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核桃作为特种果树,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核桃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核桃褐斑病。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 0 0波尔多液或5 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 0 0~80 0倍液。冬季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掉。核桃黑斑病。果实受害,果面上先产生微隆起的近圆形褐色小软斑,以后软斑逐渐扩大,成片变黑并凹陷,外围常有…  相似文献   

2.
甜柿虫害比较多 ,种植头 1~ 2年病害较轻 ,但随着树龄增加 ,病害也从轻到重 ,要注意强防治。柿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柿蒂。叶片发病初期 ,病斑正面黄绿色 ,斑内叶脉黑色 ,病斑边缘较模糊 ,形状不规则。 8月初前后发病 ,9月份病斑颜色逐渐加深 ,呈黑褐或黑色病斑 ;病斑发展受叶脉限制 ,定形病斑呈多角形。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绒球状小点 ,引起叶片大量脱落。柿蒂病斑发生在四角上 ,淡褐至深褐色 ,有时有黑色边缘 ,形状不定 ,两面均可产生小黑点 ,背面小黑点较多。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 ,提高抗病能力 ;搞好树冠修剪 ,降低树冠湿…  相似文献   

3.
杧果露水斑病是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重要病害之一,染病果皮表面会出现水渍状病斑,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降低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失去市场竞争力。本文对杧果露水斑病的发生史、症状与危害、病原菌与发病规律、检测技术与防治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系统性地防治杧果露水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桑树赤锈病发病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桑树赤锈病初次侵染源不仅来自枝条病斑,还有芽鳞病斑、叶痕病斑。这些病斑中的菌丝体在发病当年已侵入腋芽,潜伏其中,第二年萌发成病芽。根据春季温度对病芽出现时间的影响及对发病过程的调查,可以采用预测的方法来掌握采摘病芽和喷用农药的适期。本文报导了对桑树赤锈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并提出了进行综合防治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陈其金 《中国蚕业》2003,24(1):36-36
桑褐斑病又称烂叶病、烂斑病,桑树褐班病属真菌类病害,其主要为害桑树叶部。该病在四川省蚕区均有发生.尤以凉山州的为害最为严重。褐斑病发病初期.病斑少而小,在正面和背面都可见到芝麻粒大小的水渍状暗色病斑,这种病叶尚可用以喂蚕。受害严重的桑叶,叶部病斑多而大.常形成不规则的大枯斑.病斑中部淡褐色至灰褐色.病叶枯黄而提早脱落或整叶腐烂,严重地影响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便于有效防治病害。准确地计划养蚕数量和预测产茧量而提供依据进行了为害损失测验。  相似文献   

6.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2):41-41
问 :我种的桑园 ,今春发现桑叶边缘有深褐色的连片病斑 ,有的全叶发黑变枯 ,不知是什么病 ,如何防治 ?答 :初步分析是桑叶枯病。此病春季发病多 ,来势快 ,被害叶的边缘发生深褐色的连片病斑 ,严重时全叶发黑、脱落 ,整枝新梢只留嫩芽。随着桑叶的生长多向反面卷缩。病斑边缘色较深 ,病健部界限明显。此病是由一种半知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 ,次年春暖后 ,产生孢子 ,初次侵染。以后在新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 ,引起再次侵染 ,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繁殖 ,雨后更易发病。发病一般在春、夏季 ,多发生在地下水位高、通风透光不良、施肥不合理…  相似文献   

7.
柑桔油斑病又叫油胞病、干疤病、虎斑病、熟印病 ,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2 0 0 2年 10月建水县在未成熟的柑果实上发现该病。油斑病不仅影响果实外观 ,在果实采摘、贮藏期还会引起其他病菌侵入 ,造成果实腐烂。1 症状 油斑病发生在采收前接近成熟的柑果实上 ,病斑油胞间隙下陷 ,油胞突出、病斑大小不规则 ,黄绿相间。后期病斑为黄褐色 ,油胞萎缩。2 发病规律 首先是气候变化无常引起。如采收前雨水过多 ,遇有大风等不良环境条件 ,果实易发病。其次是油胞破裂、芳香油外溢 ,使表皮遭受腐蚀发病。第三是机械损伤引起。3 防治方法 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镇部分桑园桑拟干枯病发生较多,此病常与芽枯病并发,使冬芽不能萌发,轻者造成春叶减产,影响春蚕饲养;重者全株枯死。针对该病发生与流行规律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该病多发于早春桑树发芽前后,发病初,在冬芽附近的枝条表面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随病势扩展相互连接成大病斑。当病斑环绕枝条一周时,病斑上部枝条坏死,病部外皮平滑易剥离。 1 发生原因该病病原为真菌中的子囊菌,病原菌孢子在枝条  相似文献   

9.
(十四)蝎的病害与防治 86.斑霉病(湿虱或害螨)怎样防治 答:发病原因:栖息环境潮湿,空气湿度大,真菌在躯体上寄生引起发病。一旦发病,极易普遍感染。 症状:病蝎的头胸背板  相似文献   

10.
病害是造成牧草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病害侵蚀的牧草饲喂家畜时还可能引起家畜的疾病 ,因此必须做好牧草栽培时病害的防治工作。苜蓿主要的真菌性病害有褐斑病、锈病、霜霉病、白粉病、黄萎病、黄斑病、菌核病及丝菌核病等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1 苜蓿褐斑病苜蓿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 ,初次种植当年苗期发病较少。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点状浅色褪绿斑 ,后逐渐扩大 ,多呈圆形 ,常在叶片正面的病斑中部有一深色突起 ,即病原菌的子座和子囊盘。病斑大小为 0 5~ 5毫米 ,病斑一般自植株下部叶片发生 ,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上从…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 1991年从新疆引种种植哈密瓜 ,1996年发现细菌性果斑病 ,近几年发生严重。巴盟地区 5月上旬播种哈密瓜 ,6月上旬见到病斑 ,7月份严重。小瓜表面见不到病斑 ,大瓜上病斑清楚可见。病菌在瓜上糖后进入瓜体内部 ,侵染瓜肉 ,成熟时腐烂。气候对病害发生有较大影响 ,干旱年份发病轻 ,高温、多雨潮湿年份发病重。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感病的有皇后系列、86系列 ,抗病的有西域系列和甘密宝。栽培方式对发病有影响 ,起垄栽培发病轻 ,平地栽培发病重。该病为害叶片和果实。叶部病斑圆形至多角形 ,水浸状 ,灰白色 ,后期病斑中间变薄 ,…  相似文献   

12.
1 主要病害1 1 白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果实及果梗也可发病 ,病斑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发病初期 ,叶片出现暗色污斑 ,花瓣呈紫红色 ,幼果部分出现紫红色斑点 ,后期病斑变紫褐色 ,叶片变脆、焦枯 ,果实发育受阻 ,着色不好 ,失去商品价值。该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2 0~ 2 5℃ ,相对湿度大于 70 %的无雨水气候 ,植株郁闭 ,空气潮湿 ,通风透光不良 ,白粉病发生严重。此病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 ,及时清除园内杂草及腐烂病叶。 (3)药剂防治。移栽前用…  相似文献   

13.
褐腐病和炭疽病对桃的危害常被混淆 ,造成防治失误。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田间观察与防治 ,初步掌握了桃褐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1 褐腐病1 1 为害症状 开花期受褐腐病为害的花表现为萎凋 ,花朵成喇叭状 ,无力张开 ,花瓣顶部变褐 ,花柱肿大畸形 ,病花最后变干附着于枝条上 ,花期长达2 0~ 30天 ,严重的花芽松散干枯。幼果发病初期 ,果顶尖干枯 ,呈黑色小斑点 ,后病斑木质化 ,表面龟裂 ,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 ,最后呈僵果干枯挂在树上。果实的症状大多出现于生长后期 ,采收前病果初期呈现褐色、圆形小病斑 ,尔后病斑扩展很快 ,…  相似文献   

14.
1发生症状一般果实刚转软时开始发病,大部分果先从顶部开始出现一水渍状病斑,随即转为褐色,此时病斑小于0.5cm。如遇阴雨天,大部分果实病斑进一步扩大,果肉随之变褐软腐,病斑表面出现灰褐色绒状霉丛,孢子层常呈同心轮状;少部分成熟果实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软腐,长出灰色霉层,不久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还有少部分果实表现多种混合症状;也有少部分病果褐色病斑不再扩大。2影响发病的因素据观察,冈山早生、砂子早生、金华大白桃等早中熟水蜜桃品种发病较重,安娜黄桃、国庆桃等品种基本不发病。种核开裂的果实易发病,…  相似文献   

15.
2012年至2013年在甘肃省各当归主产区发现的一种疑似当归炭疽病的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秆。发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茎秆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分生孢子盘),最后整株枯死。通过病菌形态学鉴定、ITS 基因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已确定该病害是由束状炭疽菌危害引起的当归炭疽病。本研究系首次报道。经过室内盆栽接种试验表明,针刺、灌根和喷雾接种均能发病,以针刺发病最重,其次为灌根处理,喷雾接种最轻,表明病菌通过伤口、根部以及地上部分均可侵入;此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下旬到9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即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且湿度的影响大于温度影响。本研究为当归炭疽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1~2002年对贵州施秉高羊茅草坪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研究,主要病虫害有褐斑病、币斑病、腐霉枯萎病、壳二孢叶枯病、粘虫、稻叶夜蛾.通过调查,总结出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付秀春 《北方牧业》2003,(12):30-30
<正> 苜蓿病害种类繁多,全世界已发现70余种。从目前国内各地已知病害发生的情况看,苜蓿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菌核病及炭疽病等是我国紫花苜蓿的主要病害。苜蓿褐斑病又叫普通叶斑病。是苜蓿的严重病害,发病区叶片大量脱落,牧草和种子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对苜蓿生活力也有较大影响,该病在苜蓿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点状浅色褪绿斑,病斑逐渐扩大,多呈圆形。后期病斑上有褐色的盘状隆起。病斑自植株下部叶片向上蔓延,极易脱落。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减少发病。③在病害没有蔓延开时尽快收豁。④使用药物喷洒防治。70%代森锰锌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剂500~1000倍液。苜蓿霜霉病广泛发生于温带地区。一年有两个发病期,通常在春夏或初秋流行。  相似文献   

18.
2012年至2013年在甘肃省各当归主产区发现的一种疑似当归炭疽病的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秆。发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茎秆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分生孢子盘),最后整株枯死。通过病菌形态学鉴定、ITS基因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已确定该病害是由束状炭疽菌危害引起的当归炭疽病。本研究系首次报道。经过室内盆栽接种试验表明,针刺、灌根和喷雾接种均能发病,以针刺发病最重,其次为灌根处理,喷雾接种最轻,表明病菌通过伤口、根部以及地上部分均可侵入;此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下旬到9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即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且湿度的影响大于温度影响。本研究为当归炭疽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1.症状表现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其病斑症状变化较大。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至深褐色小斑点,以后随着病斑的扩大发展为3种类型:①同心轮纹型:病斑较大,圆形,暗褐色,病斑表面布满许  相似文献   

20.
贵州牧草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牧草的主要病害有10种,分别是:黑麦草(Loliumperenne)冠锈病(Pucciniacoronata)、褐斑病(Bipolarissorrkiniana)、大斑病(Drechslerasiccans)、网斑病(Drechsleradictyoides)、禾草云斑病(Rhyncohsporiumsecalis);三叶草(Trifoliumspp.)白粉病(Oidiumsp.,Oidiopsissp.)白绢根腐病(Sckrotiumrolfsii)、褐纹斑病(Stemphyliumsarciniiforme,S.botryosum);苜蓿(Medicagosativa)锈病(Uromycesstriatus)、白绢病(Sclerotiumrolfsii)。本文概述这10种主要病害的病原、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