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从低温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呼吸代谢及高温与低温伤害的控制作用等方面,介绍了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的保鲜原理。并从产品质量与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生鲜农产品冷藏链是以冷为线,主要将预冷、贮藏、运输、货架等技术设备串接在一起、加上信息化技术形成的链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鲜农产品品质期望值的提升,现有的冷链面临完善与更新的挑战。减压冷藏技术是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其对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效果远远优于现行单纯的冷藏技术。本文探讨将减压冷藏技术应用于现代冷链物流的可行性、必要性与可实现性,并提出生鲜农产品减压冷藏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不同保鲜模式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保鲜要求高但企业保鲜意识不足的问题,研究了不同保鲜模式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采用迭代关系表示生鲜农产品新鲜度,依据成员是否保鲜将保鲜模式分为8类,构建不同保鲜模式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模型,并求解不同保鲜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参数和利润,分析影响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因素,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模型结论。研究表明,供应链系统三者(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均保鲜时利润最大,降低成本或者降低运输时间均可使供应链系统的订货量和利润上升。  相似文献   

4.
冷链中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鲜农产品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而冷链生鲜农产品物流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文章针对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着个体农户分散生产和加工能力低、装备落后、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冷链中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农产品采后流通领域产品及技术现状出发,分析了生鲜农产品保鲜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我国农产品贮运保鲜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和优化资源配置,本文以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为研究客体,构建了考虑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搬运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对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物元法对生鲜农产品物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选择常州某市场的4家冷链物流商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较高的评价指标排名对综合排名有重要影响,冷链物流商家应重点关注权重较高的指标并提高其相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HACCP体系分析韭菜生产和物流的各个环节,发现农药和化肥是危害生鲜农产品品质的主要来源,生产、收割、运输和储存环节是生鲜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建立生鲜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有效控制生鲜农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使用2012—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信息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创新发展水平对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华中、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西南和西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效率是制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智慧物流背景下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梳理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行现状,并指出以智慧物流促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升级发展的必要性,进而结合智慧物流关键技术、主要功能及成功应用案例,提出智慧物流背景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升级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依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建成,是我国北方唯一的省级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拓展提高,于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并命名为"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归属于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实验室现有核心研发场所7700m~2,中试转化基地占地面积10000m~2,拥有电子鼻、近红外品质分析仪、物流振动台、物性感知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倒置荧光显微镜等先进仪器设备,以及温湿度、气体、光谱、压力、绿色消毒防腐等精准测控装置。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以解决生鲜果蔬为主的农产品产后贮运  相似文献   

11.
阐明了播商物流的内涵,根据江西省农产品经济发展的现状,系统分析了农产品的科技环境、营销渠道、附加值及物流能力等阻碍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因素。基于播商物流视角,以重视农产品物流为出发点,全面介入播商供应链,提出完善农产品播商物流运输配送体系、加快直播电商在农产品营销推广中的应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流通渠道创新、加强农产品播商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相关政策扶持等发展策略,大力促进江西省农产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都市现代农产品市场渠道拓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拓展适合上海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的方法,从农产品运销组织、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物流龙头企业、物流运输等角度,对上海现代农产品市场物流组织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整理。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指出上海农产品市场物流存在着营销企业规模小、缺乏规范运作能力,缺少第三方大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冷链、保鲜技术相对滞后,组织化水平较低、缺少农民专业营销合作组织等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合理发展新型农产品物流业态、发展专业农协组织物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扶持农产品物流运输业、加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的拓展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的综合对策,供政府和农业流通企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资源浪费一直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物流环节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这一产业。通过收集和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及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成本最低法的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模型,通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其指标体系,最后用实证分析对其验证可行。  相似文献   

14.
赵敏 《保鲜与加工》2019,19(5):159-164
本文在调研山东省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基础上提出农产品循环物流模式,运用SWOT法进行分析提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循环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层面提出运作策略与展望,以期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物流增值环节的挖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哈乐群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170-175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是将存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与信息技术和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增值链。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农产品物流在增值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信息平台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深入挖掘了农产品物流的增值环节,提出了农产品物流增值的措施与看法。  相似文献   

16.
陆刚  乔寒  董晓娟 《保鲜与加工》2023,23(11):71-75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城乡居民消费的升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增长,但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存在明显的短板,已不能适应农产品市场的流通需求。河北省农产品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对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的基础上,从规划布局、技术标准、信息化建设、创新模式和构建冷链物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河北省冷链物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流引导下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提高中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效率,进而降低农产品损耗的方法和模型;而信息技术的利用则是降低农产品损耗、提高中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效率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将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连接起来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使农产品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减少了因中间环节过多,市场需求失真,供过于求而带来的农产品损耗,通过高效、发达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了解道路信息,合理安排车辆和运送线路,提高配送效率等优点,减少了因道路不畅、运输不及时而带来的农产品损耗;因此将信息技术和第三方物流公司融入一体的物流运作模式可以快速提高农产品物流运作效率,进而降低农产品损耗。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中国农产品企业物流的建设,加速农村经济,因此就需要金融的支持,物流与金融的相结合是一个创新之举,也极有可能缓解中国农产品企业流通中融资难的问题,为农产品企业的融资提供新思路。在此背景下,对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运用博弈论的原理,试图通过分析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3个主体各自所承担的风险,分析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并建立三方博弈模型,求出均衡条件下的解,讨论各种因素对3个主体之间决策的影响,最后提出对于农产品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控制的建议,通过综合研究,希望有助于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