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湟源县“生态立县”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生态立县”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湟源县“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朱涛 《农家科技》2014,(10):54-57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全面部暑。在林业上升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发展战略之际,按照重庆市委提出的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和五大功能区域林业发展定位,城口县坚持“生态立县、涵养发展、整体转型、同步小康”的发展思路,以“生态建设立位、林业产业强位”的理念,走“基地兴林、产业强林”的林业发展之路。有力地推进了城口生态经济强县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马铭 《农家科技》2014,(9):38-43
“生态立县”战略是巫山的立县之本。随着巫山被纳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道理愈加明朗。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巫山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早在2006年召开的县委九届一次全会上,陵川县委就高瞻远瞩地把“生态立县”确立为三大兴县战略(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立县)的第一大战略,提出了“建没绿色秀美新陵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给陵川环境保护工作确立了方向。加强环境保护对于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基本战略,促进陵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家科技》2013,(12):86-89
重庆市四届三次全会作出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巫山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赋予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发展生态产业的职能。结合巫山县被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巫山县委县政府在实践过程中,找准两者的结合点,也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巫山实际的生态涵养发展之路: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全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化育县、科教兴县、民生稳县“五大战略”,加快建设幸福渝东门户。  相似文献   

6.
任重 《古今农业》2013,(1):35-39
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安吉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经过十几年的坚持不懈和艰苦奋斗,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安吉特色的发展路子,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创造了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发展协调、社会和谐等诸多成果,形成了特色鲜明、鲜活生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模式”。  相似文献   

7.
吴宪林 《新农村》2005,(11):6-6
开化县地处钱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达80.4%,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国生态示范区。近年来,随着“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全县生态经济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民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巫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村镇、培育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制度“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不遗余力建设美丽新巫山。  相似文献   

9.
万载县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65%。1999年,该县利用自身生态优势,按照国际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在茭湖乡拉开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序幕,提出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发展战略和“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的奋斗目标。经过12年的艰难探索与历练,创下了弥足珍贵的丰硕成果,现已形成了明显的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湖北省罗田县生态立县发展现状的调查,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生态立县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打造罗田生态立县发展平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旌德县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制约旌德县农业发展的种种因素,提出树立"经济生态化"的理念,走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点,并提出发展旌德县生态农业的目标和具体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镇安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林业大发展为主体、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林城市、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2012年4月,镇安县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三部委确定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为了巩固镇安县生态文明大县的成果,经笔者调查,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琳 《现代农业科技》2014,(13):335-335
兴隆县以国家"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基本县情提出"生态立县"这一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总结了近年来兴隆县野生态立县冶的主要措施和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霍山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房、改圈的“一池三改”的模式,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在发展农村沼气建设过程中,霍山县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宣传,认真落实兑现沼气项目国债资金补助,组织专门工程技术人员统一施工,以质量取信于民。适时举办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态文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林业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林业在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和重要。本文以栾川县为例,简要论述林业在“生态立县”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林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业清洁化生产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浙江现代农业》2006,(2):15-17,14
清洁生产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生产方式,其采用生产全过程削减废弃物,达到资源最优化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的,农业清洁化生产是农业生产工业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必然途径。安吉具有较好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在“生态立县”战略的指导下.经济、生态和社会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但从经济结构分析,安吉县农业仍延续“高物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海原县林业工作以"创建森林县城、再建园林新区、构建产业体系、共建绿色家园、促进生态文明"为目标,坚持生态立县,走"生态建设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未来发展。党的十八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巫山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科学合理、定位准确,为巫山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巫山立足全市功能区划总体部署,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抢抓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推动巫山经济社会科学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阮晓芳 《农家科技》2013,(11):46-47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黔江区猕猴桃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的主要示范品种:重庆主城百姓吃的蔬菜,更多的人不会知道来自黔江,因为黔江是全市保供蔬菜基地示范建设区县之一;而且,黔江还是“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着力建设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是我们不变的追求。”黔江区农委主任翁天均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20.
龙爪箐是维西县保和镇的一个村寨,47户农户都是傈僳族,该村离县城只有三、四公里。随着维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产业强县”战略的推进,龙爪箐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教育发展加快,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