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公众风险感知并不必然导致邻避冲突爆发,只有当公众风险感知处于理性缺失或者无理性的状态时,邻避冲突才有爆发的可能。邻避设施选址决策过程中公开性的缺失和邻避决策宣布过程中信息公开性的缺失导致公众风险感知理性缺失;利益表达渠道梗阻和沟通机制的缺位运行导致公众风险感知无理性。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可以实现公众风险感知的理性回归,从而有效防止邻避冲突爆发。  相似文献   

2.
以杭州居民抗议垃圾焚烧事件为例,分析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尊重公民在政策制定过程的民意表达和广泛参与,正确对待公众的价值与情感诉求,使邻避冲突转变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优化社会环境的正面力量,是有效规避和治理邻避冲突的制度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保持决策高效率的同时控制决策风险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为了化解日益高涨的邻避冲突,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在寻求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基本决策模式:政府自主决策模式和公众参与决策模式。然中国的情况却与此并不相同,从X市和Z市处置“PX”项目的对比案例来看,我国正在形成一种“半公众参与决策模式”,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封闭决策+半开放的政策过程”。这种决策模式目前已成为政府防止决策失误,应对公众挑战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邻避冲突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必然产物,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生态环境更高要求的必然趋势。邻避冲突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因此就决定邻避冲突治理的基本路径必须是建立在共商共建框架下的联通合作,多方发力,统筹协调,实现整体协同优化。  相似文献   

5.
考察村委会与党支部的相互关系,两委争政为常态,两委融洽者为例外。若以法律视角化解两委冲突.须在立法上建立新的法律治理模式。即突出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最高决策地位;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发挥党支部对村委会的监督作用;对两委职务行为建立激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程序上对两委及其成员不正当行使权力时规定具体的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民法典》继承编视角下,农村实际生活中仍存在一些道德和法律的冲突,主要体现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方面。在我国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明显,本文分析当农村环境下遗产继承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问题,对我国农村的继承纠纷案件法律制度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关农村遗产继承中道德和法律冲突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船舶避碰几何决策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两艘船舶相遇存在碰撞危险时,采取何种避碰行动可通过避碰几何作图来求取,但几何作图方法只考虑了安全问题,而没有考虑经济问题,如何根据避碰几何原理,结合优化方法求取最优的避让行动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作者针对这一船舶避碰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几何决策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随着年代更迭,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总量的半数以上,由此产生的城市市民和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双向社区邻避效应,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以南京为例,比较当下南京市民和新生代农民工双方对彼此存在的社区邻避效应的程度与广度,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南京市民邻避效应的最重要成因是相容关系不融洽,而南京市民对新生代农民工邻避效应的最重要成因是身份不认同。最后,提出创建双方社会接触平台等建议,以期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环境纠纷是围绕环境利益而发生在存在环境利益冲突的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争议,往往以涉及民事、行政、刑事冲突等复合型方式出现。我国立法尚未对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进行确定化,环境纠纷诉讼主体局限,环境诉讼外配套制度措施不完备,诉讼与非诉讼解决方式对接不畅。因此,应深化对预防原则与公众参与理念的认识,对一定范围内环境纠纷诉讼主体资格进行拓宽,使诉讼与非诉讼环境纠纷解决方式灵活对接,化解环境纠纷,切实保障环境权益主体利益。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制度设计。在研究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相关问题时,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要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美国和德国分别作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其关于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具有典型性,所以本文以美国和德国为视角研究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通过对比美国和德国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发现二者共同点与差异,为中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陇东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陇东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找出该区环境治理多年来缺乏成效的原因,作者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后认为:其原因在于法制建设滞后、执法管理不严、文化教育落后、群众环保意识差、造林与群众利益之间存在冲突以及部分领导对生态环境建设认识不足,这种状况在黄土高原其它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健全环保法规,加强执法管理、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科学规划、合理制订各项治理措施、协调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民利益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城市规划及产业布局的调整,原有工业用地性质变更的地块越来越多,因土壤污染原因造成规划项目选址矛盾的问题日渐显现。为避免招拍挂取得的土地无法直接开发利用,防止矛盾纠纷及经济损失,维护各方权益,应在土地出让前进行土壤环境影响预评价。该文在分析城市工业用地土壤污染成因的基础上,选择南京某关停企业原址用地,对其土壤进行采样与污染因子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评价地块再次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说明土地出让前进行土壤环境预评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景观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景观格局不稳定,生态 系统受到威胁,环境功能日益退化。因此,加强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国家城乡 统筹全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在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背景下,概述了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内外的 研究进展,从法律法规体系和理论方法研究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为将来 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作准备。  相似文献   

14.
当前,都市农业的深入推进面临法律困境,包括农地产权结构失衡抑制都市农业增长、农业现代化立法滞后于农业技术探索、都市农业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应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为都市农业发展的逻辑起点,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我国都市农业法律制度,确立都市农业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必须受到城市规划者的高端重视。本文论述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态环境状况面临严峻挑战,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合理规划绿化布局成为缓解城市生态系统矛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从环境补偿、公众参与、技术指向、法制保障等方面探讨哈尔滨市现行绿化政策,并针对未来政策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孙明  王绍玉  闫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19-11722
针对城镇灾害频发关键问题,阐述了城镇灾害风险成因、特征和类型,并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城镇公共安全体系规划来解决城镇灾害的4点对策,包括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构建城镇公共安全规划和城镇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建立城镇安全规划编制体系及加快建设城镇灾害综合应急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合兵  李晨  赵素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75-9376,9408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保障土地利用和实现规划目标是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一个亮点。从实施保障体系、编制指导思想、规划本质认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现状,总结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中长期存在的"政府缺位"是城乡污染转嫁的重要原因。"政府缺位"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四个方面。欲解决城乡污染转嫁,必须在农村环保中切实做到"政府到位"。"政府到位"应从制定"良法"、严格执法、依法执法、加强法律监督和公众参与着手。  相似文献   

20.
梁娟  叶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53-4654,4657
解析了生态宜居城市的概念,认为中小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化的主体形态,相比大都市更有可能成为生态宜居城市。结合怀化市的实际情况,指出怀化市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面所具有的交通、生态、基础、民族特色优势,并从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怀化市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其城市生态规划有待完善,城市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民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就怀化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应完善城市生态规划,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