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大麻茎初生维管组织分化是由叶原基下第一节基部原形成束出现开始。初生韧皮部由外而内分化,早于初生木质部。木质部外初生纤维起源于韧皮部,为初生韧皮纤维。它们成束存在,呈一不连续的环分布于皮层内侧,与周围的组织形成明显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重要的"绿色纤维植物"之一,如何提高大麻的纤维产量和质量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大量的研究报告,分析环境因子和生理因素对大麻纤维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种植密度影响茎中纤维含量和导致植株自疏;开花和预测开花对大麻的收获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播种时间会因光照时间、温度和株冠遮盖地面的不同而影响大麻生长;氮肥会影响茎纤维含量并直接导致植株自疏,钾肥能显著提高大麻产量,植株中碳、氮含量在大麻性别表达中起重要作用而间接影响纤维产量和质量;叶序从对生到互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信号,同时导致茎节增多、节间变短,从而影响纤维质量.最后针对大麻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光学与电子显微技术,对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进行了定位观察。结果表明,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是其分生形成、伸长增粗、胞壁回最、原生质体逐渐扩充直至解体消失的生物学过程。胞壁的巨原纤自下而上、由表及里逐段逐层积累,均经历从横向到接近纤维轴向排列的变化。基部茎形成之初5-10天,纤维细胞数增长量占收获期的60-80%,节间生长期纤维直径增长量点其总量的60%以上,节间生长后期胞壁才开始迅速加厚,并延续  相似文献   

4.
肖爱平 《中国麻业》2002,24(3):52-52
亚麻、大麻纤维在生产加工之前,其原料特性如纤维细度等是必须了解的。由于韧皮纤维作为纺织等的利用正在迅速增长,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种快捷、客观、可靠的测定纤维细度的方法。韧皮纤维结构复杂、独特,从外表看,典型的韧皮纤维是由若干根纤维粘合而成的,因此其纤维横截面形状不规则。几种测量亚麻、大麻纤维细度的典型方法有:重量法:尽管不需要昂贵的仪器,但由于测定时间长,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商业测定。此外,该法只能测定平均纤维细度,而不是纤维细度的分布情况。气流法:气流法是通过测定少量纤维对流动空气产生阻力而求得…  相似文献   

5.
运用光学与电子显微技术,对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进行了定位观察。结果表明,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是其分生形成、伸长增粗、胞壁加厚、原生质体逐渐扩充直至解体消失的生物学过程。胞壁的巨原纤自下而上、由表及里逐段逐层积累,均经历从横向到接近纤维轴向排列的变化。基部茎形成之初5-10天,纤维细胞数增长量占收获期的60-80%,节间生长期纤维直径增长量占其总量的60%以上,节间生长后期胞壁才开始迅速加厚,并延续到收获期。苎麻韧皮纤维发育具有与麻株生长的协同性,发育进程的阶段性、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和对产量品质影响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6.
大麻(Cannabis sativa L)原产我国,分布甚广,但从全国范围来讲,分布较多的则是淮河以北地区。我国现有大麻面积232.5万亩,在麻类作物中仅次于红麻面积占全国第二位。本文对大麻单纤维长度、宽度、长∶宽值及纤维的节、节间长度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麻(Canabis sativ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大麻纤维取自麻茎,因此对茎的构造及其纤维发育的了解有重要意义。本文是以作者的研究结果为主,并综合其他有关文献写成的,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麻(Canabis sativ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大麻纤维取自麻茎,因此对茎的构造及其纤维发育的了解有重要意义。本文是以作者的研究结果为主,并综合其他有关文献写成的,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麻是韧皮纤维作物。单株的纤维含量和纤维重是决定黄麻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找出简便测定单株纤维含量和纤维重的方法,加快育种工作,我们研究了黄麻单株主要农艺性状与纤维重的关系相单株不同部位纤维重与整株纤维重的关系,证明长、园果种黄麻的株高、茎粗、皮厚、茎重与单株的纤维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黄麻单株纤维产量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冷鹃 《中国麻业》2007,29(6):367-370
本文阐明了生物棉化改性大麻落麻对其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波兰酶制剂Pektopol处理的大麻落麻,工艺纤维束分离变细,因而生产出柔软的棉化大麻纤维,在随后的机械加工中,更易进一步分离成更细的初生纤维束。同时明确了经生物改性与已改性并经梳理后的大麻落麻纤维长度与细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明了生物棉化改性大麻落麻对其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波兰酶制剂Pektopol处理的大麻落麻,工艺纤维束分离变细,因而生产出柔软的棉化大麻纤维,在随后的机械加工中,更易进一步分离成更细的初生纤维束.同时明确了经生物改性与已改性并经梳理后的大麻落麻纤维长度与细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对红麻茎中部韧皮纤维发育与主要农艺性状、单株纤维产量的相互关系及其茎中部韧皮纤维发育的简易观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麻株各性状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任一性状的改变均会引起相关性状的变化,导致单株纤维产量的增减。纤维群数和层数的增长分别有赖于茎粗、干茎重的直接作用;纤经束数、每束细胞数和纤维细胞总数均取决于干皮重的高低;茎中部纤维细胞总数主要受纤维束数和每束细胞数的制约,对单株纤维产量起着举足轻重的支配作用,可由公式N_C=P_b·P_c S_L·S_b·S_c求得。  相似文献   

13.
用手工制作的苎麻织品、毛巾、布料、漂白线或一段饰带与亚麻织品相似。除了手感粗糙外 ,其外观拥有与亚麻同样美丽的色泽 ,一般来说 ,大田中的苎麻植株与大麻和黄麻类同。此外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 ,这些麻类作物的纤维也彼此相似。因此 ,在纤维世界中 ,苎麻是韧皮纤维或纤维 ,与大麻、亚麻同类。然而 ,苎麻与其同类纤维的相似之处 ,在于两者都是茎纤维。但在其它方面 ,苎麻好象宠坏了的孩子 ,既有不同之处 ,又有许多缺点。首先 ,它是多年生作物而不必年年种植 ,一经栽种便可多年收获。如果象别的作物一样用种子繁殖 ,不但困难多 ,而且变异大…  相似文献   

14.
1 我国麻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差距 我国的麻纺织工业包括苎麻纺织、亚麻纺织、黄(红)麻纺织,以及大麻、竹原纤维、罗布麻、剑麻等韧皮纤维和叶纤维纺织业。具有完整的生产体系和相当的规模,成为世界麻纺织大国,苎麻纺织、亚麻纺织的生产和贸易居世界首位。主要麻纺织品产销量。麻纱线、织物、制成品及服装出口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低毒雌雄同株大麻新品种USO—31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雌雄同株大麻新品种USO—31是乌克兰韧皮纤维研究所育成,2000年开始在我国试种,该品种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虫、低毒、耐盐碱等特点。2005年生产试验,风干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达到6513.8kg/hm2、1336.9 kg/hm2和345.4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0.0%、17.6%和10.1%。干茎出麻率26.8%,比对照高10.3个百分点。同时介绍了该品种在黑龙江省适宜产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大麻生物脱胶有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麻业》2003,25(2):98-98
由山东省纤维检验局、山东大学和泰安大麻纺织科研所共同承担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大麻脱胶工业用制剂》现已先后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组织的鉴定、验收。麻类韧皮纤维纺纱的成败首先取决于脱胶效果。长期以来,原麻脱胶一直沿用自然发酵法和化学法生产。化学法越来越受制于环境保护,传统的生物脱胶方法又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采用高新生产技术--酶制剂对韧皮纤维进行脱胶,是大势所趋。但韧皮纤维酶法脱胶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不但要有脱胶所需的各种酶菌,还要有适当的脱胶方法,前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大约有两千种生产天然纤维的植物,但仅有少数植物具有重要商业价值,它们满足全球近90%的天然纤维需求。有史以来,为了获得食物和庇护所,人类需要用纤维生产绳索、工具、衣服和拦网等。其中最有生产力的主要纤维植物,无疑是韧皮纤维作物。韧皮纤维来源于具有厚壁组织纤维的韧皮纤维作物,如亚麻、大麻、红麻、苎麻、荨麻、黄麻等。目前,在欧洲和中国,韧皮纤维常应用在纺织、建筑、汽车等领域。近年来,作为一种能生产强度大、重量轻复合材料的可再生原料,韧皮纤维也因此受到重视。但是,农业产业链中有一些因素限制了纤维作物及其产品的广泛商业化。但从农艺观点来看,收获技术差距是阻碍一些作物充分开发利用的部分原因。比如,生产优质纺织纤维首先取决于原料质量,而这又和接受收获系统的效率等其他因素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收获系统是根据可用的解决方案,结合当地具体的农业实践,在本地开发出来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欧洲和中国现有的韧皮纤维作物机械收获系统,特别是关于大麻、亚麻和红麻的机械收获系统情况。此外,还将描述在最近几年为改善收获过程所采用的创新,以提高纤维作物及其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1 基本概况 中国麻纺织工业是以韧皮纤维和叶纤维为原料的特色纺织加工业,按其原料和工艺设备特征划分主要有 : 苎麻纺织、亚麻纺织、黄麻纺织,还有大麻、罗布麻、剑麻、菠萝麻、椰壳纤维等十多种其他麻类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19.
用手工制作的苎麻织品、毛巾、布料、漂白线或一段饰带与亚麻织品相似。除了手感粗糙外,其外观拥有与亚麻同样美丽的色泽,一般来说,大田中的苎麻植株与大麻和黄麻类同。此外,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麻类作物的纤维也彼此相似。因此,在纤维世界中,苎麻是韧皮纤维或纤维,与大麻、亚麻同类。 然而,苎麻与其同类纤维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茎纤维。但在其它方面,苎麻好象宠坏了的孩子,既有不同之处,又有许多缺点。首先,它是多年生作物而不必年年种植,一经栽种便可多年收获。如果象别的作物一样用种子繁殖,不但困难多,而且变异大;若改用地下茎繁殖,几年里就会在地下表面扩展成庞大的根系网;收麻时要将麻茎砍倒,不象收割亚麻和大麻那样连根拔倒。苎麻生长快,一年可收三季以上。如果条件特别适宜,也可收4-5季。  相似文献   

20.
植物中的厚壁组织对植株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但目前对橡胶树树皮中该组织的研究较少。以无性系RY7-33-97不同发育阶段的萌条以及无性系PB86、PR107、RY8-79定植7年的树干树皮为材料,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对树皮中厚壁组织的结构和发育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嫩萌条的树皮中仅有纤维组织,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皮层纤维和初生韧皮纤维。皮层纤维数量较少,分散分布在皮层中;而初生韧皮纤维常由2~3层纤维细胞形成完整的纤维带围绕在初生韧皮部外侧。成龄大树树皮中仅观察到短石细胞,常成团分布,这些石细胞由薄壁细胞通过同心环的方式木质化加厚细胞壁发育形成。石细胞的内腔中常积累红褐色物质和结晶体,有的石细胞外包有晶鞘。在PB86、PR107、RY8-79三个无性系中,石细胞在树皮中的分布和石细胞壁的厚度具有明显的品系特征。最早出现的石细胞列到砂皮外层这一范围内,石细胞团排列最紧密的是PR107,面积比例为28.9%;其次是PB86,为27.4%;RY8-79中的石细胞团少而稀疏,仅12%,极显著低于PR107和PB86。在PR107中,石细胞壁的厚度最大,约为14μm;PB86和RY8-79则分别为9和7.8μm,可见,石细胞壁的厚度PR107极显著高于PB86和RY8-79。这些石细胞的特征可能与不同品系树皮的抗压、抗风能力、割胶难易程度相关,对橡胶树树皮厚壁组织尤其是石细胞的研究将为橡胶树选育种中副性状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