侧根数及生物量指标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红沙窝试验区种源、甘肃庆阳种源、内蒙古赤峰种源、河南三门峡种源、河南灵宝种源;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设文冠果能源林时,应尽量选用本地种源或与造林地气候条件、立地条件等基本相似地区种源培育的苗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陕北能源开发区主要固沙树种及防护效益进行了调查、观测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本区主要固沙植被为沙柳和沙蒿为主的两种植被类型,植物种单一。这些植被虽然起到了明显的防风固沙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但病虫害严重,生长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